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颜真卿与柳公权书法对比「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 / 周春梅
(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要: 就历代书法而言, 自古就有“晋人尚韵, 唐人尚法, 宋人尚义, 元明尚态”的精辟总结。中国的汉字经历的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的演变。在唐代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大家, 例如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他们对唐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颜真卿与柳公权二人的书法, 合称“颜筋柳骨”, 代表着唐楷的最高境界, 更是影响了后世书风。
关键词
颜真卿、柳公权、书法、对比
正文
一、颜真卿、柳公权在笔法上的对比(一) 颜真卿楷书中点画与柳公权楷书中点画比较———以《多宝塔碑》和《玄秘塔碑》为例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当中的点画, 已经不像初唐欧阳询的书法那样方整严谨, 也不像褚遂良的书法那样柔中带刚。”总体来说, 此碑已经完全脱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峻峭厚重的风格, 而是用类似于行书的笔意来书写, 无论是单点, 还是双点, 甚至是三点水, 都不再含蓄, 尽显外露。总而总之, 书写方式比前人简化了很多。这便是颜体独有的书法特色。在此, 列举顶点来分析。
颜真卿《多宝塔碑》——“唐”字
起笔藏锋的有唐、京、宝、主等字。
起笔露锋的有宿、疾、宛等字。
写作平点的, 形状如同左尖横的有衣、户、福等字。
柳公权《玄秘塔碑》当中的点画特点也比较多, 这里也分析其顶点的写法。柳体的顶点在楷书当中极具特色, 顶点的外轮廓与竖的起笔非常相似, 与颜体的顶点来比较, 柳体的顶点有四个面, 有明显的转折感并且见方, 收笔行笔向下顿笔再回锋, 这样与柳体的骨感相匹配。
柳公权《玄秘塔碑》——“方”字
起笔藏锋的有方、之等字。
写作竖点的, 形状如同一枚楔子的有宾、宗等字。
(二) 颜真卿楷书长横画与柳公权楷书长横画比较
颜真卿《多宝塔碑》中, 长横可以分为粗长横和细长横两种。
粗长横:这种横书写用笔比较凝重, 尽量把毫铺开来书写, 形状以平直为主。这类横一般在笔画较少的字中出现。如大、十、千等字。
颜真卿《多宝塔碑》——“大”字
细长横:这类的横画往往比较纤细, 只在最后进行收笔, 整体态势明显下垂, 处理得不是很精细, 往往给人一种很轻柔的感觉。这类横一般在笔画比较多的字中出现。例如:六、前、真、书等字。
柳公权《玄秘塔碑》中, 长横画也是比较有特点。柳体的长横不像颜体的长横, 几乎是一个特征, 那就是腰细, 这种腰细横的起笔和收笔都比较讲究, 起笔方整, 中间行笔提笔轻轻略过, 收笔干净利落, 这足以看出柳公权在书写的过程中对于节奏感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一特征有效解决了横画与其他笔画交叉对布白的影响。例如在寺、音、平、其等字。
柳公权《玄秘塔碑》——“寺”字
(三) 颜真卿楷书钩画与柳公权楷书钩画比较
颜真卿《多宝塔碑》中, 钩画显得比较饱满与厚实, 其风格有以下几种。
有的比较简朴显得比较松懈。如朝、有、相等字。
颜真卿《多宝塔碑》——“朝”字
有的介于行书与楷书之间, 虽没有行书那样有节奏, 但是显得格外劲健。如亭、深等字。
有的有些“鹅头”的特点, 在斜钩、竖弯钩等笔画中尤为突出。所谓的“鹅头”就是在出钩之前, 做了一个蓄势再出钩的动作。这一特征在《多宝塔碑》中表现得不是很突出, 在其晚年作品《颜勤礼碑》当中尤为突出。例如我、克、氏等字。
柳公权《玄秘塔碑》中, 其钩画是比较有规律化的, 共同特征是鹅头钩法。
横钩:横钩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鹅头钩。这类钩书写有些难度, 主要是在笔锋在出钩以前回锋然后在钩出。例如家、宇、宗等字。
斜钩:柳体当中的斜钩十分讲究, 自始至终斜钩当中都充满着一股劲, 给人的感觉是, 这股劲随时都能将斜钩弹直。例如成、伐、残等字。
柳公权《玄秘塔碑》——“残”字
二、颜真卿、柳公权在楷书结体上的对比———以颜真卿《多宝塔碑》与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独体字、合体字为例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的间架结构表现得基本平正, 一般都会把方格占满, 唐代的楷书在结体上面基本是平正的, 一改魏晋南北朝结体略扁的特征。下面我们就其中的独体字和合体字来分析其结体特点。
