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鉴藏赏析:笔精墨妙气酣神耸

时间:2021-09-29 07:45:13 来源:

笔精墨妙气酣神耸

戴熙(1801—1860)字醇士(一作莼溪),号榆庵、松屏,别号鹿床居士、井东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后引疾归里。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太平军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赠尚书衔,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事,于画理多有论述,有《习苦斋集》、《习苦斋画絮》等行世。

我们这里要欣赏的南京博物院所藏戴熙行书《鹿太公》轴(见左图)为洒金笺,纵140.5厘米,横35.9厘米,书写内容为:“鹿太公正,每出入安步闬中,即往返百余里,亦止一仆一骑。介石一兄属。醇士戴熙。”

戴熙主要生活于清道咸间,诗、书、画并臻绝诣,然画名高于诗、书之名。其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模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尤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领会。道光时,宫廷书画多出于其手。他是“四王”以后的著名山水画大家,被誉为“四王后劲”,与清代画家汤贻汾齐名。其书法学学米芾、黄山谷,然意兴所至,常出以己意,“不求似古人,而求古人似我”。他在《习苦斋画絮》中有这样四句话,虽然是论画的,但对于书法同样适用。第一句话:“密易,疏难;沉着易,空灵难;似古人易,古人似我难。”

blob.png

戴熙山水画

第二句话:“大家在气象,名家在精神,骨性天成,各行其是。”第三句话:“古人书画多用熟纸……今人以用生纸为能,失古意矣。

blob.png

戴熙山水画

是犹作书者狃于用软笔,而不知古人贵用健毫也。”第四句话:“识到者笔辣,学充者气酣,才裕者神耸,三长备而后画道成。”这四句话今天读来仍觉振聋发聩,十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戴熙的这件行书轴正好验证了这四句话。一是此作做到了“疏”,做到了“空灵”,做到了不甚“似古人”,而于结字、用笔、气息等还能融化古人形质、神采,所谓“古人似我”者也。

blob.png

戴熙山水画

二是此作气象博大、精神灿然,源于功力,发乎天性,“大家”手段?抑或“名家”妙笔?不敢妄断,然我以为至少介于二者之间也。三是戴熙很注意书写工具的选择,对笔、墨、纸的特性了如指掌。从他的论述看,其为书作画主要运用“熟纸”和“健毫”笔。此作写在洒金纸上,用纸自然属于“熟纸”范畴。

blob.png

blob.png

戴熙山水画

从笔画的劲挺凌厉情况看,使用的笔一定是狼毫,至少是兼毫等“健毫”,所以创作起来得心应手又古意盎然。四是“识”、“学”、“才”的综合体现。戴熙于画理、书理均有论述与研究,又常出入于官场、艺苑,可谓见多识广,且胆识过大,竟敢发出“似古人易,古人似我难”的识见。其学问渊博,无可置疑;其诗书画皆能,并齐臻妙境,非有天分,何以至此?这件作品写得笔精墨妙、气酣神耸,当是书家诸多优越条件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blob.png

戴熙山水画

戴熙山书法

戴熙书法

blob.png

戴熙书法

blob.png

戴熙行书《鹿太公》轴

以上便是我读戴熙行书《鹿太公》轴的感受。这件作品在我看来几近“尽善尽美”。若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以为由于笔硬纸硬,个别线条略显直率,缺少内蕴。如“步”字长撇稍显直白,“中”字长竖下半部有嫌轻佻,“仆”字单人旁的竖画略显纤弱。

blob.png

但对艺术品的鉴赏历来是见仁见智,且创作没有缺憾是不太可能的,这件作品的小小缺憾足可忽略,所以我认为这件作品是戴熙的精品,同时也是书法史上一件难得的珍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