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石涛在南京
石涛是我国清代初期后著名大画家,中国美学史上最优秀的绘画美术家。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号“苦瓜和尚”、“枝下人”,“大涤子”等;明代靖江王朱赞仪的第十世孙,他青少年时期客居武昌,流寓等,皖,中年时期,客居南京长达八年之久。后去北京,晚年定居扬州。石涛擅长山水,花鸟,兼工诗,书印,著有绘画美学专著《苦瓜和尚语录》。
石涛于康熙十九年至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0—1687年)祥居于南京长干寺“一枝阁”长干寺即建初寺,天禧寺,大报恩寺,是三国时孙权为了僧康僧会所建,是江南久负盛名的一座古刹,寺内有时代永乐皇帝为生母所造的舍陵大报恩寺九级宝塔。石涛寄居的“一枝阁”是古刹内的一个小楼阁,简陋狭小得出奇,石涛局促其问,起居生活相当艰难,石涛有“得少一枝足,半问无所藏。孤云夜宿去,破被晚余凉。”的诗句来形容一枝阁的狭小局促和其苦行僧的生活。 然而一枝阁号然狭小简陋,石涛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愈笃。
在长干寺一枝阁里,他以床为画桌,创作了数以百什的艺术珍品,这一时期石涛以写梅兰竹等花卉为主,尤其是写梅花,咏梅花成为他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一场大雪之后,石涛兴致勃勃执手仗踏雪赏梅。“独行青龙(山)天印(今南京江宁方山)东山,钟陵,灵谷诸胜地,踏诸岩壑,无论荒唐野村,人家僧舍殆尽”,回寺后,石涛画兴登起,展纸磨墨,创作传世珍品,梅花卷》一轴,并题梅花诗九首于画卷上。梅花诗中的:“潦倒山僧遣兴奢,杖蔡错墨探梅花。雨侵玉树藏云窦,无数青山到我家。”
“看遍梅花上已尽,更留藏本赠寻还。若无口解冰霜案,那得相逢节操缘。”等诗句,抒发了石涛清介高洁的情怀。 石涛在南京结交了许多艺友,一些仰慕其大名的诗人和画家,闻其“禅寄长子一枝”后,相继登门拜访,这些人中,有抗节不屈,草衣木食于钟山之阳的诗人张瑶星,篆法甲天下而海内名公巨卿以不见为耻的程邃,终生癖好山水的诗人张总,“一代诗史”兼工书法,篆刻的汤燕生,山水画家戴本孝等。
他的挚友梅清、屈大均途经南京,他曾看望。他们一起或 青溪问旧居,或寻古寺临高垒。有一年秋天,程邃,周向山,黄仙裳,冯蓼庵设酒席邀石涛同登周处台,他欣然前往,与众友在重阳节登高,饮酒赋诗。
康熙二十四年他又同绎陶乘晚兴登雨花台,朋友们的探望和安慰给石涛带来了温暖。
石涛在南京还创作了许多山水画,其代表作有《柳岸清秋》、《水阔抚琴》、《蓬莱秀岭》、《疏林夕阳 》等。在《一枝阁山水册》中,石涛题写道:“似董非董,似米非米,雨过秋山,光生水洗,今人古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凭翻笔底。”石涛在艺术创作中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学习前辈大师的杰作,不但要“入”,而且要出,“师古而能”化之“才能自成面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