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和和花耀高级珠宝系列:大地之耀
大家好,什么是考神附体「神不附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得了懒病的实习壹读君 | 刘峙奥
考神附体是病,得治!
双相情感障碍,传说中的“天才病”
昨天一则消息震惊了壹读君——杭州某高三学生突然从成绩垫底逆袭为班级前五,却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必须马上治疗。
要是当初壹读君也能得这个病,估计现在已经融资千万,创业成功,走上人生巅峰了吧?很多网友都像我一样存了这样的心思,纷纷留言:“这个病怎么得?在线等,挺急的。”
如果实在没办法让成绩突飞猛进,那么可以让成绩不再变差也是极好的呀。
然而事实上,就算医生神通广大研究出来了可以让成绩不变差的药,你也不一定记得吃。
不过,这么多人对这个病趋之若鹜,像吃了chun药一样兴奋,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病确实与天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梵高、贝多芬、拿破仑、牛顿、海明威、丘吉尔、拜伦以及陈奕迅(就是你们熟悉的陈奕迅)等人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相”指的是状态,“双相”指的是躁狂和抑郁这两种状态,因此该病又称为“躁郁症”。一般情况下,双相障碍首发会以抑郁为主,往往一至多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时,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思维奔放、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焦虑悲伤、思维缓慢、精力下降,严重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向前一步便是地狱
有些人因此认为得这个病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天才梦”,如果天才总是有些疯狂的,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终究是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待这件事,无法体会患者的痛苦。
他们的情绪就好像“坐上了过山车”,时而高涨,时而低落,“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梵高用《向日葵》和《星月夜》等巨作向世人展示了他在绘画方面的惊人天赋,但他割下“左耳”的行为却让人难以理解;贝多芬给后人留下了《命运交响曲》和《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但他却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天才都有这种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指出,事实上大多数艺术家、作曲家和作家精神完全正常。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伟大而伟大,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成都某位女士也得了“双相情感障碍症”,结局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故事:
躁狂状态发病时,该女士会丧失判断能力,变得极爱花钱。2年间,该女士不理性消费和借出款项达到1230万元,其中有50万元用于办理了32张美容卡,除了5万元被美容院退回外,其他款项都有去无回。因为这个病家产被她差不多败完了,丈夫也与其离婚了。
正因为如此,为了提高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同时为了纪念梵高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国际双相障碍联盟、亚洲双相障碍联盟、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联合发起倡议,将每年的3月30日,梵高的生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World Bipolar Day)。
如果当年的医疗水平对双相障碍症有足够的了解,民众对精神障碍有足够的认知,梵高可以接受正确的治疗,或许他就可以免于自杀,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伟大作品。
拯救身边的“梵高”,从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开始
双相情感障碍通常从成年早期开始,多在25岁以前发病,好发年龄层在15-19岁之间。据国外的临床研究,14岁以前出现抑郁症症状,有50%-70%的人最后会诊断双相抑郁障碍。13-19岁之间患上抑郁症,其患双相障碍的概率大约50%左右。
而15-19岁正是个人规划其职业生涯及建立长期人际关系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高三学生小秦就处于这一高危时间段内。该学生早期成绩垫底,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努力,而是抑郁的表现,后期在高三升学压力的刺激下,躁狂发作,成绩开始突飞猛进。虽然,小秦的症状引起母亲关注是因为躁狂发作,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双相情感障碍会被认为是抑郁症。
绝大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发病初期会表现为抑郁,大部分发病时间也都表现为抑郁,真正处于躁狂状态的时间很短。此外,患者处在躁狂状态下,会觉得自己心情较好、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一般不会在意。
因此,即使患者及时就医,也有很大的概率会被误诊,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误诊比例高达60%,在对精神疾病治疗不够重视的发展中国家,比例可能更高。
对双相障碍患者而言,一生当中可能长期处于极端情绪的剧烈波动中,正因如此,疾病带来的情绪反复、身心俱疲和社会压力等都使自杀的阴霾始终笼罩在患者上空。
有人认为小秦的妈妈可以坚持几个月,让孩子高考结束以后再治疗,这是因为他们严重低估了该病的风险。据统计,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此外,双相障碍不仅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它与其他疾病共病率也非常高,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重性精神类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转身即是人间
首先,我们应当给予心理疾病足够的重视,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产生。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诱因有三种:
❶ 遗传因素:父母无双相情感障碍,孩子的患病风险为0~2%;父母单方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为15~20%;父母双方患双相情感障碍,孩子患病的风险高达50%。因此,患病的父母及其他家人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发现任何异常,及时就医。
❷ 药物因素: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不当,可能刺激到大脑神经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导致引发精神障碍。因此我们在平时必须谨慎用药,谨遵医嘱。
❸ 社会心理原因:产生情绪时高时低的原因可能是自身的想法与社会现实达不到统一,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抑或是在生活、工作上遭遇了失败与挫折,自己无法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当事人要及时自我调整,另一方面家人和朋友也应给予他足够的情感关怀。
如果病症真的发生了,也不必太过悲观。
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持续终生的疾病,但是只要症状控制住了,患者就能正常生活。药物治疗(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仍是目前治疗双相障碍的主要方法,而心境稳定剂(如丙戊酸)是国际公认的主要治疗药物,是从急性期到巩固和维持期的主要选择,并以长效、低副作用的特性成为长程治疗双相障碍的一线药物。
除了吃药以外,患者及患者家属还需要注重双相障碍治疗的“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以及患者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
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如精神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和改善依从性;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看到这里,你或许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有双相情感障碍,一面为自己要成为天才而兴奋,一面又为天妒英才而担忧。其实……你可能只是得了懒病而已。
参考文献
1.周淑新,李雯.双相情感障碍:综述[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06):473-477.
2.双相情感障碍,互动百科词条.
3.部分参考了以下专家的观点: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方贻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双相及相关障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铁榜教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马燕桃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