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解析中国书法的“营销时代”(下)
解析中国书法的“营销时代”(中)
解析中国书法的“营销时代”(上)
“造星运动”———书法“营销时代”的特征之四
当代书法界有一个最大的特色现象,就是如火如荼的“造星运动”。一个个使用毛笔没几年的年轻人,在某种书坛潜规则的综合运作下,很快就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爱好者“脱颖而出”,成为“书坛新秀”;又过数年,便成为“实力派青年书法家”。
然而在异常响亮的名声之下,他们却难以有真实意义上的创作成果与之对应,这也可称之为展览文化时代的一大“奇观”。紧锣密鼓的书法展览一届紧跟一届,年轻的书法人被裹挟在这种书法“造星运动”的时代漩涡中欲罢不能。但一批又一批“书法之星”的出现,是否就意味着当代书法创作真的进入到空前繁荣的特殊历史时段了呢?其实非也!因为当代书法创作事实上并未在量的积累上真正达到质的飞跃。
作为对书法的一种社会性普及,展览无疑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会员”就等于书法家吗?书法家就等于“会员”吗?也许目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会员”就是“书法家”,而“书法家”就是“会员”,因为权威展览是由国家和省级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是一种具有官方性质的艺术行为。而社会对“会员证”的普遍认可,似乎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我们通过对“会员”们的文化考察得知,他们中的大多数实际上离作为真正的书法家的标准和要求还是相当遥远的。
有人认为,在当代社会,我们评价一个书法家,不能拿古代意义上的书法家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其理由是:当代社会教育体制的特殊建构决定了当代人特殊的知识结构,当代人不可能再像我们的古人那样只在“四书五经”、“唐宋诗词”和古文当中去皓首穷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让年轻的“书法家”们“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不合时宜的。这种观点乍一听似乎不无道理,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其中存在很多谬误。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书法毕竟是一门非常独特的传统艺术。它从产生到现在,一直都是与汉字的书写、文字的演变、古代文学、传统哲学思想紧密相连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你要学好它,你就必须深入到与它相关的这一系列知识当中去进行综合性的修炼,此外别无他途。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毫无传统诗文修养和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不闻不问的人能够搞好中国书法。
而要达到一个“国家级书协会员”的标准却是比较容易的。你只要能写好几首甚至一首唐宋诗词,有一幅作品在“国展”上入展就可以了。以往有人将同一件作品进行多次克隆复制,就能在不同的展览上轮番入展甚至获奖。这与其说是在搞书法创作,不如说是在进行“标准件”式的产品生产。
正是因为中国书法实用功能的日渐消退,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余事”转化为一门专业,而专业性的书法训练就不能无视传统文化的特有支撑。因此,如果你只是将书法当做一种生活消遣(抑或娱乐),只满足于现代意义上的一个“星”的层次,显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如果上升到一种崇高的艺术追求,希望自己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笔者觉得恐怕还需要从根本上做起。你的观念再怎么现代,你的艺术根基也必须深入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当中去。否则,你就不可能在书法领域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就。有人认为,当代是一个“大师缺席”的时代,这绝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泛泛之语,因为展览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似乎还是不无浮躁的功利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不利于大师生成的。
“雅集”、“笔会”———书法“营销时代”的特征之五
说到“雅集”,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东晋时期的那一场由王羲之、谢安等42人共同举行的百代传颂的“兰亭集会”,那种诗书辉映的风雅场景至今令书界学人艳羡不已。中国书协效仿那次雅集,也在绍兴兰亭举行了一次由42位书法家参加的“兰亭雅集”,并非常有“创意”地评选出当代的“兰亭七子”。此举被有关评论认为是当代人借书法的名义搞的一次“古代时装秀”。这种活动本身究竟有多大意义姑且不论,单就其“形式”而言,足可成为当代名目繁多的“雅集”、“笔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种“雅集”活动不仅能够使书法家们在百忙之中快快乐乐地过一把“林泉生活”的瘾,而且还可以借此扬名,进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平心而论,雅集作为当代社会借鉴古人的一种艺术交流方式,其本身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没有必要对其说三道四。但问题的关键是,雅集的实质内容究竟如何?前人之雅集,觥筹交错,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佳作连连,精彩迭出,风雅异常。如果时人只是念几句唐诗宋词,或者借酒胡诌几句顺口溜式的歪诗,既无平仄音律,又无文采意境,然后大笔一挥,写出一幅幅东倒西歪、不堪入目的涂鸦之作来,却名曰“雅集”,那么风雅体现在何处?岂不是大煞风景?!
现在还流行一种“笔会”现象:要么是文化单位组织一帮会用毛笔写字的人,或者是几个人自发组合到一起,像赶场子似地走工厂串农村,名为“送文化”,实则像化缘。除了少数活动搞得比较有文化品位之外,更多的活动则是“书法家”们自降身价,以拙劣的表演换取群众廉价的喝彩声和某些“东家”不无“施舍”性质的所谓“出场费”。
各种培训班、冲刺班异常活跃———书法“营销时代”的特征之六
既然书法展览如此盛行,会员证书如此炙手可热,那么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冲刺班”就一定不会冷场了。中国书协的书法培训招生细则说,凡两次参加“教学成果汇报展”并获二等奖以上奖次者,将按中国书协的章程规定吸收为中国书协会员。而众多的展前“集训班”、“冲刺班”,举办者和授课者多为大展评委和“国展获奖专业户”。他们有一个最能吸引书法人眼球儿的承诺,就是可以直接教给你竞争“国展”的“秘诀”。从某种意义而言,你不参加这样的“班”,就意味着你的作品很难进入“国展”。而一旦参加这些班,就有机会将你的作品打入展览,至少也会加大入展的保险系数。笔者倒不认为凡参加这种班的人个个都会成为书法高手,因为书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名家的指点也只是一个方面。但不可否认,在同等水平的前提下,谁能够得到名家的指点,谁就有可能在创作上领先一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私心本来就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这些有着评委身份的名家岂能例外?更何况,自己的生徒入展、获奖,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他们举办的那些“班”,岂不是更加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了吗?君不见,当下很多由评委主讲的“培训班”不都是一届比一届“红火”吗?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书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演化为一种将“娱乐性”和“商业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谋名取利之道。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的“时代文化属性”,但毕竟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它作为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本质精神。也许换一种思维来看待,进入当代转型时期的中国书法,其“娱乐性”和“商业性”的日益凸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不能片面地说是协会和展览把中国书法变成了怎样怎样、什么什么,因为协会和展览也确实起到了某种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至少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宣传普及书法方面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的。但不正常的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足以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神圣的书法艺术,流传到今天,在我们的手中突然停滞或衰落了,那我们还有什么“优越性”可言?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观念如何更新,中国书法的崇高精神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这里沦为金钱的奴隶。书法人追求财艺俱佳在时下社会无可厚非,但更应当讲求德才兼备,因为这是人类社会从事任何事业的一条永恒不变的根本法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