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王大训美学」《人类的艺术》(八十二):更美的方法

时间:2023-01-28 13:10:12 来源:鉴味人生

大家好,「王大训美学」《人类的艺术》(八十二):更美的方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当我们要使用即唤醒它们时,一般的刺激所生成的前意识激荡,只能点燃或者说感受到本体,即直指的对象,如“太阳悬在地平线上”,但二次的刺激即比喻,才可以点燃唤醒感受到喻体,即借指的对象,如“坠坠的如旋转的灯笼”。直指仅能唤醒单层者,借指才可唤醒叠层者。喻体虽然与本体有共性相似性,二者也有差别差异性。如果是无差异者为同一,生于同时存于同层,本体是也;有差异而非质性之差异者,虽非生于同时,但却存于同区,虽存同区,但非同层,喻体是也。由此不难理解,本体、喻体其在前意识存储中应该是叠层的,大体是垂直的,或者说是垂直关系。但这样的垂直性,是与本、喻二体在质、性上的同一性即相似性成正比的,即相同的因子越多,其生成和存储上越是垂直,即没有多少斜率,而其差异性越大者,垂直性越低,或者说二者在水平方向上是略有错位的。越是同质越是垂直,越是差异越是错位,而如果所生所存者质性差异过大,其错位越大,则成为非垂直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了。正如此前我个人的经历,两次地震的经验因其同质存于同区,因其异时存于异层,但二者是垂直性的生成和存放;而过年的经验生成和存放,故乡的和后来非故乡的,因为同质则垂直生成而存放,但与地震的经验因为差异而错位而并列。红与红因同一性高而垂直,红与紫因同一性低错位而有斜率,红与绿因为同一性更低而有更大的错位更大的斜率,红与蓝因为差异性大而错位性大而非同区,红与黑差异性更大错位更大。由此可知,同性、质则同区同存,异性、质则异区异存,质性相近者,其生、存区在水平关系上相邻亦近,本体、喻体属于此。质性相异者,其生、存区在水平关系上相邻亦远,相同性越高越近,相异性越高越远。如果二者风马牛不相及者,则为远区生成和存放者,而不能成为本、喻之体了。

比喻的意义为叠层亦为斜率性开发心性之感性资源的途径。相似而有差异的,在前意识中的存放既有叠层性,也有斜率性,二者可成本、喻关系。垂直者为叠层震荡而开掘,倾斜则既有叠层也有空间性拓展,而这一切,都使得前意识之经验意象的唤醒和提取,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得以提升。

比喻是一种增强感受提取和意象唤醒的方法,但如何达成这样的效果,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古人和前人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比喻的方法,主要有直喻、借喻和暗喻三种形式。“太阳悬在地平线上,坠坠的如旋转的灯笼“,这样的比喻较为直白,用“比如”、“好像”、“如同”等词语加以连接,而其他二种方法,则不是这样,而是在行文即表达时将本体和喻体自然地予以连接或融合。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属于古人所称的“兴”,也属于我们所称的借喻。所以可以“起兴”,是因为二者具有相似性,而由此及彼的相似性“兴”和“述”,其心理效应和比喻相同。而“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爱的利箭射中了她的心房”,则属于暗喻。

那么从表现效果来分析,何者更优即更具有表现力呢?很显然,借喻强于直喻,而暗喻又强于借喻。这是为什呢?如果从前意识心理之工作的原理和过程来分析,是很好理解的。比喻从本体到喻体,是意象之相似者,也是其具有差异者,将二者连接起来需要中介,也需要转化,在创作者那里,这样的转化和中介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搜寻的过程,而在欣赏即接受者那里,这样的转化和中介实际上是一种接缝。搜寻需要消耗一定的心能、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停顿才能发现标的对象,并使本体与喻体连接联系起来,同样有接缝,有相应的信息耗散。欣赏者在阅读文本时,是需要消耗定量的心力来对其中的词语予以破释,既需要在意识中将两组词语一一破译,而失去先前的连贯性,同时还要在前意识中搜寻本体和喻体所对应的意象,如“太阳”和“灯笼”。这一切,都增加了心能的消耗,降低了信息传递效率。因此,自古以来的文学家都在寻找可以提高比喻之表现力的方法,而借喻和暗喻即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在借喻中,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相应的连词,是两种意象对象的相继呈现,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二者都存在于相应的叙述中,由于没有“好像”“如同”“比如”等等词语的间隔,也就少了一些中介和障碍,其中的意象在创作者那里是跳跃式地前后相继,在阅读者那里则是两组意象的自然呈现。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其间较少阻碍阻隔,也较少有能量的耗散,因而更具表现效果。

而在暗喻中,本体和喻体实际上是一种无缝对接,二者之间不仅没有连接词语,也完全没有意象缝隙;或者说,在意象呈现中本体和喻体是融合式,而非接合式。“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光”和“地上霜”之间,只是一种心理感受的纯然流转,是真实的感受,而非刻意的搜寻,是相融合的此种有彼彼中有此,而不是以此识彼和以彼识此。再如“爱的利箭射中了她的心房”,爱和利箭相融合而成为具统一性的意象,射中和心房成为统一性的过程,既增加了创作和欣赏之联想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也消除了其他诸种比喻方式的心理缺失,其最具有表现力和审美效果,就是必然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