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书法拙朴也是一种美「美 隶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拙,与巧相对立,然巧与拙并非水火不容。《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王弼《老子注》阐释说:
“随物而直,直在不一,故若屈也。大巧因自然以成器……故若拙也。”
拙朴,是一种原生质,原始艺术中普遍存在的。在书法美的发展流程中,拙朴产生的最早。甲骨上的刻字(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拙朴可爱,显得简古拙朴。秦、汉时代,基本上属于民间书法范围的秦诏版竹木简书法,其中多数也显得规整不足,拙趣有余。在书法史上书论中南朝宋虞《论书表》中提到了“古质而今妍”,一个“质”字,侧面涉及拙朴之美。到唐代虞世南《书旨述》首次提到“巧拙相沿”。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铭文:拙朴、拙实、拙厚、拙劲,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
明末清初傅山提出“四宁四毋”,其中第一就是“宁拙毋巧”,唱响了清代“尚质”的先声,也是清代部分书家及康有为等人倡导碑学起到先导作用。在清代,尚碑之风大行其道,对碑派书法的品评“拙朴”成为标准, 翁方纲《《化度〉胜(醴泉〉论》:
“拙者胜巧,敛者胜舒,朴者胜华。”
书法理论批评对“拙朴”美的礼赞,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批评家们发现了汉碑的古拙美,评价了锺繇、北碑的拙中之美、朴中之趣,论述了巧与拙互补相生的关系,这类理论品评,又反过来有力地推动了清代的“尚质”书风。清代书家金农、伊秉绶、刘墉等是“拙朴”的代表,但远不及汉碑、北碑。汉碑、北碑两个朝代的拙朴之风表现得最充分,最典型,也最有个性,主要表现在稚拙、古拙和生拙。哲学层面,巧拙互生,书法亦然。著名的汉碑《张迁碑》拙中暗含巧的因子,甚至有书家论述《张迁碑》是“大巧若拙”,由此看巧拙相参互补,或巧中见拙,或拙中见巧。曾熙《吴让之印存跋》还说,
“从拙处得巧,毋从巧用巧”。
《鲜于璜碑》拓本局部
汉隶《鲜于璜碑》是典型巧拙相参互补。如“州”字三个部分毫无区别,齐排成字,只有统一而无多样,而且写得那么扁阔。“虞”字又写得那么狭长,这两个极富拙味的字,在一碑之中,两极化对比明显。
再如“司”字,写得那么倾斜而巧妙。“宿”字则拙意甚浓,率直而毫无曲致“雄”字左高右低,错落反差异常。“公”“庐”“何”三字,大的笔画繁复,几乎撑满全格,小的紧缩于格中,占地极少,结构怪异。
“雁”字纯用拙直之笔,构成正方之形,其中本应波挑之笔均加以拙直化,结字也那么怪拙,是标准的拙笔书。“乾”字的末笔,本也应延展而生波,却处理得那么方而直,硬而拙,短而钝。“书”、“早”二字,则又截然不同,弧曲的波挑成为全字主笔,似又执意用巧,飘逸的挑笔延展、粗肥、突出、夸张。
而“宿”、“雁”、“乾”、“郡”等字一样,直笔又成了统领全字的普遍定性,真是拙朴之极。姚孟起《字学忆参》说:“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气象。”《鲜于璜碑》的章法,确乎有此万千气象。它一个个字除似巧若拙、似拙若巧外,还长短不齐,曲直不一;大小交错、欹正交杂;看似粗直笨重,却又颇活泼轻灵;看似天趣自成,却又见匠心独运……
《鲜于璜碑》拓本局部
《鲜于璜碑》正是曲与直、巧与拙、华与朴奇妙结合而“因自然以成器”的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拙朴美或稚拙美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