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书画展览:兰亭伴随永远的华夏

时间:2021-10-14 15:45:05 来源:

兰亭伴随永远的华夏

走近绍兴西南会稽山阴的兰亭,迎着崇山峻岭,我漫步于茂林修竹间,便仿佛走入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那个永远之春日。

一切似乎都还是当年模样——曲水流觞处,只不过一米多宽、曲曲弯弯的兰溪水清清亮亮、潺淙有声,写有名字的蒲团摆放在溪水边,错落标示出参加曲水流觞活动的王羲之、谢安、孙绰、许 等42人的座次,仿佛意酣兴浓的众人刚刚起身离去,蒲团上似乎还留着他们各自的体温,甚至亭梁上还萦绕着书家雅士们的欢声笑语。鹅池碧波荡漾处,十余只白鹅或戏水、或鸣叫、或觅食,生动得不可名状。鹅池旁有一“鹅池碑亭”。相传,亭中的“鹅”、“池”二字分别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所书,“鹅”瘦而“池”肥,相映成趣。此碑遂有“父子碑”之名。与“鹅池碑亭”并称“兰亭三绝”的是“兰亭碑亭”和“御碑亭”。“兰亭碑亭”中的“兰亭”二字乃康熙手书,而“御碑亭”中留存的则是清代两位天子的墨宝——碑阳为康熙手书的《兰亭集序》(见左图),笔力遒劲,自成一家;碑阴为乾隆的《兰亭即事诗》,诗书俱佳,堪称一绝。因康熙、乾隆为祖孙,所以此碑又称“祖孙碑”。三通绝妙的石碑,“书圣”与“天子”遥隔千余年,作为民族传承与文化弘扬的一脉书香,是如此源远流长,是如此坚韧执著。

blob.png

碑阳为康熙手书的《兰亭集序》

农历三月三修禊日举行曲水流觞等活动,原本是中国古代避灾祈福的传统习俗,而在永和九年(353年)的三月三,王羲之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把传统修禊办成了即兴赋诗的雅集活动。当日,众人共作诗37首,王羲之将其编作一集,并乘着酒兴为之作序,写下了那篇共324字、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不过,他当时肯定想不到,一次可说是无心的风雅之举,竟成了中华书坛中一个散发着永恒魅力的神话。

右军祠里,到处都能感受到王氏书艺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偌大的院落内,两边廊壁上嵌满了一方方唐宋以来的诸多书法名家们临写《兰亭集序》的摹刻,有虞世南、褚遂良的,也有赵孟 、王铎的,风采各具,光耀千秋。正殿正中有一幅王羲之的肖像,俊逸洒脱,一身儒雅之气,似乎与“右军”之武官形象相去甚远。虽是王羲之的纪念地,但《兰亭集序》真迹却不在这里,也早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展柜里,摆放的是名家们的摹本的拓本,其中就有据说是最接近真迹的冯承素的摹本。当时,他是奉旨将真迹垫在宣纸下面,先勾轮廓,再填充墨迹。然而,此法只能描其形,无法得其神,为历代书家所不取。于是,如今我们只能在“形”上体味《兰亭集序》的妙处。李世民是千载明君,却也有自私霸道的举动,竟狠心让真迹殉葬于昭陵的清冷。正因为这样,所以陆游才充满感慨地说道:“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

既然《兰亭集序》真迹已经不可复见,那么究竟哪一件摹本与其最接近也就没有一个权威的评判了,人人都可以向着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境界运笔挥毫。但是,《兰亭集序》不可复制,就连王羲之本人也不行。由此可见,书法之伟大,既在于它的书写手段与形式,又在于书家人格、气质、哲思的灵光乍现。如果只看到《兰亭集序》书法上的美妙,忽视其文学、哲学、思想内涵上的韵味,便无法真正欣赏它。

对于书法,王羲之一生矢志不渝,精研苦读,临池不辍。而且,不仅如此,他还注意修身养性,并遍游天下名山大川,采自然之灵性,纳天地之神韵,终使自己的书法出神入化。

到过兰亭,你才会明白:为何这里会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为何这里会成为历代书家心中永远萦绕的情结。

兰亭自东晋一路走来,走得古朴典雅,走得风姿绰约,走得光彩照人。

作为一个以汉字为书写对象、以诗书为文化载体的民族,少了兰亭,我们似乎便少了一处独有的风雅,一种独具的风采,一份独特的风情。

永远的兰亭,注定要伴随永远的华夏;永远的华夏,自然也离不开永远的兰亭。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