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收藏知识:杭州将迎来中国紫砂泰斗蒋蓉紫砂艺术展

时间:2021-07-02 12:45:32 来源: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杭州将迎来中国紫砂泰斗蒋蓉紫砂艺术展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杭州将迎来中国紫砂泰斗蒋蓉紫砂艺术展。

主办单位: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杭州市艺术品行业协会、浙江美术传媒拍卖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恒庐美术馆、恒庐紫砂艺术馆

展览地点:恒庐美术馆(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02号)

展览时间:2016年04月26日—2016年05月06日

开幕时间:2016年4月26日14:30

蒋蓉(1919年—2008年)

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为紫砂艺术界著名的“七大老艺人”之一,也是其中惟一的女性。

蒋蓉大师在仿生类紫砂艺术方面的造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蒋蓉先生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

1940年-1947年由伯父蒋燕亭(又名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

1955年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

创作荷花壶、牡丹壶等,并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赶制象真果品20套。

1989年蒋蓉被授于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1993年授予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荸荠壶1-蒋蓉制

荸荠壶2-蒋蓉制

紫砂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集造型,雕刻,诗,书,画,印,茶等多项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于一体,也是历代文人雅士争相参与其中的艺术瑰宝。

为了能让市民近距离接触划时代紫砂大师级的作品,恒庐邀请了蒋蓉女儿、蒋蓉紫砂技艺继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蒋艺华老师,在恒庐展览呈现蒋蓉先生的不同时期代表珍品十件套。作品传承有序,脉络清晰,确保真迹。

清康熙年间紫砂泰斗陈鸣远,突破了紫砂器自明中期以来方,圆,筋纹的光素器的造型局限,以自然形体作为紫砂壶创作的重要思路,还从日常生活着眼,创制出紫砂半桃,核桃,花生,板栗,石榴等像生作品,栩栩如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些创作,极大的丰富了紫砂陶除日用品外的纯艺术欣赏门类。故此陈鸣远被公认为“紫砂花器”开山祖师。

然继陈鸣远之后,制作紫砂花器的陶人,皆以仿制陈鸣远等前人的作品为主,没有创新突破。蒋蓉先生在伯父蒋燕亭(民国花器高手)的悉心指导下,对紫砂花器的历史经典作品模仿,技到,意到,神到。

1956年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建立后,蒋先生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紫砂花器的创新创作中去,并形成了自己“蒋氏花器”的独特风格。在以后的40多年中,是蒋先生制作和创新的高峰期,也是紫砂花器在历史上重要的创新时期,由蒋先生设计制作的紫砂精品被当作国礼赠送。同时蒋蓉先生改进制作技艺,制作工具,并将先进的制作方法毫无保留地公开传授,培养了大批紫砂优秀人才。

蒋蓉大师是继陈鸣远后在紫砂花器类,技艺精湛全面,设计出类拔萃,理念开拓创新,制作精益求精的一代大师,其在仿生类紫砂艺术方面的造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蛤蟆石榴桩-蒋蓉制

蛤蟆石榴桩(局部)

蒋蓉大师文思敏捷,才华出众,从艺70多年,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紫砂事业。她对紫砂艺术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她认为:艺术是发现、提炼、厚积薄发;技术是千锤百炼、功到自成。紫砂壶艺是文化和技艺共同积累的结果,和其他所有艺术一样,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而艺术是能给人们精神上赏心悦目的享受。

在艺术实践中,蒋蓉大师善于将动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体,经过艺术提炼、创造,自如运用于紫砂作品之中,设色与造型逼真,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形象色泽及表面肌理都有妙趣天成之感。其创作大多以自然界瓜果、动植物为题材,表现手法以仿生为主,作品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形成了独特的紫砂艺术风格。可以说蒋蓉大师在仿生类紫砂艺术方面的造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牡丹壶-蒋蓉制

牡丹壶(局部)

大师受人敬仰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成就,也在于她淡定平和、不追名逐利的心态,更在于她宽厚仁慈的胸怀。蒋蓉大师用她的一生、用她朴素的语言诠释了一个艺术巨匠的人生哲理,她说:“紫砂艺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民族瑰宝,把传统继承好是我们从事紫砂艺术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共同职责;作为一个紫砂艺人,做壶是做艺,做艺也是做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要认真做人,认真做艺。”在当今艺术界因门第之见或名利之争乃至各团体之间的利益之争而出现的相互难以协调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耳闻,蒋蓉大师用她高尚的艺德告诉紫砂后人们“大师”的真正意义!

