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什么叫做哲学家「他是诗人的哲学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10岁时制造出缝纫机,当过乡村教师、护士,看过大门,坐过牢,打过仗……1911年,他前往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在第一学期结束时跑到罗素家里问:“请你告诉我,我是不是白痴。如果是,我就去当飞行员。如果不是,我就要当哲学家。”罗素让维特根斯坦在假期中写一点东西给他看,写完后,罗素只看了第一句就说:“不,你一定不要当飞行员。”
资源:1.《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为之责任》【英】瑞·蒙克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逻辑哲学论》【奥】维特根斯坦 商务印书馆
需要以上资源留言,免费赠送。
01 出身豪门维特根斯坦全名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是奥匈帝国一个最显贵家庭的8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19世纪90年代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重金属领域的领袖之一。当时艺术界的高雅人士如音乐家有勃拉姆斯、马勒、理查德·斯特劳斯、舒曼的老婆克拉拉,作家有穆齐尔、毛特纳,科学家有赫茨、波茨曼等都是维特根斯坦家的座上宾,而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是维特根斯坦的表亲。从小在艺术氛围中长大,让维特根斯坦生性敏感,很有艺术细胞。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年轻时酷爱工程技术,结婚生子后,他把这个爱好强加给了儿子们,他的两个哥哥不堪父亲的重压,相继自杀。两个去世后,父亲害怕了,不敢给维特根斯坦太大压力,于是把他送到普通学校,接受平民教育。历史就是如此巧合,两个出身不同,后来都成为世界级大人物的人,阴差阳错进了同一所平民学校,一个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个是希特勒。
02 求学之路路德维希在姐姐格雷特尔的影响下读了一些哲学书,但同时也不能完全不顾及父亲的希望,于是,青年时代的路德维希离开欧洲大陆到曼彻斯特研究航空学。但他无法遏制自己要搞哲学的强烈内心冲动,甚至在潜心工程技术问题的时候,他的主要兴趣也是放在数学哲学上。他带着自己著作的一个样本拜访了耶拿的杰出哲学家戈特洛布·弗雷格,弗雷格鼓励他去剑桥师从伯特兰·罗素。
经过深入的交谈,罗素“不仅了解到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有极为强烈的兴趣,还了解到他更多的方面。诸如,他是奥地利人而不是德国人,他富文采,通音律,举止文雅……并且我认为他确实非常聪明。”1912年1月,维特根斯坦返回剑桥大学时,给罗素看了他在假期写的一份手稿,这改变了罗素对他的看法,罗素发现维特根斯坦是个很有思想的年轻人,他很欣赏维特根斯坦的才华。罗素说道,“我太老了,解决不了我的研究提出来的所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思想和年轻人的精力。他正是我所期望的那个年轻人。”在罗素眼中,维特根斯坦是 “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可以说已经把他当做自己的接班人。
03 隐居独处维特根斯坦位于挪威肖伦的小屋
“我说那儿黑,他说他很光。我说那儿孤独,他说跟聪明人说话是滥用他的心智。我说他疯了,他说上帝留他不必做精神健全的人。”虽然罗素极力反对,但是强烈的独处欲望还是让维特根斯坦隐居于挪威的一个乡村。他找到了理想的地点,在松恩峡湾旁的一个叫舒登的村子,寄宿在当地邮政官汉斯·克林恩伯格家。他给罗素的信中写道“我在这几乎碰不到人,我的挪威语进步极慢。”后来为了做进一步的逻辑工作,他转而专心建造一所小房子,地点在松恩峡湾边上,离他的村子约一英里远。
04 奔赴前线1961年3月,维特根斯坦调往对俄前线的一支战斗部队,他的团被推向前线之前的那几周里,他竭力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准备面对死亡。“上帝照亮我。上帝照亮我。上帝照亮我的灵魂。”几乎每一夜他都准备去死,并乞求上帝不要抛弃他,赐予他不畏惧地、直率地睁眼看死亡的勇气。在军营他更喜欢呆在孤独危险的岗位上,而不是和同事在一起。与面对敌人相比,他需要上帝给他一样多的、甚至更多的力量来面对同事。
“与其说我周围的人是低劣的,不如说他们狭隘得吓人,所以几乎不可能和他们一起工作,因为他们永远无解。这些人不是愚蠢,而是狭隘。在他们的领域里他们足够聪明,但他们缺乏品质,从而缺乏宽度。”最后,他断定自己不恨他们,但他还是那样厌恶他们。服役期间,他写了一些哲学笔记,后来收录进《战时笔记》里。
战场上,眼见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丧生,维特根斯坦对战争充满恐惧。为了安定心神,他随身带着托尔斯泰编辑的《福音书》。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灰飞烟灭,维德根斯坦被关进意大利战俘营。在那里,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逻辑哲学论》。
05 颠沛流离后来,维特根斯坦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去当乡村老师。他的这个想法,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但他并不在意别人看法,他把所有财产都分给了同样富有的兄弟姐妹,一个人甘愿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
他要一个纯农村的教学岗位。“我要在一个名为特拉腾巴赫的小村子里当小学教师。它在山里,维也纳向南约四小时的路程。这一定是特拉腾巴赫的教师第一次和一个北京的教授通信。”他给罗素的信中写道。当时罗素正在北京。