(一) 独体字在碑文中所摆放的效果与空间布置都比较平正
笔画以横竖的字有十、工等字, 竖平分长横。在整体上做到了平正。
用撇捺伸展来造就字势的平衡, 例如大、天、人等字。
在斜中取正的字形当中, 把握好字的中心平衡, 让其字在整体当中不至于太斜, 而是让人感觉非常稳重。例如之、心等字。
用一些比较关键的笔画来协调字势的平正。例如九、也等字。
讲究的笔画排列对字的平正也有很大的作用。这类都会把笔画写得层次比较分明, 左右对称, 上下正对, 来达到重心平稳的目的。例如言、年、丞等字。
颜真卿《多宝塔碑》——“丞”字
(二) 合体字在碑文中占据的比例比较多, 左右结构的字最多, 其次是上下结构的字, 再次就是包围结构的字
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具有三个形式 (左右比例相当、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 在现在来看, 左右结构一般以左边为偏旁, 重点突出右边的部分。左边写得过于宽在此碑当中也是有忌讳的。然而在左右两部分相等的时候, 大部分两部分的外形结构差别不是很大, 笔画的比例以及走向也几乎相同。
上下结构的字也有三个形式 (上下比例相当、上大下小、上小下面) , 上下结构的字书写得是否疏密, 跟碑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有着很大的关系。《多宝塔碑》中, 表现得还是很密集的。上下比例相当的字中, 虽然上下比例相当, 但是整体书写还是上密下疏比较适当, 例如至、梵等字;上面小下面大的字, 例如是、寺等字;上面大下面小的字, 这类字比较复杂, 笔画也比较繁琐, 一般都会把上面夸张写大, 下面紧凑来达到平稳的效果。
颜真卿《多宝塔碑》——“等”字
包围结构的字中广字头、厂子头, 横与撇没有衔接紧密, 给人一种轻浮摇摆、松散之意。如唐、等字。
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字更是讲究, 他集欧阳询、褚遂良以及颜真卿楷书的优点, 巧妙地把每个点画都布置得恰到好处, 并且因此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严谨之风。
独体字在碑中有的偏左有的偏右, 左右不是很对称, 虽然不对称, 但是在书写上有严格的规律可循, 比如“丘”字用了平撇, “夕”倾斜适中得当, 两个撇画相互平行, “弟”字心部分, 布白相当均匀, 这样字和严谨的布局形成了高度的统一。
合体字在碑中占得比重比较大, 其中又以左右结构类型的字最多。
在左右结构当中我们可以分为左边窄右边宽、左边宽右边窄、左右相当三类。所谓的左边窄右边宽指的是左边的笔画少于右边, 所以说其比例是左边窄右边宽, 例如灯、法等字。在左边宽右边窄的字中, 除了以笔画的多少来决定以外, 还有按其位置的高低来决定, 例如引、如等字。在左右相当的字中, 跟颜体相仿, 两部分大小相当, 笔画的形态以及走向也相当。
柳公权《玄秘塔碑》——“引”字
在上下关系的字当中, 一般分为上浅下深、上深下浅、上下大小相当三种。
包围结构的字在柳体中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其中两面包围和三面包围居多。在两面包围结构的字中主要有厂、广、户等字头为主, 这类字, 被包围的字, 重心都在字头的遮蔽之下, 例如唐。可见柳公权对字形结构处理得恰到好处。
三、颜真卿、柳公权在楷书章法上的对比———以颜真卿《多宝塔碑》与柳公权《玄秘塔碑》为例“晋人尚韵, 唐人尚法, 宋人尚义, 元明尚态。”颜真卿作为唐代一名伟大的书法大家, 必定遵循“尚法”这一规则。在《多宝塔碑》中, 碑文字体和其他碑来比显得较小, 风格婀娜多姿, 法度更是严整, 字与字之间的空间安排得当, 行列整齐, 风格秀丽而不失刚劲。不管从横向还是纵向来观察《多宝塔碑》, 都给人一种非常敬慕的感觉。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玄秘塔碑》虽然结字都是中宫收紧, 四周笔画外拓, 但是在章法上处理得非常美观, 不会因为有些笔画的横斜溢出而破坏整体的美感。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白基本均匀。这也合乎唐人“尚法”的基本要求。加上柳公权本身书法功力的深厚, 每个字安排得又恰到好处。这也是《玄秘塔碑》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通过对颜《多宝塔碑》与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笔法、结体、章法上的比较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唐人“尚法”的境界。虽然柳公权学书于颜真卿, 但是二人在笔法、结体以及章法上都有所不同, 各成一体, 又一次把楷书推向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