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古玩知识:中国画与新文人画

时间:2021-09-06 13:45:11 来源:

中国画与新文人画

实验性中国画与新文人画

刘二刚画作

实验性中国画,特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产生,以西方现代艺术为参照进行现代转换的中国画。特别是“85新潮”之后,西方文化的优势地位和蕴涵其中的自由民主思想,使新潮艺术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手法作为参照,一些中国画画家也与时俱进,出现了一批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实验作品,探索的方向有现代水墨、新文人画等。

实验性中国画自开始探索以来一直没能被前卫艺术接受。1987年批评家方舟这样描述了当时的国画创作现状:“……一些最有影响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中国画这个画种之外完成的,而这些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又大多在油画的
范围之内。几乎在每一个综合性画展中,人们都对中国画部分产生一种普遍的失望感……”易英在名为《创造意义》的文章中指出:”当中国画摆脱了为政治服务的主体性之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形成了一套自我循环的批评规范、引经据典、正本清源、谈法论道,可谓一大景观。也可以说尽管一些水墨画家力图突破传统的窠臼,但中国画在主潮上总是游离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这是现代水墨的起始阶段,大多批评家对它和现代艺术的距离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易英对中国画和当代艺术关系的判断是切中要害的,虽然现代水墨自始就有进入现当代的努力,无奈传统水墨画和现代艺术在价值系统上的深层矛盾,使它探索起来比其他画种要困难许多。水墨的探索成就虽然不大,但在理论界却一再掀起轩然大波,从李小山的“穷途末路”引发的争论,到吴冠中和张仃为代表的笔墨之争等等,争得各方面红耳赤,中国画却依然徘徊在当代艺术之外。

现代水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扩大了一些影响,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在学术上的成就。在20世纪80年代曾明确强调要反传统的现代水墨画家,到了1993年以后开始大谈民族身份,开发民间传统资源,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等问题。其实这只是口号的转变,现代水墨从开始反传统到现在重新和传统取得联系都是很表面的行为,传统水墨的价值系统一直没有改变,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进入当代。

新文人画恰恰出现在西化新潮兴风作浪之时,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机械模仿,出现了一些问题。“……毕竟是在较多的时间内接受西方近百年来的学术成果,一方面难免会显示出浅尝辄止、食而不化、生吞活剥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难免会显示出过分依赖西方标准的问题”(鲁虹《现代水墨20年》)。于是在变革的飓风之后,西方艺术言说方式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后,随着国力的逐渐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开始复苏,开始强调传统在当下文化中的价值,希望由传统文人画完成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新文人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理论上分析,新文人画对新潮美术的过激做法进行了反拨,但在实际上却是回归传统,重新肯定传统在当代的价值的一种行为。这种保守的作为,便直接导致了部分北方画家的抵制。(原定参加南北方画展的画家,在得知该展览名称改为中国新文人画展后,拒绝参加该展览。)中国新文人画展在其中边平山、陈绶祥等人的大力推介之下,使一个小范围的画展放大为一个全国的传统回归现象,新文人画家的主将在展后引起很激烈的争论,其中以批评为主。艺术家刘子建认为,新文人画家“将艺术看成文人茶余饭后的娱乐,说是要超脱一切功利性进入纯粹审美境界,但实际上功利性极强,驾轻就熟犹如在玩杂耍。作品极欲想表现出‘孤傲、淡泊、寂寞、萧疏的境界’,但多数则显得强颜”。新文人画在被人为地炒作和推介之后,对社会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画家文人的自娱情结和赏玩心理,使它的精神性和创造性大为降低,成为一种迎合市民趣味的“高档”商品画。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范畴。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脉络”,美国人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这种生存的式样系统又形成了特定的民族的价值观。现代水墨虽然是以批判传统文化,消解和破坏传统进而找到水墨画转换到现代的途径,可是水墨的媒材在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下,每一个毛孔里都流着传统价值观的血液,依靠水墨媒材的批判走向当代几无可能。一位评论家这样说过:“水墨画在艺术上的经典化是以媒介材料的高度完善为其物质前提的……因此,水墨画所借助的媒介材料即已深嵌着民族文化的印痕。”

新文人画和传统水墨画的传承关系更是显而易见。新文人画家的作品虽然笔墨精妙、韵味十足甚至“逸笔草草”,但无论在画面的形式处理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都和传统文人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不具备当代的人文价值。现在中国画赶上了西方当代艺术的“时髦”,实际中国却并没有进入西方当代的情境。中国当代最为急迫的仍应当是人的觉醒,中国虽然有“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但都不彻底,“并没有真正凸显和升华人性的价值,以至于一代新人的崛起变成了新瓶装旧药,既没有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现代人格,也没有树立起一种通往现代社会的价值坐标”。(杨卫《批评之路》)现代水墨和新文人画两种探索都是中国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型在文化领域的努力,但是由于其在文脉源流上的保守性,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当代价值是根本相悖的,所以其进入当代艺术的努力一次次被拒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