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透析名家收徒
近年来,名家收徒之风愈演愈烈。客观度之,可谓喜忧参半。
收徒本是教育的正常现象。孔夫子周游列国,弟子三千,六艺得传,《论语》结集;张僧繇收吴道子,画圣由之产生;苏东坡收黄庭坚,始有大宋文坛双星;元代王鉴收王石谷,“四王”画风绵延不止;清朝任熊、任薰收任伯年,海上画派由之衍生;张大千收何海霞,大风堂力量倍增;齐白石收娄师白,齐派后继有人,如此等等,都是师徒并美,相得益彰。即使有师徒沆瀣一气、制假求利者,毕竟为数不多,瑕不掩瑜。
名家收徒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或许缘于他们还有几分古式文人的清高,因而不敢正大光明,大张旗鼓。像2007年8月《齐鲁晚报》宣称由山东美协等单位举办的“山东书画名家收徒活动将启动”的事情,实在是少之又少。据笔者所知,名家收徒,也缘出多端——或为延续文脉,使薪火相传;或以艺授人,补贴家用;或不甘沉寂,激浊扬清;或自立山头,扩大势力,或心怀鬼胎,另有图谋。其形式,或用家舍耳提面命,或以办校集中授徒,或借报刊进行函授,或在高校以艺度人。以书法为例,其收费情况大体上是:中国书协副主席每年不下于一万元,理事不少于八千元;省级主席不低于八千元,省级副主席至少六千元。尽管价格不菲,依然车马盈庭,以致不少名家“不得不扩招”以应“时势之需”。经调查发现,名家设堂收徒,每年少则十人,多者竟达四十人。不仅每年举办,绵延不断,而且也是韩信用兵——希望多多益善。在什么东西都市场化了的今天,以艺度人、以艺养艺和以艺换钞等,显然已经“百花齐放”!而交费入门与周济生徒,已然并行不悖。因为谁都不愿意和“孔方兄”过不去呀!
其实,名家们并不缺钱,也不会贫困。他们即使不是国家公务员,也会有高级职称,糊口之资绝对不成问题。况且,“出席”、“评审”、“题字”、“地下包销”等,已经为人熟知,钵满盆满不在话下,进入小康轻而易举。惟其如此,名家收徒从发生学角度看,是一种市场行为,是文人在当今社会的一种应对模式。实质上说白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有意敛财的行为。
然而,事实不只是如此简单。
透过热闹的现象会发现,凡是投师名家之门者,多为三种人:一是当地高官,二是名门妇女,三是已有所成者。而且,一年半载之后,他们即可在“国展”中抛头露面,逊色者也可在省区展赛中入展获奖——这似乎充分显示了名家点拨的“威力”!大家也相信,可能在短期内,生徒们的技法得到了全面系统而科学的训练,思想认识与审美观也拨乱反正得到了提高。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名家们往往掌握着一省一区一地的艺术评审权,甚至还身担着全国展赛评委的重任呢。更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投门者,本来就基础较好,国展已入多次甚至获奖,只因不是出身“名门”才不惜投资镀金。其中,投靠名门,拉大旗作虎皮者,也不乏其人。所以,“为什么中国首届西部书法展成了西部书法新人展”、“为什么名家主持的展览多为其生徒作品,老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有些地方书风近似”、“为什么有人在自办刊物上海炒学生”等问题,便迎刃而解,欲说还“羞”了!——这不仅是简单的“周瑜打黄盖”的翻版,而是隐藏着强烈的功利意识。这不仅是“你图名,我图利”互补双赢的美事,而且还形成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的天然生物链,让艺术教育也“道法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