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逍遥游解析庄子的思想「庄子里的人物」

时间:2023-02-01 18:37:32 来源:左岸咖啡正宗

大家好,逍遥游解析庄子的思想「庄子里的人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读《庄子》不可不读《逍遥游》。前人早有研究:《庄子》内篇重在阐明“无”的道理,是内圣之路;外篇重在阐明“有”的道理,是“外王”之路,二者相得益彰。而居于内篇之首的《逍遥游》则全面反映了庄周的绝对自由思想,了解了它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此外,这篇文章还充分体现了《庄子》一书的文学风格,阅读它自可领略《庄子》这部书的奇特。自古及今,有关《庄子》一书的论述可谓层出不穷,但大多离不开一个“奇”字。我认为,“奇“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一是《庄子》对大道的高深描述奥妙奇特,到现在科学昌明的时代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二是《庄子》一书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浪漫主义气息,为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石;三是《庄子》中论道的逻辑体系与其艺术形象体系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后世对此书的无穷遐想。在这“三奇”中,唯有最后一奇成为“庄子”区别于其它哲学著作的特有风格,而独领风骚。

《逍遥游》是庄子的一篇著名代表作,对《庄子》的“三奇”均有不同程度地体现。首先,庄周在《逍遥游》中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得道之人“游于无极之野”,逍遥无所待的高妙境界,这种境界如同无底的深渊,能将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美好理想纳入其中,“如果你心中有一种道德上的最高境界,这便是你道德上的最高境界。如果你心中有一种艺术上最美的境界,这便是你艺术上最美的境界。”这是一种难言的意味,自然奇幻莫测了。其次,庄周在这篇文章中不断地将各种各样生动的形象推到读者面前,时而是“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时而是“枪榆枋而上”的啁鸠;时而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时而是“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这些形象如同放电影一般匆匆而过,使人深为其浪漫自由的文风所打动。但是,最令人称赞的还当是《逍遥游》将艺术的笔调与深邃的哲理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分不清这篇文章是纯粹的文字作品还是纯粹的哲学文章。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其中文学与哲理的关系,这将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庄周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正确欣赏《庄子》一书中的文学形象。

如何领悟庄子寓言

如上所述,《庄子》是一部融文艺与哲理于一体的奇文,许多人正是以《庄子》那神奇的描写和巧妙的譬喻中去领悟各自心中的道理的。那么,如何正确把握庄子的精神,如何正确欣赏庄子的作品呢?我们知道,庄子在阐发自己观点时用得最多的便是寓言、重言和卮言了,在这三言中,寓言又是用得最多的,一部《庄子》,就有二百多则寓言,这些寓言可说是庄子思想的系统而形象的表述;“庄子的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自由观、人性理论、美学思想,以及他对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种种看法,几乎无一不以寓言的形式加以表现。”即使在重言,即借重于前人年长而有才德学识者所说的话中都含有不少寓言,例如《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中,庄子借许由之口表明圣人无名的思想即用了“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和“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的寓言。由此可見,《庄子》一书中寓言地位是很高的。那么,庄周是不自觉地运用寓言呢,还是自觉地运用?赵明同志认为,“在被人们看作是《庄》书凡例的《寓言》篇中,庄子不仅总结了他的前人运用譬喻说理的效验,提出了寓言这个概念,而且指出了寓言比喻、寄托的特点及其作用。”所以说庄子在理论上是自觉的,在实践上也是自觉创作大量寓言来表达他的思想的。既然如此,我们在研究庄子寓言时就要把握其自觉性这一点,我认为,庄子的自觉除了文学创作的自觉外,还表现在对道的认识上。如果不是有着对“道”的深切体验,乃至于希望更多人明道的愿望,庄子绝不会有如此大的热情投入到其文学创作中去,其形象化的创作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因为如上的原因,我们在研究庄子寓言时就不能单纯地按“寓言——体悟——道理”的方式去思考,还应当按“道理——印证——寓言”的方试去思考。前一种方式只反映了庄子创作意识的自觉性,即创作寓言可使人明道;后一种方式則只反映了庄子把握道的自觉性,即道在我手,需要一种好的方式去使人明白。如果我们只按前一种方式去体悟大道,因为形象语言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必然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说纷纭的局面,必然不能透彻了解庄子思想。以《逍遥游》为例,该文开篇即描绘一巨大无比的大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形可谓大矣!“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其志可谓远矣!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位可谓高矣!接下来,庄周又写道:“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其行可谓难矣!在此之后,庄子描写了志浅飞短的啁鸠及斥鷃,并借棘之口表达出“小大之辨”的思想。至此,以大鹏、啁鸠、斥鷃为主角的寓言终结。倘若以“寓言——体悟——道理”的方式去理解之,则所悟甚多。或以为表达了大鹏尤有所待的思想,为逍遥游的至境作铺垫;或以为庄周借大鹏喻胸怀广阔的体道之士,借斥鷃等鸟喻天下沉浊之人;或以为该寓言传达的是庄子齐物的思想,在此为齐小大的思想;至于此大鹏领悟为胸怀大志而为人耻笑者,将庄周理解为愤世嫉俗的所谓“高洁之士”的人更是举不胜举。然而,这些观点中哪些更符合庄周作《逍遥游》的原意呢?

