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云南博物馆展品「云南滇的由来」

时间:2023-01-10 15:25:24 来源:文旅小胖

大家好,云南博物馆展品「云南滇的由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位于西南地区,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之一。

云南省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广福路6393号,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收藏有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共计20余万件。以下就对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的20件珍宝进行盘点。


1. 新石器时代鸡形陶壶

此陶壶长12.6厘米、宽9厘米、高12厘米,夹砂灰陶,制成母鸡形,呈蹲踞状。器口两侧各有一枚泥泡,状似鸡眼;遍体饰点线纹,象征羽毛;背部和尾部饰三行乳钉纹,作为鸡翅。在大墩子遗址里出土了鸡、牛、羊、猪的骨骼,除马之外,几乎六畜俱全,说明家禽饲养业在当时尚为发达,鸡形陶壶便是家禽在原始造型艺术上的反映。1972年出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大墩子遗址,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壶构思奇巧,制作精致,造型优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原始社会的艺术精品,是云南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2. 战国牛虎铜案

此铜案高43厘米,长76厘米,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以一头体壮的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呈反弓的牛背作椭圆形的案盘面,一只猛虎扑于牛尾,四爪紧蹬于牛身上咬住牛尾,虎视眈眈于案盘面。大牛腹下立一条悠然自得的小牛,首尾稍露出大牛腹外,寓意了大牛牺牲自己对小牛犊的保护。1972年出土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24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器奇特造型,新颖构思,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极具艺术观赏价值,是中国青铜艺术品的杰作,更为我国古代文化之稀世珍品,国宝级文物。


3. 战国虎牛鹿贮贝器

此器通高34.5厘米,盖径16.6厘米。该器物以一条巨角隆脊,肥硕雄健的“高封牛”为中心,周围有虎和鹿。牛是滇人饲养的主要家畜,是肉食的主要来源,代表着财富;威严凶猛的虎是滇人崇拜的对象,象征着权力;而轻灵矫健的鹿,则隐喻着安宁平和的主题。在器足的构思上更是别具一格,以3个踞跪俑作足,这些铜俑以他们的双手及头承托起器身。看上去庞大的器身与纤弱的跪俑形成强烈的对比,千钧压顶,岌岌可危,夸张地表现出贮贝器主人拥有着“庞大”的财富。1972年出土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22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器以失蜡法结合圆雕手法铸成这3种动物,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将牛的憨厚、虎的威猛、鹿的温驯等特点在相互映衬中表露无遗。这种形式的器足,在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所有青铜贮贝器中,仅此一例弥足珍贵。


4. 战国大波那铜棺

此铜棺重达2571公斤,长2米,宽0.62米,高0.64米,厚1.2厘米,棺壁外表两侧布满回纹图案。棺盖外表铸有鹰、燕、虎、豹、猪、鹤等图案。棺盖是两块组合成人字形的盖板,盖在棺上呈屋脊状。棺底四端各有支角,将棺体撑离地面。棺内的陪葬品除1根象征着墓主身份和权力的豹头铜杖外,还有大量铜制器具和其它随葬品。其中,兵器类有铜矛、铜剑等;生产类有铜锄、铜锛、铜镰、打纬刀、卷布轴等;生活用具类有铜杯、铜豆、铜匙、铜勺、铜箸等;乐器类有铜钟、铜鼓、铜葫芦笙等。此外,还有两件铜房屋,以及铜猪、铜牛、铜马、铜羊、铜狗、铜鸡等。1964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刘厂镇大波那村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这件铜棺铜棺用青铜铸成,工艺高超,纹图细致,图案精美,不仅保存完整,并且是全省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在全国都罕见,反应了当时青铜铸造的水平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地步。


5.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

此器通高38厘米,盖直径30厘米,铜鼓形,有底有盖。腰部有线刻的狩猎图案,共八人,胯下系宽带,上束至腰际,手中各持兵器作追赶野兽状。器盖上铸52个人物和1猪1犬。鼓面中央立有1对蛇盘绕的圆柱,柱顶立1虎。柱右和柱前是3个或被双臂反绑、或戴锁枷的裸体人,当为用来祭祀的牺牲。旁边1位乘坐4人肩舆的贵族妇女,可能是主持祭祀仪式的女奴隶主。两侧边沿还各有1鼓。1955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1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器反映了古滇国神秘的祭祀文化,真实地再现了古滇国杀人祭神的场面,是目前所见唯一的杀人祭柱场面的铜雕,以具体入微的写实手法再现了滇国社会生活的大事件,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青铜铸造的无声史书”,国宝级文物。


