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唐代礼乐文化「礼乐文化」

时间:2023-02-01 17:09:10 来源:历史朝前看

大家好,唐代礼乐文化「礼乐文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言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留下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文化、军事、经济、政治、科技上达到空前的发展,在政治上的开明,民族思想开放,给中国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给世界历史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隋、唐都是统一的大帝国,在各领域都有空前发展,中外文化发展与交流空前繁荣。社会上人们都采取不同方式的音乐节目,百姓间有供欣赏娱乐的说唱艺术,自娱自乐的小曲;宫中有各种宴乐、典礼、祭祀音乐,甚至寺院也有相当精彩的音乐节目,音乐在这一时期空前繁荣。

南北朝时期的大融合,使周边各族及域外乐舞大量涌入,并在隋唐政治统一的社会背景下进一步充分发展。音乐理论的交流与传播让更多人学习音乐,统治阶级设立音乐机构开展音乐教育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新的乐舞作品不断输入,有如源源不所的活水,充满鲜活的生命力,促进唐代宫廷乐舞和器乐艺术不断创新。官廷中各国乐部,长期保持原有的艺术特色,共同营造着唐代宫中音乐异彩纷呈的瑰丽风貌。

隋唐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

龟兹、安国、康国以及疏勒国伎乐,经由丝绸之路,通过征伐、朝贡、佛教传播、商贸等途径,先后以整体乐部的形式进入北朝宫中,又在隋唐官廷与百姓间得到繁盛发展。

"东夷"、"南蛮"、"北狄"等各族系乐舞,中亚南亚等国的乐舞,也经河西入内地,或先传入西域,以各种方式流行于隋唐中原域乡。在这些乐部的带动下,大量西域乐舞及乐人带来羯鼓、曲项、五弦、箜篌、答腊鼓、铜钹等许多新乐器。这些在隋唐时期的宫中与百姓间,发展成为形态各异的独奏器乐,或经过音乐家新的组合形成庞大的器乐合奏。隋唐时期的器乐文化,无论在表演形式、乐器种类、制作工艺、乐律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乐器发展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

歌舞音乐

“燕乐”是指统治阶级在宴会中使用的音乐,其艺术标准要求较高,表演形式多样,既有歌唱、器乐演奏,又有百姓间歌舞以及散乐、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后指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之首。

公元589年前后,杨坚确立了完备的朝会宴飨"多部乐"体制,以彰显统一强大,体现德音兼备、四方来朝的盛况。多部乐体制,以七部为核心,称七部伎。同时,宫中还置备有百济、疏勒、扶南、康国等部伎,以及汉魏以来流行的四舞,"与新伎并陈",不时上演。三百年来东、西、南、北各自发展的乐舞文化,第一次通过隋朝宫中得到重大整合,空前交融,影响极其深远。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调整官廷朝会宴飨礼仪,丰富了多部乐制度。调整了七部乐顺序,改国伎为西凉伎,清商伎位列第一,从而确立了南方音乐的地位。

清乐,"九代遗声"汉族传统音乐自汉晋及南朝以来流传,但晋永嘉之乱后流落江左,自汉以来的旧曲子,清商三调,以及三祖所作歌曲等,所以也称清商伎,或"华夏正声"。修入七部乐后,乐器有琵琶签篌、钟、笛、击琴、筝、琴、簏、瑟、磬、筑、节鼓、等十多种,为一部。

西凉乐亦《国伎》,原是凉州所传承的中国旧乐,吸收了不同音乐来源和多种文化,其乐器有齐鼓、琵琶、担鼓、磬、横笛、钟、弹筝、箫、搁筝、长笛、铜钱、卧箜篌、等多达十九种,为一部。其中既有原来就隶属中原的,流传下来的旧雅乐,也有近几年才从西域流传而来的,包容性很强。

龟兹乐,龟兹地区历来音乐歌舞繁盛,并很早就传到内地,随后形成《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三部。隋文帝间,龟兹乐"大盛于闾",著名乐人有王长通、曹妙达、郭金荣、李士衡、安进贵等,皆精彩绝妙。其乐器有十五种,为一部。鼓是龟兹乐的重要乐器,种类多,且独具特点。这也是其受众多人喜爱的原因,也因其与众不同,在当时广为流传,发展悠远。

天竺乐,箜篌是从此一带传入,早在张重华据有凉州时,就有天竺乐,后进入内地。乐器有五弦、贝、笛、毛员鼓、都县鼓、铜钱等九种,为一部。文康乐,最开始为北周武帝聘北狄女为后时所获得的西戎伎乐,乐器有四种,为一部。安国乐,源自现坦布哈拉一带。乐器有筚篥、琵琶、箜篌、笛和鼓、五弦、等十种,为一部。高丽乐,今朝鲜半岛。隋时宫中《高丽乐》:歌曲有《芝栖》舞曲有《歌芝栖》。十四种乐器为一部。

高丽的前身是高句丽,具有独特的乐舞传统,也很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或接受经中原地区转输的西域乐舞文化,高丽乐中的弹筝、距五弦、笙、琵琶、竖箜篌、箜篌等乐器,都是源自汉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后又扩充七部乐为九部乐,将"康国"、"疏乐"两部伎乐列入正式乐部,加大西域乐舞在四方乐中的比例。

唐初延续了九部乐,后“燕乐”为九部之首,从而发展为十部乐。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唐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的推力。

九部乐中的清乐与西凉乐,虽也杂有某些胡乐成分,总体仍属华夏传统乐舞。其他乐部和官廷中来自新罗、扶南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乐部,都属"胡夷之乐"四裔(夷)乐"。无论是之前的七部,还是后来的九部,亦或是唐的十部,都体现了那个时期的包容和强大,还有熟练高超的技艺。

乐器

隋唐时期的乐器文化,无论在表演形式、乐器种类、制作工艺、乐律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乐器发展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

外来乐器盛行,箜篌源于突厥,是以突厥音译来命名的乐器,唐朝时期出现的箜篌按形制可分为三种,每种用途不同却也各有特色。唐时,歌舞音乐繁荣以及许多外来音乐,箜篌音乐节目受到欢迎,并在甘肃敦煌盛行,至今还有许多关于箜篌的敦煌壁画。

隋唐时期,琵琶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此时不仅出现了用专门记谱法传抄的琵琶谱,还出现了许多技艺高超的琵琶演奏家。在百姓间和宫众音乐中,琵琶都是使用度非常高的乐器,在乐队也处于领奏的地位。羌笛是吹奏乐器,常见于隋唐的诗文中,用以表达边关将士思念故乡的情感。

这些乐器的发展和传播对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水平高度发展以及与外来音乐文化的交流碰撞。

结语

基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呼吸,乐舞也发展到了高峰,并对宋、元、明、清的乐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唐文化丰富灿烂,而音乐的高度发展,与当时社会的各类复杂因素综合作用有关;音乐的发展,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音乐艺术的高峰,还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等各方面得以蓬勃发展,当时皇帝和贵族喜爱和倡导音乐,百姓间音乐节目盛行,以包容的态度接受各族的舞乐,音乐艺术达到了全面发展的高峰。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

《旧唐书.音乐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