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建瓯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建瓯过年十大习俗」

时间:2023-01-13 17:25:10 来源:福州头条

大家好,建瓯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建瓯过年十大习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建瓯市人民政府网

建瓯,初名建安,古名建州(建宁府),美称芝城,别称富沙。地处福建省北部,是武夷山下、建溪河畔的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全市总面积4233.13平方千米,居福建省各县(市)之首;人口54万,居闽北之冠。


这里山川膏腴、腹盆开阔、物产丰饶,温暖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当适宜农林诸业的发展;南浦溪、崇阳溪和松溪在这里交汇,又使它南可下闽江、出东海;北引浙江,西连江西,具有建立政治、经济中心独特而优越的地理条件。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奴隶、封建社会里,不论是独处一隅的部落藩国,或是割据一方的政治、军事集团,还是君临天下的中央王朝,几乎都选择建瓯作为占据闽疆的根据地或桥头堡,进而逐步完成对整个福建的扩张和开发大业。于是,历史便将建瓯推上了孕发闽越文化的大摇篮和融会闽汉文化结合部的显要位置。


从建瓯古风淳淳的民俗风情中,依稀可见当年古闽族和闽越族先民们古朴的生活气息及其神秘的信仰色彩。建瓯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沉淀积滤,更是洋洋洒洒,蔚为壮观,成为称著一方的文化宝藏。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有别具一格的方言文化,异彩叠献的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成就显赫的儒学文化和璀璨夺目的茶文化。它全面而翔实地展现了作为融会福建闽越文化的大摇篮和闽汉文化结合部基底的树大根深与枝繁叶茂。


建瓯自古居闽上游,为闽置第一郡治所。早在汉武帝虚闽以来,其地便渐实以中土之民;晋永嘉末年,中原丧乱,士大夫多携家避难入闽,而建瓯又以其地利之便,大率流寓占藉之民居多。但人移境迁,风移俗易,又历经数代繁衍和山川滋培,其民之习又有别于中州之气了。


宋代张叔椿称:“建备五方之俗”。宋代韩元吉称:“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都狎于文;负其厉气者,亦悍以劲”。明代杨荣称:“晦庵、西山二先生过化之邦,流风余韵,宛然犹存”。《方舆胜览志》道:“其民柔脆,惮于远行。”《建安旧志》道:“处市井者,好侈而尚俘;居田里者,勤身而乐业”、“男女不混于途,少长各攻其艺,民畏官府,土重清仪,农力甚勤,不事商贾末技”。


综观建瓯的民间风俗,归结起来,大体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一是循规蹈矩,注重礼仪;二是安居乐业,从善好施;三是待客盛情,宽厚从容;四是崇尚大道,尊师敬老;五是好求吉利,处世圆柔。


本篇特辑建瓯过年十大习俗,各述其要,以示其征。


特色习俗001:“送灶王爷(公)”——建瓯民间的一种过年风俗。

腊月廿四傍晚,家家户户备糕粿、茶酒,点烛、烧香、鸣炮,送送东厨灶君:“上天奏善事”。 从腊月二十起,平常人家多在每日夜晚,熬饴糖,配制年果糕点,如花生糖、麻仔糕、糖豆、酥粿脯仔炒花生瓜籽等。解放后此俗已大都淡化,而以采买为主。


特色习俗002:“送(头)年”——建瓯民间的一种过年风俗。

凡是有儿女嫁娶的头一年,或是已经确定关系尚未举行婚礼之前的男家,须在过年前夕,一般是腊月廿四之后,得向岳父母家或准岳父母家,送膀蹄、公鸡、活鱼、板鸭等四种礼品,叫“送四色”;而岳家则须向男家送过年的“果仔”,另加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寄寓小俩口“早生贵子”;而准岳父母家,一般只收下膀蹄等一两样,会回送板鸭等几样,表示两家礼尚往来而又圆圆满满。