粗看之下,认为此寓言表达大鹏犹有所待的思想似乎更合题旨。从《逍遥游》的角度来看,大鹏之徙行南冥需借助强大之风力,否则不能前行,故而不可能逍遥。但我认为,此论实错会庄子逍遥之意。在《逍遥游》中,庄子描述所谓逍遥者,如大瓠之浮于江湖,如樗之树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并非没有凭借之意,而是适应万物自然之理,不拘一格的意思。正如该文前面所述,“若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六气之义,可参诸《周易》乾卦。乾卦六爻皆阳,象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中国古代气象学中有“五运六气”之说,即指此也。不过《周易》中将龙喻气,时乘六龙以御天即时乘六气以御天。时间发生变化,则气运亦发生变化。故乾卦六爻居六位,即六气随六时而变动也。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指的是君子当效法天道之六气变化而变动不息,不阈于某一位某一气。乾用九云:“群龙无首,吉”,用九者不为九所用,即顺应六时六气之辨,不偏好一时一气,故“见群龙无首”,所以“吉”者,因为达到此等境界即达到“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的无待境界、逍遥境界,焉能不吉乎?所以说,庄子并非某些人所认为的虚无主义者,他仍然注重“有待”,“有待”的不断变化即成为“无待”。至于鲲鹏之鸟,当其无风可乘时,安然居于北冥,潜而为鱼;当其有风可乘时,化而为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风积厚而后图南;当风至六月而息,则又安居于南冥,以俟来日,此正逍遥自在之状,岂会是不逍遥不自在呢?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鹏象征心胸宽广的体道之士,是庄子所称道的形象;斥鷃等鸟则象征不明大道的俗人,是庄子所贬斥的对象。二者的对比正显示了庄子的爱憎。这一论点的持有者王仲镛先生是这样说的:大鹏的形象高大雄伟,翱翔天海,啁鸠、斥鷃的形象微末委琐,上下蓬蒿,这本是以鲜明的“大小之辨”来说明“小知不及不知”。

与此相反,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执此派观点者以郭象为代表。在历史上,以上两种观点互不相让,争执日久。今人王厚琛、朱宝昌二位先生试图替双方和解,以为郭象主要是就逍遥游的园周形方法论而言,才提出“齐大小”、“均异趣”、“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的方法的;而王仲镛先生“所谈之大鹏为体道者的形象,是就庄周的无为论,即逍遥方面说的。”“但是不能也不该以庄周的无为论去否定郭象所讲的庄周的方法论,反之亦然。”当然,以上论述是建立在王、朱二先生对庄子道论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的,他们认为“庄周的哲学思想体系之最基本的概念为道,并以逍遥论和园周形方法论这两方面的内容来论述道的性质和作用。(具体阐释请参阅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庄子三篇疏解》,王厚琛、朱宝昌疏解)我认为王、朱二先生正是将“寓言——领悟——道理”与“道理——印证——寓言”两种思考方式合在一处才得出比较中肯的看法的。至于由此寓言引申出不为世人理解,当愤世嫉俗的观点则纯是从第一种方式所推导而出的。如用庄周之道论去印证还是不合于题旨的。因庄周作《逍遥游》意在使人明了顺时顺气之理。大瓠之“无以用之”,不如“以为大樽”浮之于江湖,樗之“无以用之”,不知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联系“养生主”中“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的思想,庄子乃是一个审时度势,善于游刃有余的智者,怎会因不被世人所理解就愤世嫉俗呢?相反,他还会“人不知而不愠”,以君子、圣人风范逍遥于无人知晓的世界之中。

所以,我认为,研究庄子寓言,若一味按“寓言——体悟——道理”的方式去思考,固然可以获得各自心中的意义,进行审美再创造,但却易失去庄子的本旨,岂不十分可惜!