6. 西汉滇王编钟

这套编钟因与“滇王之印”同墓出土故名滇王编钟。尺寸各异,各枚形制纹饰基本相同,最大的高40.3厘米,最小的高29.5厘米。钟体呈合瓦状,上宽下窄,顶有半环形纽,口平;钟面两侧各铸有四龙纹,两两相对,一拖尾,一卷尾。钟口边饰蛇纹和方格纹。编钟上刻的龙,龙头和中原文化中的龙是一样的,但龙的身子却是蛇身。这表明中原和滇国的文化交流已经很频繁,滇王接受了汉文化中的代表——龙,并把龙头的形象铸到了编钟上。而蛇在滇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动物,有“南蛮蛇种”的说法,人们视蛇为自己的图腾保护神,可以用来做滇国的象征,“滇王之印”的印纽铸成蛇形,就是最好的例子。龙头、蛇身为一体,是滇国本地文化和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体现。滇王墓中随葬编钟,不仅显示墓主的高贵身份,同时也反映了滇王葬仪对中原地区传统礼乐制度的遵从和重视。1956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6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这套滇王编钟造型规整,纹饰华丽,气度不凡,反映了中国传统礼乐制度对滇王国的影响,不仅是古滇国的“王者之音”“庙堂之乐”,也是古滇人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迄今滇国出土编钟中唯一铸有龙纹的乐器。


7. 西汉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

此器高50厘米,盖径25厘米,经考古鉴定为西汉时期物品。该器器身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平底、下有足。器腰两侧各装饰一个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状,无论是虎的总体外形,还是细节刻画都极其逼真,虎呈向上攀爬状,张口咆哮,虎尾下垂,宛如两只真老虎附着在器身两侧。器物盖上有四只体格健硕的牛逆时针围绕中心作奔跑状,而中心有一个圆柱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人物形象。四头牛排列错落有致,在器盖平面上呈逆时针方向行进,每头牛双角卷曲,孔武有力。1956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10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器采用铸塑、焊接、鎏金等工艺,大大丰富了器体的造型,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贮贝器,鎏金佩剑骑马者形象预示墓主人生前所拥有极高的权力与身份,从中可窥见神秘古代“滇国”文明的璀璨,国宝级文物。


8. 西汉狩猎场面铜贮贝器

此器通高65.8厘米、底径45.2厘米,由两鼓上下重叠焊铸而成,上鼓器盖单独制作,以活扣与鼓身相连,下鼓焊铸一底。该器上鼓足部焊铸4头卧鹿,下鼓足部焊铸4头卧牛,胴部与腰部之间有4个绳纹耳。器盖上铸有立体狩猎场面3人身背长剑,其中两人骑马,左手握缰,右手持兵器,策马共同追杀1头奔跑中的鹿。有1人通体鎏金;另1人站立于器盖中央,双手执长兵器(已残),欲猎杀另1头鹿。此人前后各有1犬,作欲扑向两鹿状。两骑士马下还分别有1兔、1狐。两个 鼓身均布满阴刻线纹图案。上鼓胴部刻11只展翅同向飞翔的犀鸟;腰部为狩猎图,分4部分,分别描述了猎人手持长矛,捕猎野猪和鹿的场面;足部为各种动物相互争斗的情景,由阔叶植物纹间隔为4组。下鼓胴部由7只飞翔的凤组成;腰部描绘了各种动物和植物,亦分为4部分,其中有虎牛相斗、虎猪撕咬及鹿、鹰等。1956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71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器是唯一一件表现狩猎场面的叠鼓形贮贝器,而且器盖上的圆雕场面和鼓身上的阴刻图案完全吻合。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图案的组合与布局,以及纹饰的雕刻工艺,都显得相当成熟,对石寨山文化贮贝器、滇国的人群构成、生态及动物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宝级文物。


9. 西汉广南羽人船纹铜鼓

此鼓高46厘米,鼓面直径68厘米,鼓面饰太阳纹,分14芒,其外分5晕,饰多种几何图案。这件铜鼓最引人注目的是胸部装饰的船纹记录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船上的众多人物有巫师、划桨者、掌舵者等等。大家都各司其职,祭祀的四膄船上以标柱上高悬鼍纹的船为首然后围绕着铜鼓按照顺时针方向行驶。鼓胸饰船纹,共有4组,每船上表现人物4-5人,人物头上带羽冠;鼓腰饰椎牛纹、鸟纹、舞人纹等,纹饰生动、自然;鼓胸与鼓腰之间饰4耳。1919年出土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阿章寨,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鼓造型端庄,铸造精细,纹饰华美光泽闪亮无锈蚀规整、圆滑,纹饰带有浓郁的云南地域文化特色,是迄今云南发现的最大的铜鼓,代表石寨山型铜鼓的最高成就,国宝级文物。