特色习俗003:“吃避岁暝”——建瓯民间的一种过年风俗。


除夕,家家户户大放鞭炮,迎接东厨灶君“下凡保平安”,合家团聚。首先祭神分岁,祭品还要提前挑到本邑本乡或本村土地庙、福主庙奉祀。然后一家团圆就餐:炒粿、煎糕、全鱼、鸡鸭、膀蹄、粉丸、纳底、太平蛋,大都不可少,但不同家庭,略有差别。解放后,此俗在菜谱上越来越好、越做越精,而在数量和品种上也与时俱进,最明显的就是原来的压轴主菜膀蹄已经大都消失不用或作改进。


特色习俗004:“封大门”与“开大门”——建瓯民间的一种过年风俗。


除夕守岁到开大门前一刻,先点小烛、香线封大门。然后又按“通书”规定的时刻,设供桌,有的富贵有钱比较讲究的家庭还用红缎金线绣“福禄寿喜” 为供桌订制桌裙。在供桌上摆好糕点、红桔、盐茶、红酒、粿猪、粿银宝等物品,再点着大烛烧香,打开大门,鸣放鞭炮,并用红纸正楷书写“开门大吉”裁成两半,分贴大门正中,要能合缝。迎接“财、运、喜”三神降临舍宅,庇佑本宅。解放后,此俗逐渐简化,守岁时间缩短,供品六十年代后粿猪、粿银宝逐渐少了,糕果酒茶一直仍然保持都有,鞭炮必放,香烛必点。


特色习俗005:“吃糕粿” ——建瓯民间特有的一种过年风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这是当地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从农历腊月二十日后,家家户户都忙于掸尘(即除尘,打扫卫生),全家总动员,擦洗、舂粿、蒸糕、置办年货。吃分岁暝,正月请春酒,都要煎糕炒粿,因建瓯方言“糕”与“高”同音,预兆“年年高升”;“粿”与“财”谐音,谓“吃粿生财”。建瓯人制作的年糕有红糖糕、白糖糕、红枣花生糕、肉糕等。食用除煎酥外,还有切条拌蛋油炸。


特色习俗006:“拜年”——建瓯民间的一种过年风俗。


正月初二拜年,小辈先向长辈问候祝贺(早年儿童多有叩拜),奉上冰糖红枣茶。长辈即率全家先拜历代祖宗香位和“天地君亲师”,再分别与左右近邻互相祝拜,然后分头走访至亲——伯叔祖、外祖、岳父母、舅父母家,和各自好友相互拜祝“行时(运)生财”。解放后,拜年之俗更盛,自腊月二十到正月十五,满街相遇,举手作揖,曰“拜个早年”、“拜个晚年”。同时也更加广泛,首先在辈份昭穆,捧茶规矩上逐渐放松。禁止妇女走亲访友的习俗已被废除。其次,拜年范围已从血亲姻亲、至亲好友广及一般亲友,以至素不相识的人,在特定条件下,拜年之礼,甚至疏重于亲。


附:团拜。由党政机关带头,各企事业单位、群团、社团都十分重视。大团拜解放初简朴、节俭,只有清茶一杯。六七十年代始有茶点,文艺小节目,均在正月初一举行。九十年代假期长,外地领导多数回家团聚,故有腊月廿四后团拜之兴起。团拜,本为革除繁文缛节,节省时间,减少奔波之累,但效果甚微,许多人团拜之后,照样东奔西跑,必上领导家门,方为宽怀欢心。从八十年代之后又兴起四式拜年新俗:①电话拜年;②邮寄贺片拜年;③贺年有奖明信片拜年;④近年又加赠送鲜花花篮、花束,以及更时尚的手机短信、QQ、微信拜年等等。


