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画中乾坤待思量
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香港艺坛五彩缤纷,平添了喜庆气氛。几个较具规模的画展,展现了平素难得齐全的艺术面貌。特别是较少议论的西洋绘画,这些展览可以看到香港老中青三代画家共同塑造的当代画卷,为观众提供了评论和审视的依据。
为了便于述说,我想按人物、风景、静物分列,其中具象和抽象兼顾,期望能勾画出较为贴切简括的画坛风貌。
老油画家陈海鹰是香港资深艺术教育家,这次他提供了画于1998年的《自画像》,深重的色调,流畅松动的笔法,反映出取自欧美写实主义的风貌。他创办的香港美专,影响了一代画人。同为香港画坛前辈的罗拔,展示的是水彩画《石狮洲》,画中的天、地、海、人的处理,采用了冷暖、动静、明暗、大小的对比,而且是手法巧妙,不着痕迹,尺幅不大,却充满绘画性而意味无穷。
人物题材的作品中,陈朝龙的《苗族女孩》,追求生活美感,且具有雅俗共赏的品质;潘跃辉《大大的眼睛》,表现了豆蔻年华的青少年,画面经变焦镜头扭曲,烘托充满迷惑和焦虑的族群内心。巢锡雄的《沟通》和陈中枢的《距离》,都是以地铁乘客群为载体的系列作品,但前者借电脑图像表现电子时代的都市人,后者以传统写实主义手法转述作者的批判意识;前者鲜亮新潮的图像,为观众提供了新鲜悦目的视觉经验,后者在车厢玻璃上折射了被冷落的老妇、妇孺和儿童,令观者对一群坐客看似紧张专注的姿态,产生猛然一震的不屑。
此外,林学渊的《头像》、陈铿的《享受阳光之三》、许昭奇的《背后》、陈方远的《穿遇皇后大道西》、黄金的《澳门画家肖像》等,是不同的技巧和思考在写实主义框架中的不凡演绎。
风景和花卉静物方面的作品,欧阳乃露的《雨》、陈尧麟的《牡丹》、冯鹤亭的《香港公园一角》、朱应东的《明光树影》、李梓良的《青城记》等,也都是深具功力的作品。
抽象作品方面,我以为黄泽雄的《马赛克》、李福华的《大同》、苏珊谷的《色变》、吕振光的《山水》系列、李运辉的《风景》系列较为耀目,是精心设计的抽象作品。
其他应该一提的还有陈余生的《绿》、廖少珍的《中国的牛》,前者拟实艺术的手法别具风味,后者的黑白手法蕴藏着极具个性的艺术才能,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写实的境界。
总而论之,老、中、青作者各有代表,而且风格迥异,画派有绪;同时,在表现生活、关注现实的创作倾向上,取得了更为广泛的共识。
不过,有少数作品停留在照片的摹移和套用西方现代的固有元素。个别作品甚而停滞不前,构图、色彩造型上缺乏必要的经营和提升,与同时展列的优秀作品形成了较大的距离和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