他很快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热情,经历充沛但相当严格的老师。他自己对一切都感兴趣,他知道如何挑出任何事的最重要方面,并对别人讲清楚我自己有机会看到路德维希多次的教学,他把某些下午的时间花在我的职业学校的男孩子身上。那对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凡的助益。他不仅讲授还试着用提问的方式把男孩们带向正确的解答。有一次他让他们发明一种蒸汽引擎,另一次是在黑板上设计一座塔楼,还有一次是画运动的人形。他唤起的兴趣是巨大的。甚至缺乏才能和通常不专心的男孩也拿出了好得惊人的答案,他们热切地良性地你争我夺想得到回答或论证某个问题的机会。
没过多久,对乡村人的厌恶代替了作为教师的热情。“这片国土上的人如此全然彻底地不可救药,在这儿当教师是艰难的。在这个地方,没有一个可与之交流一个有意义的词的灵魂。” 不久,他找了一份新工作——修道院的园丁!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花花草草给他内心带来了久违的宁静。再后来,他离开修道院,回到维也纳,转行成了建筑师,帮姐姐设计了一栋房屋。
维特根斯坦以近乎狂热的严格监督房屋的建造。一个锁匠问:“告诉我,工程师先生,这儿那儿的一毫米对你真这么要紧吗?”维特根斯坦没等他说完就吼道:“是的!”维特根斯坦和负责建造他设计的高玻璃门的工程公司进行讨论时、前来磋商的工程师对于按维特根斯坦的标准履行委托感到绝望,崩溃地哭了。看上去简单的暖气设备花了一年时间才交付,因为奥地利没人能造维特根斯坦想的那种东西。各部分的铸件从国外购得,甚至到那时,整批的东西还被认为不能用而遭拒。或许,在把比例搞到完全正确这事上,路德维希绝不留情的。
1928年末,格蕾特搬进了这栋房子。据赫尔米勒说,房子对格蕾特就像手套一样合身;它是格蕾特的个性的延伸,“自从童年以来,围绕她的一切都必须是原创和雄伟的”。不过赫尔米勒自己有所保留:
……即便我非常赞赏这栋房子,我始终知道自己既不想、也不能住在里面。确实它看上去更像是神的居所,而不是我这样小凡人的居所,起初我甚至不得不克服微弱的内心敌意——对我称之为“逻辑房子”的敌意,对这种完美性和纪念碑性的敌意。
几经辗转,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帮助下,维特根斯坦又回到了剑桥大学。回剑桥后,维特根斯坦急需一篇论文获取博士资格,唯有如此,才能拿到研究经费,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当时,他的博士论文是《逻辑哲学论》,考官是一群剑桥教授,其中也有罗素。当着众人的面,罗素向他问了一个问题,维特根斯坦说完答案后,又一脸傲慢地说:“别在意,我知道你们永远不会懂的。”别人都以为维特根斯坦傲慢,殊不知他当时已经40岁了,为了获得博士学位,不得不当众盘问,他内心的苦闷又有谁知道呢。
拿到了研究经费后,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安顿下来了,但他对这里的生活并不满意。二战爆发后,他离开剑桥,再次转行。这次更离谱,竟是去医院当医学助理技术员。
二战结束后,维特根斯坦被剑桥聘为教授。晚年时,他在爱尔兰完成了最后一本书——《哲学研究》。62岁时,他被查出前列腺癌,不久病逝。从医生那儿得知自己只有几天可活时,他叫道“很好!”陪在他身边的贝文夫人告诉他,他在英格兰的好友第二天过来。失去意识前他对她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人生。”
06 哲学思想维特根斯坦的书,以晦涩难懂著称。他的一生只出版了一部著作,即早年写的《逻辑哲学论》,该书极准确地表达了其哲学观点,“凡是可以言说的东西都可以被清楚地言说,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就必须对之保持沉默。”对在现实中屡屡受挫的人而言,他的思想犹如久旱逢甘霖。他擅长段落式写作,作品短小精悍,和哲学家尼采的文风很像。
那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包括哪些主题呢?
第一个主题是,苦难与虚无。世界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苦难,而人最大的苦难,是失去自我。空虚的生活会让人产生虚无感,而虚无感又造就了苦难。如果我们确信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那我们就能忍受一切苦难。
第二个主题是,世界的意义不可言说,虽不可言说,却能在生活中显现。这个主题是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精华。
第三个主题是,死亡、永恒与时空。以永恒视角来观察世界,把它看作一个整体,这时世界是神秘的。如果永恒不代表时间的无限延续,而仅指无时间性,那么活在当下,就意味着活在永恒里。维特根斯坦认为,人活在时空中,而人生之谜的答案,必定在于时空之外。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做了哪些贡献?
第一,语言有多种功能,就像工具箱里的那些工具;那里有锤子、钳子、螺丝刀、尺子、胶水瓶、胶水、钉子和螺丝。语词的功能就像这些工具的诸多功能一样,是各不相同的。
第二,“遵守规则”这个概念是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哲学问题是从语言产生出来的,因此有必要熟悉每一个问题由以产生出来的语言的用法。
第三,澄清形而上学的语言。形而上学语言的确能够制造困惑,而哲学核心要务就是处理那些由于缺乏清晰而使我们陷入困惑的问题。哲学就是为了不让理智借助于语言来蛊惑我们而进行的一场斗争。
在《战时笔记》这本书里,维特根斯坦写道:真正的幸福,并非指事业有成或家庭美满那种世俗意义上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指的是不生活在时间洪流中,而是只生活在当下。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维特根斯坦的这番话,正是他哲学思想的精华。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直到临去世,他都从未后悔自己当初的每一次选择。他一生知行合一,用62年的时间,完美地诠释自己的哲学主张。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为理想奋斗终生。维特根斯坦甘愿抛弃世俗的幸福,皆因他心中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如果这都不是幸福人生,那这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幸福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