特色习俗007:“拜塚年”——建瓯民间特有的一种过年风俗。


正月初一过春节,现今的时尚是手机短信、QQ、微信拜年等等。早年通常是亲友之间互访拜年,各家备有糖果香茶相待。然而在农村多数人仍坚持“拜塚年”这个古老的风俗,即正月初一开过大门吃过早饭(多是斋饭),一家大小便携带香烛、果点,到先人的墓地,献花烧纸钱,向地下亲人拜年,缅怀先人恩德,而后“采青”回家。随着文明风尚兴起,现在城里也时兴“拜塚年”,特别是公墓那里,正月初一总是热闹非凡,鞭炮声此起彼伏。还有信教的人家,到寺庙“拜佛年”。


特色习俗008:“接春”——建瓯民间的一种过年风俗。


按历书所算时刻,在家中备香案,烧香点烛,放鞭炮,用红纸条封冬笋、大白菜等各一棵,还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此俗在郊区、农村尤盛。


特色习俗009:“叉龙灯”—— 建瓯民间独特的一种过年传统游乐风俗。

即舞龙灯。它是建瓯民间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游乐活动。建瓯龙灯,龙头用色纸或娟彩扎;龙身以竹蔑为骨架,上面复盖绘有鳞甲的纱布,内燃油囊;龙尾大多扎上一束大铁树叶。舞动时灯火四溢,蜿蜓如飞。建瓯龙灯按颜色分为黄龙、红龙、和青龙。每一龙另有一颗用红纱蒙制的滚灯,称作“龙珠”。此外还常配以一组不同颜色纸扎的鱼形或龙形大彩灯,欲称“九鱼采莲”或“五经魁”。“叉龙灯”时,观者人山人海,沿途商店、民宅鞭炮不断,热闹非常。


建瓯过年的传统游乐风俗,同时还有:“挑幡”:它是用一根大约10米长的肥硕毛竹,削去枝叶,缕空其节,制成长竿,外漆朱红油彩,顶上装置一座彩绸扎成的彩灯幡塔,周围缀挂数只小铜铃,竿上还挂有长幡。表演者用单手竖托长竿,随着锣鼓声有节奏地舞动,时上时下;时而用脚挑肩扛;时而用鼻顶齿托,长竿始终巍然不倒。舞到激烈时,长幡呼呼招展,铜铃叮当入悦耳,具有浓厚的古闽族遗风。


“打狮”: 它是由江西籍的棉布、建筑业业余艺人玩耍。常由一对狮子、一个绣球和若干大刀、长矛组成一支队伍。狮子用彩绸、红黄布扎成,一头狮子由2人操作,在锣鼓声中扭摆跳跃, 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头戴彩色包布,身穿红袄,腰扎绣花板带,脚蹬八耳麻鞋,挚着绣球,东一抖,西一晃,逗引狮子东扑西颠。


“担花担”: 它通常由一对或数对纸扎或绢制的精美大花篮组成。表演者用一支薄竹扁担挑着,走八字步,互相穿插,交叉进退,颤颤悠悠,很有舞蹈韵味。


特色习俗010:“装春台”—— 建瓯民间独特的一种过年曲艺风俗。


“装春台”是一种造型艺术,即在一座大的平台上,巧妙地塑造一台戏文故事造型,有《许仙与白娘子》、《薛丁山与樊梨花》等。演员多由两个10岁左右的幼童装扮,造型多是一个演员立于另一个演员手持的道具之上,造型铁架都隐藏在演员的服饰道具上。踩街时由壮汉抬着平台缓行,配上音乐和灯光,悦目动人。早年每逢春台踩街时,围观的百姓往往人山人海。


此外,还有:“二月二,吃干净”——建瓯民间一种独特的过年风俗。


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大家都炒粿、煎糕,把过年的剩余食物吃个犁利(干净)。农户间有“过了二月二,百草要落地”之说,农田园圃山地耕作紧迫由此始,“一年之计在于春”,自此付诸行动,至今勤劳人家不忘此俗。


(赖少波)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