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收藏:老年书画家作品确实包含财富,只是财富是属于经营者的
展览:甲方乙方纠结着的痛
近几年的展览,没有哪一次是安安静静的,所谓的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展览也招致一些口水。
书坛一如江湖,出来混就需要有面对口水的勇气,“口水是油水,人气即财气”嘛!而一般展览的新闻通稿上照例都会说“展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然后列举有多少头面人物参加了展览开幕式,有多少名流和群众参观,而实际上一点儿都不轰动,这些大大都属于“人工降雨”。
我记得一位同道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宁信世上有鬼,不信书协破嘴。”高频率的展览造就了太多的书法家,他们相互侵占、争夺着彼此的空间。书法创作原本只是一个人在书斋中的慢活儿,如今因展览泛滥而变成了“集体婚礼”。按自然规律来说,任何一种生物,如果都朝一个方向运动,那么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而眼下的书法人,正盲目地朝着展览这一个方向涌去,仿佛进入一个集体无意识的“被”时代。
兰亭奖获奖作品
而换个角度看,展览主办方要办好展览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至今就连错别字这一问题也未处理好,每次展览过后,都会中一身的箭。其实,单就错别字问题而论,展览主办方也有说不出的苦。
错别字问题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经典作品中也见错别字,而当今却要让一些字写得不错的作者因一两个错别字而无缘参展、获奖,好像实在有些苛刻。更有人解释说,这些年的展览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难道习以为常的事情就是对的吗?那么,展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错别字?我们书法人应该怎样对待错别字?恐怕不同的角度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那就是:创作上一定要严于律己,评审上则要综合考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