莳花壶--蒋蓉制

莳花壶(局部)

碗形壶-蒋蓉制,吴山明画-1990

蒋蓉(母亲)指导蒋艺华紫砂作品

蒋艺华(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她,作为一代花器大师蒋蓉的女儿,作为蒋蓉紫砂花器的嫡系传人,她以自己对紫砂花器的情有独钟和精湛技艺,以及执着的信念,延伸着蒋蓉大师美丽的花器之魂。

在蒋艺华看来,做蒋蓉大师的女儿,既是他的一份荣耀,更是他的一份责任。

妈妈曾深情地对她说,你就是妈妈身上血脉里的一滴血,也是蒋氏花器的一根藤,这滴血要流淌下去,这根藤要蔓延开来。

深得“蒋氏花器”神韵的蒋艺华,她不仅继承“蒋氏艺术”的鲜明风格,而且弘扬“蒋氏艺术”的创新精神,给每一件作品赋予新的内涵。

荷叶提梁-蒋艺华制

展前群访

记者:恒庐为什么办这次蒋蓉紫砂珍品展览?

席挺军:紫砂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集造型,雕刻,捏塑,诗,书,画,印,茶等多项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于一体,也是历代文人雅士争相参与其中的艺术瑰宝。

恒庐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做过多次当代紫砂名家作品展。为了能让市民近距离接触划时代紫砂大师级的作品,我们邀请了蒋蓉女儿、蒋蓉紫砂技艺继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蒋艺华老师,在恒庐展览呈现蒋蓉先生的不同时期代表珍品十件套。 作品都是传承有序,脉络清晰的真迹。

记者:什么是紫砂花器? 蒋蓉在紫砂艺术上的成就和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席挺军:花器就是用紫砂表现大自然树木花草,虫鱼鸟兽的工艺。在缤纷多彩的紫砂壶器型里,紫砂花器是一支重要的门类,清朝紫砂大师陈鸣远以他非凡的艺术修养和超群的紫砂技艺,开创了紫砂花器,并发展到一个历史的高度。

直到近代的蒋燕亭,现代的朱可心,尤其是到了蒋蓉,把紫砂花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技艺精湛全面,设计出类拔萃,理念开拓创新,制作精益求精开创了紫砂仿真花器的新时代,她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记者:陈鸣远的作品是不是在2015年保利春拍以3162.50万元成交的?

席挺军:是的,清初的陈鸣远被誉为紫砂花器的“开山宗师”。 而蒋蓉被誉为紫砂界的“花器女皇”,可见蒋蓉紫砂艺术地位之高。

记者:现在蒋蓉大师的作品拍卖的价格是多少?

席挺军:2015年她的“青蛙荷花壶”的拍卖成交价是180万,如果是一壶加几个杯子的套壶,价格基本都在300万以上。结合现在紫砂收藏的行情看,蒋蓉大师的作品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记者:您对蒋蓉大师是什么样的印象?

许艳:我和蒋蓉老师都是宜兴丁蜀镇的,从小听说她做的壶很好,周总理都拿去送外国人的。

但真正认识蒋蓉老师是在1997年结婚之后,有缘与蒋蓉老师成为邻居,我婆家与蒋蓉老师家是干亲的关系,蒋蓉老太太和蒋艺华姐姐都非常亲切热情,所以互相走动的比较多。

蒋蓉老师是一点点架子都没有的,和蔼甚至是喜气的老太太,走在大街上,大家都很尊敬地过来叫一声“蒋辅导”,她也是很热情地和每个人打招呼,灿烂的笑容也是由心底的溢出来的那种。 与蒋蓉老师见面经常聊的也是家常的琐事。 所以与蒋老师交往的最初几年,从来没有把这位邻居老太太和紫砂大师的光环划上等号。

直到1999年,一位美籍华人陈先生向我打听蒋蓉大师,并且希望能够引见拜访一下,当陈先生热情洋溢地向我介绍蒋老师作品的魅力,和在紫砂历史上的地位时,我才惊讶地发现这位看似普通老太太是这么不凡。

记者:前人在紫砂花货领域都只是处于不断模仿并继承之上,而到了蒋大师,为何能够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许艳:蒋蓉年青的时候就感悟到,艺术成就并非一味仿真。一丝不苟地写实临摹只能出工匠,惟有创造才是艺术,才能成气候,才有出路。紫砂艺人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即使技艺精湛,也不过是工匠,要成为紫砂工艺大师,必须走创新之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所以蒋蓉在1956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创作新品,培养新人方面。许多创作的精品被周总理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记者:人们评价说,蒋蓉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她的创作中。蒋蓉的创作不只是简单的为了创作而创作,创作变成了一种感情抒发和内心流露了。

许艳:是的,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她的紫砂艺术品使人们忘却了紫砂材质作为泥巴的本来属性。

她要么沉稳,活跃起来呢又像个孩子。

她这个人真是一点城府也没有的,非常透明,很童真。 或许正是这样简单的心境才使得她能够真正的融入到紫砂创作中。生活是她创作的源泉,机灵的松鼠、飞舞的蝴蝶;甜美的枇杷、水灵的红菱、荸荠,大自然的一花一叶、一虫一鸟都引起了她浓厚的创作兴趣,都被她交织进五光十色的创作意境之中,最后都 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记者:蒋蓉大师是怎样走上了紫砂之路的呢?