形象寓理的奥妙

上文以《逍遥游》为例阐述了正确理解庄子寓言的两种思考方式,下面就庄子为什么要使用寓言、重言、卮言等形象化语言去论证高深哲理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前人对这个问题早有研究,有从当时历史条件去看的,有从创作需要上看的,有以庄周个性、气质上看的,各有其合理的部分,我在此不赘述了。在此,我打算以庄子所喜好,追求的“道”上来探讨这一问题。

庄子在《天下篇》中有这样的表述:

“庄周……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慢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说他之所以用“三言”这样形象化语言来论理,是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的缘故。那么“天下”是单指当时的天下吗?“沉浊”是单指当时社会、人心的沉浊吗?并不那么简单。胡文英先生在其《庄子独见》中将庄子与屈原作了一对比,“庄子最是深情,人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我以为此论较好地说明了庄子所关心的天下乃是万世之天下。其实,以庄子的研究对象“道”来看也应当如是,因为“道”是一直亘古不变的形而上的真理,而一世之天下不过是在“道”的银幕上出现的一个小小的镜头而已,只有万世之天下才足以表现“道”的亘古不变的真理性。因此我认为庄子研究的“天下”乃是万世之“天下”。

既然是万世之“天下”,我们的眼光就要放得更阔大些了。万世之“沉浊”不单指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沉浊”了,而应该超越历史条件,看万世天下“沉浊”的共性所在,更明确些,是看万世天下人心沉浊的共性所在。纵观上下五千年,时空变换,朝代更迭,变化皆巨矣!唯人性之变化最小,人性之有己、有功、有名真可谓是千古难移,功名或可舍弃,已身是万难舍弃的。依老庄对道的认识,道为万物之母,是形成万事万物最原始的“材料”,而人与物不过是“道”演变而生的现象,但自人与物产生后,人这个万物之灵便以为己身是根本,忘却了以“道”为本,于是从己身出发而不从“道”出发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功、名由是而生。正因为不以真正大本大源出发,而从现象出发,才象庄子所喻的锅牛一般,做出两支触角打架的蠢事。在人与物,人与人的纷争中,人们便萌生了许许多多不良的意识、情感和举动,诸如相互猜疑、欺侮、讥讽,还有强烈的表现欲、有为心、胜人心。老庄视这些心理与行为为妄欲妄行,

即不知本源之行,知本源而欲而行则不谓之妄。这些妄欲妄行因无大智慧,只顾追逐形而下现象中的功、名、己,往往流浪于生死的现象之间,难以解脱。圣智之人则不同,他们善于超出形而下的现象,反本还源与道合一。于是在现象世界中不再“沉浊”,“齐生死”,通达万物之情,无功、无名、无己。无己者,以“天下心为己心”之意。为达此目的,老庄才主张“反者道之动”,主张从形而下的现象中收视反听,“塞兑闭门”,通过虚静程度的不断加深,逐步做到无名、无功、无己,达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的逍遥境地。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庄子才视天下人逐于形而下现象的行为为“沉浊”之举的。

对于一个明道者来说,第一要务便是让更多沉浊的人明白解脱的道理,为了让沉浊者明道,就要因其沉浊施其教,庄子认为沉浊之人有相互猜疑、欺侮、讥讽以及强烈的表现欲、有为心、好胜心等弱点,障碍了明道的心,好而不能直接施以道理的教育,此即“不可与庄语”之意,只有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去引导他们。在庄子使用的“三言”之中,寓言之“姿纵而不谠”,“不以觭见之”针对人的强烈的表现欲,不直接告诉真理,让人们自己去“自性自度”。现代心理学很注重这一原理,提出了“你不能教人做什么,只能让别人自己明白做什么”的观点。重言则利用人们对名人的崇拜,借名人之口发表自己见解,引起人们的重视,增强议论的力度。卮言则利用人们的猜疑心,故意设置一些“无心之言”,貌似荒诞不可信,让人望之即知是假,不生猜疑;但因为“无心之言”中“有合于自然”之理,读之过后又能得出可信之理,并且有“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可以穷年”之妙。试看《逍遥游》中惠子所言的大瓠,还有《人间世》中的支离疏,《大宗师》中的子舆不是至今仍有其鲜活的意义吗?

此外,庄子运用形象化语言说理还有另一层原因,即悟道的需要。我们知道,老庄悟道之法贵在虚静,老子谓“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还有“坐忘”与“心斋”之法,却要求“离形去智”。在实际操练中,又有几个层次的变化。俸怀邦先生在《相续无念开启录》中认为入静程序可用静、净、镜三字概括。“静”是平息掉考虑问题的念头,即“无念”;“净”是平息掉“无念”之后产生的诸种情绪与幻相,达到“无相”;到“镜”的地位,则会出现符合万物运动变化的真相。故老子二十一章云:“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因此,庄子以形象化语言说理,使人们读后虽忘其言,但心中有相,久之则开发人的右脑,从而易于进入“无念”境界,易于了悟庄周之所谓大道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庄周用形象化语言论道是寓有深密的原因的,不但有利于人们对其思想的了解,有助于人们自身智力的开发,还有利于人们进入一种审美境界,获得愉悦的感受。但是,只有当我们从寓言到道理和从道理到寓言反复思考,才能比较好地领悟庄子的精神与境界,才不会过多地犯“小知不及大知”的错误。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