10.西汉三支俑铜灯

此灯高42厘米,俑灯呈一裸体男俑跪坐状,头顶和双手各托一个灯盘。它其实是由两个手臂、躯干和头部四个部分分别铸造,然后组装在一起的。1986年出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黑马井古墓群,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灯铸造精巧,从人物面部表情上看,具有明显的地方民族特征,是西汉时期的汉文化与云南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属汉代铜灯精品。


11.东汉铜孟腾子母印

子母印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小印可以嵌套进大印中,故称子母印。这枚子母印高约1.5厘米、边长约1.8厘米,大印印文为“孟腾之印”,小印印文为“孟腾”。字迹清晰,篆法雅驯。由于铜质氧化,与泥土粘连滞涩,嵌于母印中的第二印、第三印当时无法抽出见其造型、文字,遂由工作组带回省博物馆,设法分离,后闻不幸丢失。与铜印同时出土的尚有货布币一枚以及铜带钩、五铢钱、陶俑、花砖、杂器物等。在刘备去世后,南中大姓造反,丞相诸葛亮南征,终平定动乱,还留下七擒七纵孟获的传说。1955年云南省昭通市东郊二坪寨汪家梁堆此图,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铜印制作工艺精湛,母印上部有立体狻猊形纽,玲珑剔透,造形生动,其主人孟腾有可能是南中将领孟获族人,是以南中孟姓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的人群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实证,弥足珍贵。


12.北宋郭熙《溪山行旅图》轴

此图纵96.5厘米,横46.3厘米,绢本水墨,写深秋山水。凌云而出的高山,清冽的溪水,巨石突兀,长松乔木,点缀着寻幽访友的高士,表现了寄情林泉的雅兴。画幅右上方有作者楷书“臣郭熙”三字款识,应系在画院奉旨所作。传世品,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图笔墨秀劲章法严整,绘制年代应在《早春图》之前,是现存郭熙传世绘画中的早期之作,是一件难得的宋代名家绘画精品,国宝级文物。

郭熙(约1000—1090年),字淳夫,河阳(今河南温县)人,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他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山水师法李成,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后人称为“卷云皴”。在绘画理论上郭熙亦有很高建树,其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林泉高致》一书中。


13.大理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金翅鸟梵名为“迦楼罗”,被尊为大理的保护神,是佛教护法中的天龙八部之一,传说金翅鸟原来十分凶悍,以龙为食,后来金翅鸟皈依佛教,成为了佛教的护法神。此器为银质鎏金质地,通高18.5厘米,重125克,鸟头饰羽冠,颈部及尾羽怒张,呈火焰状,颈细长,羽翅向内卷作欲飞状,两爪锋利有利,立于莲座之上;镂花火焰形背光插在尾、身之间,饰水晶珠5粒。197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部崇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器体态雄健圆浑,生机勃勃,题材选取独到,构思巧妙至极,造型生动有趣,制作工艺精准,可谓精美绝伦,代表了大理国金银器工艺的高超水平,揭示了佛教民族化和地域化的过程,是云南佛教艺术最具地方特征的器物,堪称中国古代金银器中的珍品,国宝级文物。


14.大理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

“阿嵯耶”出自《南诏图传》,又称为“真身观音”,是佛教传入南诏、大理国世俗化后所独有的观音。此像高29.5厘米,重1135克,出土于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塔刹,为大理国时期最重要的文物之一。造像高发髻,戴化佛天冠,下着裙,束花形腰带,赤足。足下有二方形榫。舟形背光,银制镂空,内作莲花纹,向外分别为优罗钵花、联珠纹和火焰纹。197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部崇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这尊立像由纯金打造,面相恬美,透着浓烈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被认为是传入云南最早的观音造像,又被称为是“云南福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一件宋代以纯金铸造的佛像,也是大理国最珍贵的佛教艺术瑰宝,国宝级文物。


15.大理阿閦佛金坐像

阿閦佛,又称“不动佛”,在五方佛中居于东方,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他象征大日如来的大圆镜智,此智可以觉悟人的本性,使之具有断绝世界烦恼而成就解脱智慧的心境。这尊阿閦佛由纯金铸造,高8.5厘米,重120克,佛肉髻平缓,水波式束发,身着通肩式大衣。左手结禅定印,右手下垂膝前,掌心向内结降魔印。197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部崇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像整体造型属中原样式,而细如丝缕的水波样式衣纹则颇具巴基斯坦斯瓦特风格,是一件难得的佳作。


