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5
三、楷书笔法的形成
隶书经过章草发展为今草的同时,沿着另一条线索发展为楷书。这方面的墨迹资料非常丰富,我们找出几个例子,以见楷书字体和笔法形成的大致过程。
早在鸿嘉二年牍(见图一)中便出现了少量类似楷书的点画(如“吏”字的撇捺),这虽然是下意识的、偶然的现象,却是一种新字体产生的端倪。
东汉熹平元年瓮题记(见图二),大多数字已经褪去隶书的挑脚,“生”“伯”“千”“石”等字已经是一种稚拙的楷书,只是“冢”字末笔仍然保留着汉简的写法。
魏景元四年简(见图三),点画基本脱离了隶书的形态,个别字(如“元”)已经是标准的楷书,但各字风格不一。
咸熙二年简,匀称、圆熟,代表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较高的书写水平。
南昌晋墓木简,点画灵巧、纯熟,只有少数笔画偶遗旧规。
上举数例勾画出楷书发展前期的简单轮廓。这一时期的楷书,笔法中保留着相当程度的隶书和章草的影响,但同隶书和章草相比,却显出不断简化的趋势。
任何时代对字体发展的要求都是在易识别基础上的简单、快捷,楷书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对隶书从结构和点画两方面同时加以简化的产物。
结构的简化表现于笔画的减省,点画的简化表现于屈曲的线条趋于平直。后者对笔法的简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隶书与草书中只是偶尔出现提按,绞转与折笔是占主导地位的笔法。频繁的使转是隶书用笔特征之所在,它也有利于草书的连写,但是不能适应点画简洁的楷书的要求,于是绞转行笔的曲线轨迹又渐渐拉平。从上述各例中便可以看出,点画趋于平直的同时,复杂、频繁的绞转不断趋于简化,因此点画边廓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规整。
从王羲之的《何如帖》《奉橘帖》等作品中接近楷书的字体来看,又从王徽之《新月帖》(见图四)、王献之《二十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中夹杂的楷体字来看,这一时期,随点画行进而用笔不间断地变化有了很大的改变:运笔的变化逐渐移至笔画的端部和弯折处,王羲之诸帖中虽然绞转成分比草书中大为减少,但不少字中仍然可以看出行进中笔毫锥面的转动;王徽之、王献之二帖的绞转笔法所剩无几,平直笔画明显增多;至王僧虔,部分笔画的端部被强调、夸张。
这一时期的碑刻大概是由于追求醒目、庄严的效果,这种端部及折点的夸张特别显著,如《爨宝子碑》《张猛龙碑》《杨大眼造像记》(见图五)等无不如此;少数碑刻,如《张玄墓志》《郑文公碑》等,用笔较为圆转,但是仍然明显见出端部及折点的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