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和和花耀高级珠宝系列:大地之耀
吴震启诗书赏读
吴震启敏而好学,精诗善书。他的诗和书法应时而起,雄踞一席,像两条大河浩浩荡荡地奔流。他的这两条大河贯穿于中国大地,熠熠生辉,引人瞩目。
吴震启祖籍齐鲁,杜甫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孕育了他博大的胸怀,以及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他出生于燕赵大地。朴实豪放的燕赵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自古言勇敢者,皆出燕赵。”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
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自古豪杰、英雄辈出———有“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回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有景阳冈赤拳打死猛虎的好汉武松;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的张飞;有英勇抗击蒙古瓦剌族入侵,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壮烈诗篇的于谦;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有英勇抗击日寇,血染沙场的狼牙山五壮士……古往今来,燕赵儿女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扬、高亢的浩浩燕赵之歌。这些都是影响吴震启书风、诗风的关键所在。
吴震启的诗和书法如他做人一样朴实厚诚、情真意切。他的诗短小精悍,情思隽永,耐人寻味而又脍炙人口,或为人们辗转背诵,或传播于网络空间;他的书法俊秀宽博,沉稳大气,深受人们喜爱。他的作品或悬挂于厅堂馆所,或刻于名胜景区,或收藏在江湖之远,或跨越重洋流传邻邦外域。吴震启不是一个袭古守旧、人云亦云的人,而是一个独辟蹊径、勇于探索的攀登者。
诗是心灵的表白,书法是情感的表达。这是诗书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艺术的基本规律是相通的,都有“定体则无,大体须有”的特点。如果对这些基本规律掌握不够,就会招致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诗和书法的创作,如果不能对传统进行合理取舍和批判继承,也会招致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每一门学问,只要深入研究下去,我们都会发现它是博大精深的,是没有止境的。吴震启对诗和书法长期研究,孜孜不倦,殚精竭虑,体察幽微,沙里淘金,自得精粹。他往往能力排众议,不落窠臼,别树新帜,为承前启后、创造发展,进入跨越式的探索摄取了足够的营养。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前些时候,吴震启创作了一首《应邀参加燕山书谭雅集》诗:“卢沟晓月冷则清,艺友相邀到宛平。誉谤皆因今楷起,从来学术贵争鸣。”品之,觉淡中寓浓、浓中见淡,表面的沉静更加烘托出内心的火热。诗贵意境。吴先生托景兴怀,逐层深入,往往于情浓处切中题旨。观他的书法,有如南宋诗人姜夔所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白石道人诗说》)吴震启的书法在结构上有浓郁的魏碑遗风,萧散洒脱,曲径通幽;在行笔上又有晋、明之笔意,轻松流畅,欹侧多姿,超脱自然。在用笔上,他注重轻重多变,变化有度,不造作,不夸饰。他不拘常法,不为物役,意必己出,故而所书意境清新、格调高古,散发着诱人的艺术魅力。(下两图均为吴震启《潍坊客次子夜念板桥三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