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小由之游刃有余,文徵明
文徵明可谓艺苑中的全才型人物:画擅山水、人物、花卉,山水又兼粗、细笔两种面貌;书法则工四体,有《四体千字文》传世。他擅作大字行草书,蝇头小楷更是被人称道。文徵明主持刻制《停云馆帖》(书史上著名的丛帖之一),为传承传统书法尽心竭力。文徵明寿至九十。据载,他八十多岁尚可写一笔不苟的小字,目力惊人。高龄再加上笔力不衰,使他声誉登峰造极,一时“文笔遍天下”、“海宇钦慕,缣素山积”,购求他作品的人踏破门槛,故他的作品存世较多。诗文方面,文徵明著有《甫田集》三十六卷。前十五卷均是诗,其他为“行状”、“墓志铭”之类的文字。文徵明卖字卖画也卖文,这些是他收入的一部分。文徵明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画坛“吴门四家”。书法上,他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有论者认为,文徵明是“继沈周、祝允明之后‘吴门画派’与‘吴门书派’的领袖”。
文徵明小楷,行书《离骚经》局部
文徵明在19岁时从沈周学画。而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这对文徵明早年的书法取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徵明22岁时从李应祯学书法。在李应祯的悉心指导下,文徵明的眼界被逐渐打开,开始取法多家。王世贞说:“待诏(文徵明)小楷师‘二王’……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黄、米及《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在古代书家中,黄庭坚的书法对文徵明影响很大,尤其是大字行书、行草。文徵明书法中的劲健与开张多来源于黄,不过后来文徵明究心于“二王”,终归晋格。一般来说,文徵明书法呈黄庭坚面目者,创作年份相对偏早。这里介绍的南京博物院所藏文徵明行书《奉天殿早朝诗轴》(见右图)基本上没有了黄的痕迹,应是他较晚时期的作品。
文徵明小楷,行书《离骚经》局部
在欣赏这件作品前,我们应先注意一下它的规格:纵350.4、横93.4厘米。据此可知作品之大,而字逾径尺!在这么大的宣纸上挥洒,没有很深的功夫是难以驾驭和把握的。而文徵明不仅写得得心应手,而且精彩纷呈,笔法老到,用笔变化多端,轻重疾徐,脉络清晰。可以看出,文徵明写此轴时行笔是较快的,干净利索,时露飞白,老笔纷披。第一行“宸”字末笔以章草笔法出之。第三行“门”字虽简单,但字形、笔法有变化,笔力敦实凝重。第四行第一字“受”时有破锋,扫、掠兼施,绝去甜俗。此中还有许多可圈可点者,这里不一一道及。
文徵明小楷,行书《离骚经》局部
梁在《承晋斋积闻录》中评文徵明的书法为一个字———“单”。他说:“衡山字齐整,未免太单。然彼乃有养之人,字取温雅圆和,亦另是一种道理。”他还说:“文衡山好以水笔提空作字,力学智永,专尚圆活,然未免太单,此得天(张照)之所以不许文而专许董也。”毋庸置疑,文徵明的确有不少作品有“单”的弊病,这与他的笔法、字法过于熟练并追求精整不无关系。再加之作品年份跨度大,难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文徵明对于写字的态度极为认真,即使“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这样的结果,字自然会写得既精且雅,但在情趣上难免要打点儿折扣了。不过,梁后来在《自书论跋》中又写道:“吾向最不服文衡山字,以其太单也。近来作草书,颇觉有得,乃观衡山草书,其蕴藉体度,殊不可及。夫然后叹古人之诚难能也。”
这一点颇能发人深省:古之书家于书史留名,必有其一定的道理,似不应轻易否定。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衡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氏以儒起家,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文徵明少时即有才名,然而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26岁到嘉靖壬午(1522)53岁,九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因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经过吏部考核,他才被授予翰林院待诏的职位,参加编写《武宗实录》。当年文徵明参加岁试时,宗师批他的字不佳,列于三等。这一意外的打击,反而使文徵明从此发愤练习书法,最终在书法上成了大气候,正是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文徵明在翰林院的四年中郁郁不得志,故而一再乞归,终在57岁时回归故里。从此,他一直住在苏州,潜心诗文、书画,直至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