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陆机:此生并不“平复”
如今,草书已是一种基本“死去”的字体了,只有为数不多的书法人还在关注它。不过,在汉、晋等朝,草书却是非常通行的常用字体。那时,文人们给朋友写信,都喜欢用草书。汉末草书大家张芝给朋友写信,偶尔没用草书,还要在信末附上一句“匆匆不暇草书”,请求谅解。
魏晋草书今天多已无法识读,启功先生曾试图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见下图)进行释读,结果却是十分勉强。南朝时梁武帝写的草书,现在识读起来仍是十分困难。不过,尽管难以识读,却不影响人们对古代草书推崇有加。比如陆机的《平复帖》,人们虽然读不懂它,却都对它大声叫好。
陆机,字士衡,吴郡(今苏州)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分别为东吴丞相、大将军。吴亡十年后,陆机来到晋都洛阳。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其书法艺术因《平复帖》的传世而传世。《平复帖》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古代名人法书真迹。该帖是陆机问候友人的平常手札,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不少古代法书典籍均有著录,但都无释文。《平复帖》书法犹存隶意,字体介于章草、今草之间,历来对它评述甚多。宋陈绎说此帖“章草奇古”,明董其昌说“右军以前,元常之后,唯存此数行,为希代宝”,清吴升
《大观录》说它“若篆若隶,笔法奇崛”,清人顾复称该帖“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从此得笔”。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陆抗死的时候,14岁的陆机与弟弟陆云分领父兵,为牙门将。280年东吴灭亡时,20岁的陆机与弟弟隐退故里,十年闭门勤学。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陆机、陆云兄弟来到洛阳,拜访时任太常卿的著名学者张华。张华十分看重陆氏兄弟,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还有高官称赞陆机说:“人患才少,子患才多。”得到众多名流的褒扬,“二陆”一时名气大振。
由于出身豪门,陆机养成了“好游权门”的习气。这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晋惠帝(晋武帝司马炎之子)的皇后贾南风为了巩固地位,在司马炎死后立即诛杀其岳父杨骏(时任太傅),又诛杀了两位执掌朝政的王爷(武帝叔父司马亮、惠帝之弟司马玮),西晋“八王之乱”由此开始。贾后的亲属贾谧掌握了朝政。
这期间,陆机刚来洛阳不久,先是投在杨骏门下,又与贾谧交结亲密。几年后,赵王司马伦杀贾后自立为帝,陆机又成为司马伦的红人。司马伦被杀后,惠帝复位,掌权的王爷司马冏怀疑司马伦即位诏书可能是陆机所为,建议杀掉陆机,幸亏成都王司马颖(惠帝之弟)为陆机打保票,这才救了他一命。朝政如此险恶,来自江南的朋友都劝陆机低调为官,最好是回到江南以求平安。
在司马冏手下为官的张翰干脆一声不响地回了江南(欧阳询《张翰帖》对此事就有所记述)。然而,陆机不是甘于寂寞之人。他受司马颖保荐,担任了平原内史,因而人称“陆平原”。
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讨伐挟持了晋惠帝的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颖考虑到陆机的祖父、父亲均为东吴名将,便任用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让他率领二十余万人进攻洛阳。陆机的军队声势浩大,“列军自朝歌至于河桥,鼓声闻数百里,汉魏以来,出师之盛,未尝有也”。陆机率部与司马乂战于鹿苑,不幸大败。宦人孟玖等向司马颖进谗,说陆机是故意败给朝廷军队。陆机为人耿直,平时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也乘机陷害陆机,结果陆机被司马颖杀害于军中,时年43岁。他的两个儿子同时被害,弟弟陆云、陆耽随后也遇害。
说到陆机容易得罪人,这与他性格中的自负大有关系。一次,官员卢志当着众人的面问陆机:“陆逊、陆抗,于君近远?”陆机当即顶撞说:“如君于卢毓、卢廷。”一句话把卢志弄得张口结舌。如此不能容人,岂不招人怨恨?陆云曾对陆机说:“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陆机说:“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卢志是司马颖跟前的大红人,后来陆机兵败,卢志也趁机使坏,坚定了司马颖杀陆机的决心。
我们从陆机的书法名作《平复帖》中,似乎可以看出陆机当时的处境。此帖是陆机问候“彦先”的,而且其中有“寇乱之际”之语。由吴国前往北方做官的上层官员,字“彦先”者,一为顾荣,一为贺循(西晋灭亡后,这二人都回到江南,成为东晋王朝的开国之臣)。此二人乃一时名流,都曾劝陆机官场小心,并对他寄予厚望。所谓“寇乱之际”,指的当是血雨腥风的“八王之乱”。可见,陆机等来自江南的这些“东吴人士”,共同语言还是更多一些。
《平复帖》中提到“彦先”身体不好,看来难以康复。然而,“彦先”未必早亡,年纪轻轻的陆机却过早地成了王爷们利益相争中的牺牲品。封建官场黑暗无比,陆机如此匆匆地黯然凋落,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释文】
“彦先羸瘵 ,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释文据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
《平复帖》内容涉及三个人物,贺循,字彦先,是陆机的朋友,身体多病,难以痊愈。陆机说他能够维持现状,已经可庆,又有子侍奉,可以无忧了。吴子杨,以前曾到过陆家,但未受到重视。如今将西行,复来相见,其威仪举动,自有一种较前不同的气宇轩昂之美。最后说到夏伯荣,他因寇乱阻隔,没有消息。
《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根据尾纸董其昌、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跋,可得知《平复帖》历代递藏情况。此帖宋代入宣和内府,明万历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再归张丑。清初递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人之手归入乾隆内府,再赐给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光绪年间为恭亲王奕欣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后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张伯驹以巨金购得。张氏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
清吴其贞《吴氏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陆机——人物简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陆逊、父陆抗,都是东吴名将。吴亡后入晋,官至平原内史、前将军。后为司马颖所杀。“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是著名的《文赋》的作者。他的书法,在书坛有一定地位,王僧虔、庾肩吾等都曾有记述。《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传世墨迹。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是传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字为章草,但无挑波,和《淳化阁》所收卫瓘《顿首州民贴》体段相近。大约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实用书体。
王僧虔曾说陆机的字“吴士书也,无以校其多少”。李嗣真说:“陆平原、李夫人犹带古风”。大概当时吴国书法比较守旧而且有点地方风格,在当时的书法中比较特别。看此帖之字确有点奇幻难读,当不是偶然现象。此书使用秃笔书写,笔法质朴老健,笔画盘丝屈铁,结体茂密自然,富有天趣。在现在见到的同时期及其以前的墨迹中是很突出的。故今人启功先生曾有诗说:“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渐署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