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窑变釉介绍「钧窑窑变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窑变釉镶铜瓶
自古便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但出窑之时的“万彩”,早已经在工匠心中有所预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的。但也有一些在意料之外,比如在窑炉之中突然发生的变化,是工匠始料未及的,这种情况便称为“窑变”。正如明代学者王圻编撰的《稗史汇编》中所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因为窑变,瓷器也得以拥有一种独特的釉色,窑变釉。
事实上,早在唐代以前的青瓷上便有窑变出现。只不过,那时的窑变被视为失败之作而被砸碎,销毁。北宋时期,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所生产的钧瓷,便出现有意想不到的窑变效果,神秘悠远,神鬼莫测,冠绝当时,并因此受到时人的喜爱,留下“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佳话。但是,随着金人滋扰,战事失利,宋人被迫南迁,地处河南禹州的钧窑深埋泥土,钧瓷也因此成为绝唱。之后的元代、明代,在瓷器烧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窑变”,但被视为不祥之物而被忽视,流传下来的极少。到了清代,随着对瓷器艺术认知的多元化,窑变被人们普遍接受,尤其是瓷器烧制较为繁荣的康雍乾时期,窑变釉甚至成为极受欢迎的一种釉色,由此得到的窑变釉瓷也受到人们的珍视。
笔者收藏有一只清代的窑变釉观音瓶,敞口、长颈、削肩、收腹、圈足,口径19.3厘米,底径21.8厘米,高50.9厘米。下部为豇豆红釉,上部为乳白釉,中间为窑变釉,就像下雨之时,还没有砌好的泥墙,上面的泥水随着雨水流下来所导致。窑变釉,上面为细针状,中间为细面条状,下部为泥鳅状,就像泥鳅从天而降,来到人间,一入江海,就要化成巨龙。因此,这只观音瓶上的窑变釉展示出摄魂夺魄之美。
在瓶口和瓶底,镶嵌有铜制口沿、双耳和底座。口沿为绳状,下缀有蕉叶状纹理;双耳为龙形,只见两条龙体型健壮,回首凝望,不怒自威,它们趴在口沿上,好像随着便要一跃而起,飞入云端。底座的四端支撑是分布四个方向的龙头;在龙头与龙头中间,镶嵌有花朵,花心位置是一颗宝珠,就像冉冉上升的红日;底座上端围绕在龙头上方的,是一圈乳钉纹。在瓶底,有底款,为四方形,以篆文书写“大清乾隆年制”,看来当为该时期制作。
据成书于清代晚期的《南窑笔记》记载,在当时的景德镇,工匠已经能够掌握窑变的规律,使窑变更符合人们的预想了。虽然窑变的颜色无法控制,但当时已经可以根据窑变釉瓷在烧制时的共性,从而有意为之,使瓷器不仅能够出现窑变效果,还能使窑变遵循一定的规律。
看来,清代的窑变釉瓷可谓是天工和人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在遵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使自然之力能够为我所用,这样的奇思妙想不仅仅只见于窑变釉瓷,在中华文化之中,更是比比皆是。这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更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深远智慧。
(黑王辉)
来源: 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