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十月围城怎么评价阎孝国「十月围城电影人物结局」

时间:2023-01-24 09:41:13 来源:观其影视

大家好,十月围城怎么评价阎孝国「十月围城电影人物结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何为忠孝难两全?

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岂可旬以私情?——《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铭》

这就是忠孝不并,当为人臣子之道,与为人子侄之道相冲突时,是舍弃忠君爱国的大家精神,还是抛弃小爱私情愿意为国家大事而不惜牺牲?这是古代人们最常经历的事情,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矛盾横贯了中国历史数千年。

电影是当代的第七艺术形式,将创作者的思想与构架的故事,以动态的写实呈现出来。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电影分支,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一个用紧张刺激、精彩热血的画面效果来窥探观者的荷包,另一个用含蓄、略带伤感的角度将一个纯粹的故事娓娓道来发人深思。

《十月围城》是一个以平凡人做非凡事为核心的商业片,也是一个以忠孝二元对立为核心思辨的文艺片,你或许会觉得很荒谬,一部电影怎么可能同时有两种定义?然而《十月围城》就是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原因只在于它是一部群像戏。

《十月围城》的独特叙事结构贯穿的忠孝浅析

群像戏的意思,就是复合主人公,即多个主角或没有绝对主角的电影,由多个人物分别承担不同的戏份比重,从而达到影片的多面性。

《十月围城》的主角是谁?是孙文吗?我认为不是,陈德森在影片中弱化了“革命”的光辉感,甚至没有过多的阐述何为革命,每个角色或自愿或被动的赴汤蹈火,都是一种小家思想做主导的设定,这也是隐晦的忠孝思想表现。

①影片中运用的分段叙事和多线叙事

分段叙事就是分为了上下两段,一段以李玉堂为主,一段以陈少白为主,也可以理解为一刚一柔。在李玉堂为主的时候,冲突较为慷慨,角色的塑造与定型较为立体,比如沈重阳的恶,阎孝国的狠,李重光的痴。到了陈少白的时候进行了反复的手法,沈重阳的弃恶从善,阎孝国身上的恶与忠混沌化,以及李重光的愚痴升华为理想主义的虔诚。

每一个人物都是主角

这样的分段叙事就形成强烈的反差,且用前段温和的手法与后一段的悲壮、凶险形成冲突,以人物的牺牲形成观者的视听缺失从而转为回忆,用回忆来将分段的剧情糅合以达到角色的形象饱满,手法极其巧妙。

多线叙事则是陈德森的老道之处,在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将十余人的背景、来历、目的都详尽的介绍完毕,并且分段以孙文到港的时间来区分,然后在每一个时间区间内再进行不同人物的多线叙事,节奏快而稳,情节精简又衔接紧密。

影片中的孙文角色是贯穿电影的主线

②整体叙事结构贯穿的忠孝思想冲突

在《十月围城》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有这样的冲突。

忠孝思想可以区分为大爱与小爱,大局与私情,忠君爱国与个人理想。在影片中的所有角色可以分为三类。

舍大爱为小爱。这一点是最容易体现的,李玉堂数次阻止李重光涉足革命,就是觉得孩子比自己的理想重要;陈少白阻止李重光做替身,也是认为李重光的命,比理想重要。舍小爱为大爱。阎孝国与孙文是最典型的角色塑造。阎孝国忠于国家,对自己的恩师一样非常尊敬,但是在国家和恩师之间,他毫不犹豫选择为清君诛孙文,最后再以死偿还师恩。孙文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国家大事,放弃与自己的母亲相见,这就是大爱凌驾于小爱的真实表现。只有小爱。无论是沈重阳为女儿反叛保护李玉堂,还是刘郁白为偿恩一人独挡数十杀手,又或者邓四弟瘦弱不堪,却为保护少爷死死拖住阎孝国的脚。小人物的小爱,成全了理想的大爱,却死的极其悲怆和壮烈

邓四弟的忠诚

阎孝国身上的忠孝难两全阎孝国忠于国家,他上对得起清君朝廷,下对得起手足兵士,他奉旨诛杀被定位叛逆的贼子有错吗?他尊敬师长,恪守道义,即便陈少白辱骂他、要杀他,他无怨无悔,他要诛孙文,却不骚扰孙母,这是他自己的道义,因为孙母无错,她也是天子黎民,这样的他有错吗

阎孝国

粗略看来是没有的,但是细细咀嚼也是有错的,错在他眼界狭隘,无法从忠孝之间得到自处,我将从他的愚忠、偏见和控制欲的孝来详细分析这个角色。

①阎孝国身上的愚忠

什么是忠?在《书·仲虺之诰》中有云:“佐贤辅德,显忠遂良。”这里的忠就是不违本心,为大义竭尽全力,这才是真正的忠,叫做忠自己。

碑文《书·仲虺之诰》

而阎孝国的愚忠,是《屈原列传》里的:莫不欲求忠以自为。这种忠,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错误引导,即忠君。孔子在《子罕》里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这个本意为在外遵守法律法规、社会的秩序与国家的规矩,在家里要听从父亲、兄长等长辈的意见,这才是忠。而许多人曲解的意思为在外要听天子的话,在家要听父兄的话,人不能自已,何以为人?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愚忠由来。

孔子的儒家思想

阎孝国只听清廷的指令做事,并不能完整的理解孙文理想的重要性,虽然如他自己所说他不是鹰犬,但是当他没有了自主的想法,那他就是鹰犬。一个无法自己控制自己行为的人,与傀儡何异?