16.大理水月玉观音像

此像高10.8厘米,由玉观音像、座和银质背光三部嵌插而成。观音像呈青白色,头戴冠,身贯璎珞,右手拈披帛,左手按座,双目垂视,呈斜身倚坐状。座上部作山子形镂空,下部作叠石状。背光边饰火焰纹和忍冬纹,中央为曲折光太阳纹。197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崇圣寺三塔主塔发现,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观音像造型典雅,完好无损,雕工精湛,为目前所知最早的玉观音造像之一,且体型较大,在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7.元黄公望《剡溪访戴图》轴

此图纵75厘米、横56厘米,绢本设色,描绘晋代著名书法家王徽之行船往剡西访问人物画家戴逵时,被途中雪霁美景迷住,一路慢慢走,漫漫欣赏,直至夜幕降临时才到达目的地,兴尽而归。图的右上黄公望自题:“至正九年正月□王贤画,二十五日题。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为其晚年81岁之佳作。在图的上面画的是层峦叠嶂的山峰,山的一边村舍错落,但村中空寂无人。下面是曲折蜿蜒的剡溪。画中树的枯树杈上刻意留白,表现的正是还没有融化的雪。山石堆叠,结构繁复,但勾笔简约,只在石根处略施笔墨,显得空灵洒脱。这件作品上虽然画的着墨不多,但是刻意看到层层叠叠的山,使得画面内容非常丰富。尽管只有船和远处的山村,画的比较写实;但是后面整个的背景,空间与内容都显得非常地丰富。这恰恰是的一个方面。传世品,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图笔意简远,画作采用接地为雪的艺术技法,以简单的笔墨勾勒出层叠的远山,衬以淡墨烘染的背景,寥寥数笔便把雪后群山巍峨粉妆玉砌的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出黄公望高超的绘画技艺,是一件难得的黄公望传世真迹名作。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江苏常熟人,元四家之一。善画山水,成就卓著。他的作品有浅绛与水墨两种面貌,浅绛山水浑厚圆润,水墨山水则潇洒苍秀,笔墨洒脱,境界高旷。


18.明镶宝石金发冠

此器高11.5厘米、底径11厘米,重320克,出土于云南沐氏家族墓之沐崧夫妇合葬墓。该器呈半球形,由形似莲花瓣的薄金片,内外四层累叠而成。冠面镶嵌有红、蓝、绿、白等各色宝石20多粒。冠顶插有一如意形嵌宝石簪,沿顶簪两侧各插有一对镶红宝石和镶蓝宝石的笄。1963年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沐氏家族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这顶曾被王侯使用过的金冠,集中融会了多种工艺技法,如捶揲、錾刻、镂空、镶嵌、焊接等,充分反映了明代金器制作水平的高超。


19.清象牙雕白菜蝈蝈摆件

此器高6.6厘米,长22.3厘米,刻画了一只伸着长长触须的绿色蝈蝈横置在舒卷菜叶上,罐口镶着白色象牙的陶罐倒在了地上,罐盖掉在一边。白菜生机勃勃,菜叶上那一根根叶脉雕得脉络分明,水灵滋润,有生意兴隆之相。叶上的蝈蝈有青色的翅膀,两支坚实有力的后腿,特别是头上的两根触须细如发丝,一上一下地作探物状,显得细腻而又富有灵动。由于象牙的密度比较大,想要着色十分困难,而这件象牙雕白菜蝈蝈摆件所雕刻的蝈蝈和白菜竟然跟真的一样,活灵活现,并且直至今日还光鲜依旧、色泽鲜艳,丝毫没有褪色,实在令人难以想象。欣赏此艺术品,能使人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得到片刻的宁静与闲适。传世品,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器造型优雅,刀工细腻,是一件体现北京特色的牙雕工艺品,充斥着浓浓的、宁静的、闲适的田园气息,让人观后感受到田园情趣中自有一派盎然生机,是极为珍贵的雅物。


20.当代聂耳小提琴

20世纪初期,小提琴传入中国。当时中国的音乐教育刚开始兴起,一些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来到中国演出,鼓舞了许多青年学习小提琴,聂耳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了解小提琴并产生兴趣。1930年,聂耳初到上海打拼;1931年初,手头拮据的他用自己赚到的钱购买了这把小提琴。虽然聂耳小提琴做工算不上精美,用料也不考究,但聂耳用它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众多爱国歌曲,在国家危亡之际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无可限量。后来,他的家人、朋友将连同这把小提琴在内的聂耳遗物一起捐赠给了云南省博物馆。这把小提琴是聂耳买的第一把小提琴,也是第一个演奏出国歌的乐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