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王宠行草《五言律诗卷》
翻开中国历史上能够留名的杰出文人的档案,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中很多人都走过一段坎坷的人生旅程。他们多是当时的落魄者,但更是时代的强者。他们不甘寂寞,挺身呐喊,以其才、其智、其志、其艺,鼎立当代,昭示后来,千古不朽。明代的王宠就是其中的典范。虽然英年早逝,但作为“吴门三家”之一,王宠的旷世才情已化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王宠少时投于当地著名学者、书法家蔡羽的门下。但他一生仕途不佳,八次应试皆不第,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仕途的坎坷,反倒使王宠更着意于诗文、书画以及篆刻,于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尤以书法为著。他的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于晋、唐。其楷书师法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羲之、王献之,能融会贯通。其小楷尤精,简远空灵,颇为世人宝爱。他虽为祝允明、文徵明之晚辈,但却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门三家”,可见其才情、造诣之不凡。王宠是吴门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明朝中期书坛的中坚。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评其书:“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迴出诸人上。”
王宠行草《五言律诗卷》
王宠行草《五言律诗卷》(图为作品局部),纸本,纵24.4厘米,横174厘米,现藏南京博物院。
从用笔分析,此卷应是王宠用硬毫笔所书;从诗的内容与书写风格分析,当是王宠35岁以后所书写的。从此卷书法可见,王宠的行草融虞世南、智永楷法入行草,又兼得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之神韵,风格已自成一家。他曾历尽仕途艰辛和跋山涉水的磨难,志存高远,内心无所畏惧;他的这件书法作品也表现得奔放纵逸、气宇不凡。此作婉丽遒逸,锋藏画劲,得质朴、率真之天趣,同时又不乏以拙取巧之处。如起首句“秋色满诸天,秋湖荡梵筵”,即寓巧于拙,用笔遒劲含蓄、刚柔相济,蕴涵着极强的张力。而“香从霞外落,思入定中玄”则笔意贯通,潇洒爽意,天真烂漫,神韵天成。整幅作品中,随处可见或巧藏于拙、或巧拙互映、或以韵写拙,又拙中见秀、拙中见雅的地方,从中不难感觉到书家试图追求一种疏宕雅拙的趣味。此卷的书写气息平和,运笔稳健,用笔圆转淳厚、干净利落、一丝不苟,笔势凝重洗练,笔画偶有连笔牵丝,几乎字字独立,典雅平淡,落落大方,草法严谨。结构上,书家避免了笔画的交叠,使作品在古朴中又见空灵。
这卷行草注入了王宠奔放的感情,故有落墨如烟、纵横千里的艺术效果。其生动、奇妙、流畅的风格跃然纸上,不禁让人联想到他书写时的洒脱情态。明代著名书论家王世贞在《三吴楷法十册》跋中认为王宠所书“兼正行体,意态古雅,风韵遒逸,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也”,此卷书法给人的印象亦复如是。
以王宠行草无可替代的冲淡与恬适、从容与沉静的风格而论,他能与书坛前辈文徵明、祝允明并肩“吴门三家”绝非偶然。这是历史对王宠勤奋好学、不甘沉沦、自强不息的精神的最好馈赠,也是对王宠诗文、书画、篆刻等诸多方面成就的综合肯定。王宠一生积劳成疾,刚届不惑之年就驾鹤西去。他所写的诗格调清隽,山水画与唐寅齐名,与书法一起被称为“三绝”。他的后期书法作品已达到很高的境界,故而文徵明虽为长辈,却对他倍加赞赏,推为“第一”。王宠传世较为著名的墨迹除此诗卷外,还有《造陈子龄会试卷》、《诗册》、《千字文》、《古诗十九首》等。
王宠行草《五言律诗卷》 大图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