最后陈少白一遍遍说着,那不是孙文,他真的不知道吗?但是他没有办法,他奉旨诛贼,即便是假的,他也一样得杀,这就是愚。在死前苦涩的那一句“学生,已报国恩”,让人感慨,愚忠不是最大的恶,最大的恶是所“忠”之人的愚蠢,即昏君。

愚忠报国的阎孝国

②阎孝国身上的偏见

造成阎孝国不理解孙文理念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的偏见,他的目光是狭隘的。

他看到当时洋人入侵造成的民族动荡,就认定洋人的所有东西都是有害的,甚至孙文去留学所学习的东西,都是洋人企图从内部控制国家的阴谋。这种先入为主的阴谋论成为他誓杀孙文的理由,但是他从未尝试去理解孙文的理念和态度,这种情况就叫做“权威性人格”。

带有偏见的阎孝国

权威性人格源于1950年阿多诺提出的人格特征,也是许多偏见的形成原因,它的概念是:对某种僵化的思想固守并盲目崇拜,极力维持现状与有权者的权威性,对处于劣势者产生排斥、拒绝与惩罚。

阎孝国听信了洋人为祸论,并且当时这一思想被旧清廷的忠直之士普遍认可,错不在君,而在外敌为祸。所以阎孝国陷入认知的螺旋中,在不停地接收到洋人是坏的这种信号,越来越偏离自我认知,开始从接受这种信号,变为向外发散这种信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阎孝国身上存在的偏见。

清廷的洋人与国人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他是受当时整体的社会高层情绪倾向引导,进而引发出人格的缺陷,于是盲目的抨击、否认一切不同的声音,甚至企图用武力来控制带有潜在威胁的孙文。

③阎孝国身上带有控制欲的孝

孝在《说文解字》里的意思是:善事父母者。何为父?何为母?

与我们当代的认知不同,在古代因为儒家教义鞭挞天下人心久矣,所以对父母的认知依照了孔孟之道的【天地君亲师】的顺序。

天、地、君、亲、师

天即迷信的自然定律,万物因果,亦可理解为皇权天授的“天子”形象。地即自然万物,生死兴衰,所以古人常祭祀祈祷,是为行孝于地。君则是儒家区分的最高统治者、人分阶级的最高地位者、礼仪制度的最终定夺者,也就是当朝统御者亲是仅排第四的人伦长幼,将亲放在君之后就是有重君权而轻小爱的意思,所谓“君父”,即先认君主后认父。师之一道为儒家教义极重视的思想,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且传道授业解惑于学生,所以将老师放在了和生父母一样重要的位置,甚至古代父母见到子侄的老师也得尊敬的叫一声先生。

君权的愚昧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有着封建味道的孝本就不明不白,与我们认知的孝顺父母不同,古代是先孝君王,再孝师尊,后孝父母。

为什么说阎孝国身上有带控制欲的孝呢?答案就在于他对陈少白的态度:因封建思想违背老师,又因封建思想不能伤害老师,所以才转化为了控制老师。

阎孝国从一开始就打算控制住陈少白,而不是伤害他,甚至是伤害他身边的好友。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五常,然而最初的五常仅仅是三德——“仁义礼”。

他不伤及无辜,是为了“仁”;他言行举止尊敬陈少白,是为了“礼”;忠于君王是为了“义”。所以阎孝国就是一个被儒家思想控制了行为的人,他遵循儒家三德要对恩师陈少白行孝行,只能不停地控制陈少白。从抓他、威胁他,甚至在最后打掉陈少白的眼镜去杀“孙文”,都是为了控制他,就像他所说——不要给我捣乱。

拥有传统儒家思想的阎孝国

阎孝国的悲剧

在阎孝国的世界里,充斥着“孝”乃“天经地义”,君即父等道理,忠君与孝顺让他身不由己,这是一种被选择的行为。当忠君与孝师这两个理念相矛盾的时候,就不得不奉旨而违背老师,这对他那样带有儒家思想的人是非常残酷的。

影片中阎孝国作为反派,最后死在老师陈少白手中,但他并不是一个恶人,他只是封建清廷控制的一个悲剧人物罢了。无论是古代的不平等“愚忠”、“愚孝”,都是导致阎孝国悲剧人生的导火索。

阎孝国身为晚清将军的无奈

如果阎孝国能有更多的自主性,理解孙文的理念并沟通,如果他能放下心中二元对立的忠孝矛盾,从中寻找两者共存的状态,未必不能改变自己的结局。

他身为将军,权职通天,却这么草率鲁莽的择其一而舍其一,这就是错误的做法。那时的清廷已经在尝试做出改变,他为什么不能作为新思想的掌舵者,正确的引导主流意识向新意识转变?民间这么多人支持的思想他却一杆打死,这就是愚蠢的行为。

孙中山的亲笔题字

所以他在最后既没有顺从清廷杀死孙文,也没能按照老师的意见理解孙文的思想。在君与师的冲突对立之间,阎孝国只能奉旨杀一个“孙文”,然后再被老师打死,来偿还国恩和师恩,堪称悲剧。阎孝国的悲剧,就在于他分不清他“孝”的是君,还是国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