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中国书画:书法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助推作用

时间:2021-09-30 13:45:01 来源:

书法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助推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作为文化艺术之一的书法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和民族的审美追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中,应理所当然地成为一支先锋力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助推器。书法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陶冶情操,塑造高尚的人

“书,心画也。”这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出的经典论断。这一论断使书法成为了人们更乐于接受的一门艺术,为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家钟繇曾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他把书法看做是人们审美情感的一种流露。同时,书法艺术又是人们道德情操的一种展现。

书法艺术不同于人们用来交际的一般文字工具,它是一种意象的表情艺术。书法艺术以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的抒情达意为特征,渗透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包含着人们不同的观念。书法艺术不但是书者人文灵性的表现,更是书者人生情感的真实轨迹。一幅隶书中堂“宁静致远,淡泊明心”,既可供赏玩,又是对人处世之道的警醒;一卷魏碑横幅“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是敦厚君子的座右铭,更是感化人们、培养人们高尚情操的警世录。鲁迅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质朴无华,刚柔相济。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会受到鲁迅精神的感染,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blob.png


理能服人,情能感人,书能鼓人。书法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寄以抒纵横之志,托以散郁结之怀”,那么,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作品时,一定会感受到艺术美的存在,感情的神经因受到触动而产生艺术的共鸣,形成多种多样的审美观念,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一种高尚的美的境界,或性情为之愉悦,或精神为之振奋。

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众多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紧紧围绕“推动书法艺术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思路,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创作实践,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书法作品。人们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时,不知不觉地陶冶了道德情操,这样自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增强信心,战胜建设中的困难

书法是书者抒情达意的艺术。而书法艺术所表达的感情则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意识基础上的,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情。如果仅是符号本身“翩若惊鸿”,那它的生命张力不会如此宏大。书法艺术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更是耐人咀嚼。书法的意象美是同所写的文字内容结合在一起的。那些鼓舞人们士气、增强人们信心的豪言壮语通过书法家的再创造,其影响力会大大增强。

入得书法家心意的,多是脍炙人口且积极健康的佳句。当书法与具有健康意义的文字内容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对人们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因此,我们在欣赏书法的线条、结构、章法之美,感受作者的心态、情怀的时候,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诵读文字,让那内容含义深入内心,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灵魂的洗礼。

一副行草长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铿锵、跌宕的笔迹能够给予奋进中的人们多少豪迈!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驻足这副长联之下,必定会增强坚忍不拔、勇于奋进的信心。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今年的玉树地震中,中华民族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面对灾难,我们悲痛,但我们更需要坚强,更需要信心,需要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勇气。在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斗中,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创作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众志成城”、“坚强勇敢”、“重建家园”等一行行饱含艺术家情感,又富有战斗力的文字,通过书法的感染,不但增强了全国人民战胜灾难的信心,而且更加增强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勇气;同时,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凝聚力量,培育创造的精神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们的创造精神。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作为书法家,必须具备超于常人的创造精神。书法艺术在产生过程中,融入了书法家无穷的创造灵感。每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都是书法家的创造过程。对于同样的文字内容,不同的书法家在作品中会写出不同的气势,会把欣赏者带入不同的境界。即使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书法家笔下,也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构;而且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场合下,也会写出不同的形态和神态。例如王羲之《兰亭序》中二十几个“之”字就有二十几种面貌,没有一种是重复的,每一个“之”字都各具特色,每一个“之”字都闪耀着王羲之创造精神的光辉。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抽象的视觉艺术。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人们在欣赏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时,不仅会获得美感,而且常常会惊叹书法结构、章法的奇绝,被书法作品所蕴涵的创造精神所打动,被中国书法特有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从而在作品的结构、线条和黑白的分布之中,感受到作者的匠心、智慧和豪迈的胸怀。人们在欣赏中开阔视野,强化创造意识,产生创造欲望,迸发创造精神。通过欣赏书法艺术,人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近些年来,各级书法家协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举办书法展览,活跃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结合开展“聚焦新农村,文艺为农民”的主题活动,组织书协会员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和集市,主动了解人民群众对书法艺术的渴求,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基层群众生活和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书法作品,并通过组织承办各种书法展览,向人们展示书法艺术的魅力,展示当地书法艺术的辉煌成果,也极大地凝聚了人们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创造力量。

四、健康身心,促进社会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需要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而书法艺术在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培养人们健康的身心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无论是练习创作书法,还是欣赏书法作品,都能够怡情悦性,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焕发朝气。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在创作时,总是先凝神静思,而后才执笔挥洒,万毫齐力。这与武术、气功讲究气沉丹田,而后心到、眼到、手到、脚到,一动则百动的要求是息息相通的。武术讲究虚实变化、运转自如、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气势贯通、形神兼备,书法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实相映、时断时连、笔断意连、气韵弥满、神采至上,两者可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许多休息和疗养的场所,如卧室、宾馆、饭店、疗养院等,人们都喜欢悬挂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能够起到镇静安神、愉悦性情的神奇作用,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人们拥有必胜的坚定信念,需要人们凝聚无穷的创造力量,需要人们培养健康的身心。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总是通过作用于欣赏者来实现。作品的存在首先是因为鉴赏者的存在,群众的鉴赏需求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和根据。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助推器的作用。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欣赏者的水平越来越高,欣赏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书法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助推作用也就会越来越重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