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中国画阅读理解「画画 翻译」

时间:2023-01-30 10:05:15 来源:文化产业融媒体

大家好,中国画阅读理解「画画 翻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赵冬芸 广西艺术学院

中国画画题英译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许多英译未能反映画作中的认知概念和文化内涵。基 于此,可从认知角度考察中国画画题英译。本篇文章试将中国画画题分为日常人物/景物类,历史人物 类,历史典故类和民俗文化类,从认知视角运用直译、改译、增补文化内涵等方法将画题中的认知概 念传达到英文中,以有效传达画作的文化内涵,促进中国画优秀作品的海外推介。

一、引言

中国画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中的璀璨明珠, 其画题和简介英译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在知网 上搜索中国画的英译研究所见甚少,在国内各大博物馆、 大型展览中展出的中国画展品的英译常见直译,缺失对画 作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画家对事物、世界的认知的翻译 和解说。因此,有必要从认知视角探索中国画画题的英 译,以有效传达画作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实现中国画优秀 作品的成功推介。

二、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中国画画题英译的意义

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 离不开人类的体验认知,人类对于世界的经验和一般认知 能力对于语言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王寅在2005年提 出了翻译的认知观: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 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 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 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的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 中应着力勾勒出作者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据 此,成功的翻译可理解为较为忠实地还原作者描写的现实 世界和认知世界的翻译。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研究的对象 从语言本身转向语言背后的认知意义。这要求译者不仅要 完成语言信息的再现,也要尽量完成认知意义在目标语言 中的再现,使读者了解语言蕴含的认知意义。

中国画的命名方法种类繁多,方式各异,如内容形式 型、历史文学型、诗情画意型、地理型、系列型、哲理点 题型等,寥寥数字凝结了画家对事物和世界的认知,蕴含 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将画题直译,很难让缺少相关中国历 史文化背景和相同认知环境的英语读者了解画家传达的认 知概念。因此,可考虑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观照下开展 中国画画题英译研究,通过努力传达画题蕴含的认知概念 和文化内涵,实现中国画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 推介。

三、认知视角下的中国画画题英译探究

中国画画题命名种类繁多,为便于分析同种类型中国 画画题的认识概念和文化内涵,笔者选择了在翻译《大山 之子——瑶族画家郑军里艺术研究》时积累的部分画题, 按照命名方式将画题大致分为:日常人物/景物类,历史 人物类,历史典故类和民俗文化类。下文将结合画作和题 字,从认知角度分析画家寄寓画作的认知概念,尝试提出 合理的画题英译。

一是日常人物/景物类。部分此类画题对象明确,英语 读者与画家存在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概念,可直译。如《吴 哥印象》《柬埔寨民间舞》等,可直译为Impression on Angkor和The Cambodian Folk Dancing。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画题则应当考虑英语读者对民族文化不熟悉、缺 失相关认知概念,视情况给予信息增补,帮助构建对绘画 对象的认知概念。如《桂西少女》和《瑶族汉子》,如直 译成Young Girls in West Guangxi和A Man from Yao,读 者易将产生疑问:广西在哪里?瑶又是什么?故或可考虑 注释“广西”和“瑶族”:《桂西少女》- Young Girls in West Guangxi (Guangxi, short for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s 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 As a multi-ethnic inhabited region, there are many ethnic groups namely Zhuang, Han, Yao, Miao, Dong, Mulam, Maonan, Hui, Jing, Yi and Shui, and etc.); 在为英语译者建立“广西”的认知概念的基础上,《瑶 族汉子》可试译为:A Man from Yao Ethnic Group, Guangxi.

二是历史人物类。如《周勃像》描绘了西汉著名开国 将领、宰相周勃策马奔跑的样子,如仅将画题直译为The Portrait of Zhou Bo,英语读者无法将“周勃”与“古代 将军”的认知概念联合起来;可考虑增加注释补充认知背 景信息:Zhou Bo ( ? -169 BC), a great general and prime minister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Western Han Dynasty (206 BC -24 AD), was known as one of the meritocracies in the founding of Western Han Dynasty.又如《白居易诗意》,画作中白居易骑着马停 在树下,神态茫然,画作题字则为“旧隐不知处,云深 树苍苍”,可知其描绘的是白居易凭吊孟浩然故居之时 遍寻不到的迷离若失。如将画题直译,不仅文化内涵全 失,也让缺失“白居易是诗人”这一认知背景的英语读者 不明所以。故笔者将画题改译为Lost in finding Sage Meng Haoran’s Former Residence,再结合题字补充: Bai Juyi (772 - 846), known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in Tang Dynasty, tried to find and visit Sage Meng Haoran’s former residence but failed. Meng Haoran (689 – 740) was also a famous poet in Tang Dynasty.这样,画作和题字涉及的两位“诗人”的认知概 念才能有效传达,引导英语读者正确鉴赏画作传达的遗憾 之情。

三是民间传说类,如《钟馗嫁妹》。《钟馗嫁妹》描 绘了道教神仙钟馗因感恩生前好友杜平的帮助,在成仙后 返回人间将妹妹嫁给杜平的故事。英语读者缺失对此类民 间传说的了解,更不存在对“钟馗”的认知,故在将《钟 馗嫁妹》译为Zhong Kui Marrying off His Sister to Du Ping的同时,有必要增补对应文化背景注释来构建对“钟 馗”的认知概念:Zhong Kui, a deity who can drive away evil spirits in Chinese folklore, married his younger sister to his good friend Duping for appreciating Du’s endless help in Zhong’s lifetime. 这样,既为英语读者初步构建了“钟馗”的认 知概念,也让他们了解了“钟馗嫁妹”的中国民间传说, 宣传了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四是民俗文化类,如《入赘》和《编花篮》。前者描 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结婚的场景,后者则刻画了一群儿童 做“编花篮”游戏的欢乐场面。英文中存在与“入赘”和 “做游戏”相似的认知概念,但此类带有浓厚中国文化 色彩的画题直译为英文仍不妥当:无论是marrying into and living with wife’s family还是weaving a flower basket,前者过长不宜作为画题,后者则与画作寓意相 去甚远。可考虑将此类画题音译,再加注释以唤起英语 读者的认知概念。在此思路下,《入赘》或可译为:Ru zhui (the bridegroom marries into and lives with his bride’s family);《编花篮》同理也可译为:Bian Hualan (a game played with a children’s song named Bian Hualan, literally meaning“weaving a flower basket”)。通过增加注释,可以唤醒英语读者脑海中业已 存在的“入赘”和“做游戏”的认知概念,更顺畅地理解 画家意图和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中国画画题英译提供了新的视 角,从认知角度分析并英译中国画画题,能够引导英语读 者了解画家的认知视角、寄寓画作的认知概念,帮助英语 读者更准确地理解画作的认知内涵和文化内涵,从而更有 效地实现中国文化的“走出去”的目标,加快中国传统文 化在海外的弘扬。

①本文自此以下涉及到的所有画作与画题均出自笔者 与宁立正、张昕合译的《大山之子——瑶族画家郑军里艺 术研究》,文中不再一一说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