蒋艺华:首先是家传的原因,我的外公以及叔公蒋燕亭都是清末民国时期非常优秀的紫砂艺人。第二呢应该说是一种天赋了,是老天的安排,也是一种缘分吧。11岁的时候,通过那双灵巧的手,拍、打、捏、旋、括、磨,一只壶坯便被她拍打括制了出来。一团紫砂泥会变成坚强的犀牛,变成活泼的小猴小兔,变成蟋蟀、蝈蝈、土狗,活灵活现。

记者:哪些人和经历对她的制壶生涯产生了影响?

蒋艺华:我记得母亲经常提起她的伯父蒋燕亭。当初能去上海,也是因为伯父

蒋燕亭。有一次她的父亲去上海看望专门制作仿古紫砂的伯父蒋燕亭,带去了她设计制作的两件作品,伯父蒋燕亭的老板看了又看,惊喜这个小姑娘有天分,立刻要她到上海店里帮忙。

到了上海,她与伯父蒋燕亭一起学习仿制传统紫砂名家的作品。在精通传统紫砂工艺的伯父蒋燕亭的指导下,她对紫砂陶艺的传统技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技法精湛,仿制的作品几可乱真,获得了行家的好评。

在母亲的艺术生涯中,上海那段经历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

记者:花器制作造型创意很关键。好的造型来源于好的创作,好的创作基础源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研究,蒋大师是如何关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的呢?

蒋艺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总牵动着她,激荡着她的心胸,也充实着她的世

界。她不爱逛街,不喜欢一般女人那样的家长里短,也不看重市井炊烟里的寻常生活。偏偏就是喜欢那些旁人不太注意的闲花小草,甚至小螺蛳、小虫子,好像不需要刻意去寻找题材,天生有一种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的感情,正因为如此,才能在造型世界 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记者:1983年春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来宜兴主办陶瓷造型培训班,蒋蓉以65岁高龄成为该班年龄最大的学员。她为何还要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呢?

蒋艺华 :母亲艺高而德望,但从不居功自傲,在交往中,人们都敬慕她的作品和为人。1983年春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来宜兴主办陶瓷造型培训班,这个不脱产的培训班每天晚上上课,开班第一天晚上,她第一个早早来到教室,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像一个虔诚的小学生。每天晚上把功课带回家,在灯下看书做笔 记,到半夜还不睡。她说,人老了,课堂上讲的东西记不住,传统的老艺人只有实践,缺乏理论,眼界不免狭窄,怎么能创新呢?这些课程安排得真好,学和不学,真是不一样的。

记者:蒋蓉大师制作的紫砂花器通常都不是一般的紫砂颜色,这里面有一个拼制泥色的问题,能不能具体说说?

蒋艺华:做花货,除了造型的要求,对色彩的要求特别高。紫砂有红泥、紫泥、米黄色的团泥,还有本山绿泥。紫砂花器自明代陈鸣远开创以来,都是单色或双色成型。 她把多种不同泥料反复调制,有的颜色试了几十次。 母亲时常会带着我们去黄龙山找矿石,因为每一种泥料的收缩率不一样,搅合在一起,壶就烧破了,或者色彩失真了。所以每次试片进窑后她都会一直守在那里,看窑的温度变化,每一种温度她都有记录,直到最后, 她对各种泥料烧制后的结果已然是心中有数。母亲对紫砂泥色的研究是当代无人可以企及的。

记者:请您讲解一下《牡丹壶》这个作品。

蒋艺华:《牡丹壶》是1956年年底,历经四十多天的设计创作成的。

《牡丹壶》在紫砂器的色彩上是一个传奇。牡丹花是荣华富贵的象征。母亲为牡丹所吸引,

她深入观察花的形态风姿,还参考了国画家于非闇的《双钩牡丹图》,悉心进行研究。

牡丹壶以花为腹,芯为盖,花梗作嘴和把,运用多种紫砂泥色,经过协调,巧妙地揉捏,融观赏与实用于一体,成为结构精密、式样美观的一件紫砂花货工艺珍品。

当时《新华日报》有过一篇报道:这些作品(包括牡丹茶壶)造型优美,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了美好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

记者:蒋蓉大师的绝技,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她设想创制的以蛤蟆为题材的紫砂花货工艺,发扬了丑化作美的独特的风格。她怎么从癞蛤蟆身上撷取美的成份?

蒋艺华:母亲把捉来的蛤蟆放在架空的玻璃罩里饲养,哪知喂它饭粒时,蛤蟆硬是不吃,却招来了苍蝇,苍蝇钻进罩壳里,蛤蟆噗的一下,敏捷地捕食了。她还听人家说,蛤蟆爱吃蝼蛄,夜晚她就会赶到路灯下捉来了蝼蛄,还配了个小水罐盛上水,供蛤蟆食用,蛤蟆有了对胃口的食物,渐渐活跃起来,吃饱了以后,还爬到水罐上去饮水。她立即捕捉住这个难得的形象,连夜勾出草图,第二天就着手创制。没几天,一只活生生的《蛤蟆水盂》终于成型。将丑变成了美,突出了蛤蟆生 气勃勃的神情动态,使人们爱不释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