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古玩知识:书画网教你临摹《西狭颂》18

时间:2021-09-01 11:45:00 来源:

书画网教你临摹《西狭颂》18

2.集字和集联

(1)集字

米芾因“集古字”而成家,王铎亦依此途径而成功,可见集字是临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blob.png

此处选出“穆如清风”四字(见图一)加以尝试。在如今的科技条件下,将原碑中的字重新排列组合,已是非常便利的事情,故而类似的字帖层出不穷。因为是电脑选字,相对容易,个人沉浸在其中的功夫极少。但若对原碑缺少足够的揣摩,很容易变得投机取巧、浮光掠影,只盯着某几个字写,无法深入。从中也能看出,“人力”始终是计算机所无法取代的。

(2)集联

集联其实是集古字的一种,难度有所提升,相应地则要求更高、作用更大。对联既能彰显中国文化的至高境界,也是一种考察学问的基本办法。在现代文学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类型全世界皆有,唯独楹联是中国特产。可以说,集联是一种“以古为新”的形式,能够看出中国文化的再生性。

blob.png

历代碑碣法帖成千上万,集联不计其数。清代因为“文字狱”的关系,很多文人钻进训诂考据的圈子,将心智沉浸在故纸堆中,时逢碑帖大量发掘,研习之风大兴,访帖、拓帖、习帖、考据、题跋成一时之风尚。学者士子竭力鼓吹,达官硕儒推波助澜,浸淫日久,对碑帖中的文字烂熟于心。这些综合素养极高的学者在创作楹联之时,将所研习的文字集成联语,形成书法与楹联合璧的集联珍品。集联可分两步走:

一是将原碑中的字进行集联。相较于集字成句,集联不仅是字数增多,更主要是文化含量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心力不到位之处,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书写技巧,还有文化功力的积累。

二是参照名家集联。此处选取李瑞清、童大年、台静农、高二适四人以《西狭颂》为取法对象的集联作为参照。

李瑞清的集联(见图二)与其说取法《西狭颂》,不如说是《郑文公碑》和《爨龙颜碑》的结合,看起来更似《郑文公碑》。主要不是隶书的底子,而是魏碑的成色,尤其是用笔,一如既往地保留了颤笔习惯。古人在临摹时就已经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融合,自然过渡到创作状态。

童大年的集联(见图三)平正有余、灵动不足,用笔有些随意,古意流失较多,但不失为一种参照。

台静农的集联(见图四)用笔凝涩圆浑,一丝不苟,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结体方正端庄,凝重中见灵动,兼有《石门颂》之遗意,值得留心。

高二适的集联(见图五)可以说是意与古会,既有原碑之意,又流露出作者的书写个性,用笔既飞动又沉着,结体跌宕,加上用墨和款字的变化调节,极具趣味性。

还有很多极具个性的书家在集联作品中常常体现出“似又非似”的意味,可细加体会。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