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书画篇)·走向世界的共和国文化大使·张庆祥作品展
画家自画像
修军的版画《自刻像》(见附图)作于1957年,纸本,现藏广东美术馆。画面高26厘米、宽16厘米,描绘的是画家的上半身肖像。在这件以黑白为主要元素的作品上可以看到,画家把肩部以上的画面空间处理得以虚白为主,把肩部以下的画面空间处理得以实黑为主,黑色空间和白色空间的互相映衬,给画面奠定了直观的审美基调。1925年生于山东莱阳的修军,在作此画时,只有32岁。正如画面上看到的那样,属于这个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饱满的朝气,以及属于这一代人所特有的那种睿智的思考,通过画家对自我形象的刻画而表现出来。
修军原名王英民,自幼喜爱绘画。他在15岁高小毕业之后,前往烟台做学徒,常常利用工余时间跑到广告社偷学绘画。18岁那年,修军在即墨县高小担任美术教师。1946年,修军来到青岛,在木器店当店员,并师从于冯凭、吕品学习绘画。1947年,考入北平国立艺专。1948年前往解放区,正式走上了革命美术的创作道路。就像他的同时代的其他画家那样,修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艺术创作中,倾注了更为蓬勃的理想和热情。1952年,修军随部队入朝鲜,在朝鲜前线创作了大量的战地速写和素描,先后有6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地发表。他在1954年从部队转业之后,分配到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和创研室主任。
修军的版画《自刻像》(见附图)作于1957年,纸本,现藏广东美术馆。画面高26厘米、宽16厘米,描绘的是画家的上半身肖像
修军在创作这件版画《自刻像》的时候,正是他艺术生活的新开始。1959年,修军的版画《重建家园》获得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三等奖。1960年,他作为陕西的代表出席了全国第三次文代会。1962年,他的版画《山村小学》、《重建家园》入选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1964年,他的版画《陕北之春》、《枣园春色》入选在法国举办的中国现代版画展。1982年,他的版画《秋》入选法国春季沙龙画展。1983年,他的版画《黄河入海流》等入选在香港及新加坡举办的中国现代版画家精英展。1992年,他的版画《诗人》等入选在澳门举办第一次东西方著名版画家画展。修军曾经担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等职务,他的艺术创作活动一直坚持到晚年,直到1994年7月与世长辞。
在版画《自刻像》中,位于画面下半部的两把木刻刀,格外吸引观者的注意。作为木刻创作的必要工具,木刻刀包括三角刀、圆口刀、斜刀、平铲刀、排刀、方口刀等多种形制。不同的刀具,有不同的用途。画面右下角的纵向放置的刀具是圆口刀,多用于刻画厚重而浑圆的线条。从右下角向左上方斜置的是平铲刀,是铲底子的主要工具,多用来制造晕刻及刮刻效果。两把刻刀在画面的下半部,呈“V”字形排列;白色的刀身和刀柄,打破了画面下半部的黑色基调,给观者带来有规则的形式审美的感受。画面的上半部,修军用大块的断断续续的白色区域以及各种宽窄不等的白线条表现了画家的头部形象以及画面的背景。这些鲜活的白底子以及充满生命力的各种线条,也许正是画家手持着画面上的那把圆口刀和那把平铲刀的得意之作。画面上半部的动感的线条,跟画面下半部的富有理性精神的“V”字形,互相产生对比,给这件版画作品增添了又一个有趣的话题。除此之外,身为版画家的修军,把他的最常用的木刻刀具的形象移入《自刻像》的画面上,这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对其版画家的文化身份的强调作用。
对肖像和人物题材的表现,是修军的版画创作的重要内容。在创作这件《自刻像》的前后,至上世纪90年代,修军对这类题材的创作热情始终都在坚持着。现藏于广东美术馆的《捣米》(1953年)、《颗粒还家》(1955年)、《韩起洋》(1956年)、《公社秋收》(1956年)、《陕北老农》(1962年)、《白求恩》(1973年)、《诗人》(1975年)、《作家》(1980年)、《伟人之死》(1983年)、《学者》(1992年)等,均为这类作品中的精品。修军善于在大结构中发掘人物形象的有关细节,比如《自刻像》通过对线条的粗细变化的把握,使面部表情的刻画惟妙惟肖,达到了以形传神的微妙效果。修军也有一些专门用细线条描绘形象的版画作品,比如他的《老石工》(1957年)、《农民诗人》(1980年)等,在画面的表现力方面,尽管同样的情志入微,但是比起《自刻像》这样的作品而言,毕竟少了许多粗犷的气势。相对而言,像《自刻像》这样持刀直入、大刀阔斧的修军,更有一番独到的魅力,甚至被称为是有着秦始皇陵兵马俑般的壮观气象,有着茂陵霍去病墓石雕的粗放大气。唯其如此,有评论家认为:“修军的版画,不以优雅的意境见长,而以雄浑的气势和博大的精神取胜。”
这也正像《中国新兴版画史》对他的评价:“他以别人不曾表现过的方式,以一般人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创造个性,在版坛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