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太康和他的篆刻艺术
由多年的交往感知,华夏艺术交流协会会长、中国残联书协副主席太康做人讲究一个“诚”字,坦诚、真诚也;做事讲究一个“信”字,守信、有信也;为艺讲究一个“写”字,写意、写心也。他书、画、印兼修,能自觉地将篆刻、书法糅入中国画创作当中;反过来,又能将画理、书理融入到印理之中。他刀下的印作,线条大气磅礴,古意盎然,刀法老辣,格调高古。其书法糅合了米芾和北魏墓志的笔意,笔力凝重,章法饱满,线条流畅,气韵生动。
上善若水太康篆刻
太康原名康永杰,1960年生于辽宁抚顺,199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研究室深造,1997年入首都师范大学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其书法、篆刻作品入展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四届全国篆刻展等重大展览数十次。2003年以来,他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书画篆刻展,先后主编出版《实用印章起步》、《当代大写意篆刻集》、《太康书画篆刻作品集》等数十种图书。从2003年至2009年,太康在北京荣宝斋精品画廊负责“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系列作品邀请展”策划主持工作,为当代实力派书画篆刻家举办个人展览,有不少“北漂”发展的书画家得到他多方面的帮助。
山水方滋太康篆刻
太康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莫过于策划出版《当代大写意篆刻集》一书(此书于1998年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把一种篆刻风格定位于“大写意”是他的一个创举。那本书收录了王镛、石开、韩天衡、崔志强、陈国斌、徐正濂等18位代表人物的作品近二百方,至今影响着“70后”、“80后”印人。数年前,笔者在主持某官方书法网站日常新闻业务时,发现太康的个人书画篆刻网站被链接在我们网站下端,从此之后和他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往。如今,太康的艺术、生活状态已渐入佳境。前不久,他接连随代表团去韩国首尔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访问。每次活动归来后我们便会相聚,品茗推心,谈艺论道,其乐融融。
今胜昔太康篆刻
笔者去太康家聊天,经常会谈到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即如何评价一幅书画作品的优劣。他毫不掩饰地说:“写者高,画者次,描者下。”他主张写意为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其次是用普通技法画出来或做出来的作品,再次就是描出来的作品。书、印作品同理。
太白楼太康篆刻
太康与同居北京方庄的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顾问谢云交谊颇深,常去谢老家做客,聆听教诲。谢云在即将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书法名家系列作品集·太康》序言中这样评价:“太康治书,在精神上坚守自己。他的努力,如同在大漠培育花朵,结出了果实。作为大康的书友,我们都看到他在艰难中取得成功,是值得祝贺的。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篆字上下工夫,写篆书、刻篆章,双管齐下,在古文字里遨游,这份心境、笔境是要离俗入道的……他的篆书写得很拙,篆刻亦古茂朴拙、砉然留声,这个篆国巡游,他传拾自己的高古风格,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双一堂太康篆刻
太康常以大篆笔意作小篆,大起大落,变形怪异,戛戛独造,常不被人理解。记得去年笔者应邀去郑州参加第五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的终评,有评委对太康的一副变形金文对联提出异议,经过复议才予以认可。太康的大写意印有时也不被人看好。记得几年前,他为江苏宜兴一紫砂壶厂商制一枚“品泥堂”壶底印款,老板没当回事。后来这位老板拿一把有太康所刻印款的紫砂壶送给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广东省书协主席的陈永正,并夸耀自己的紫砂壶如何制作精美、有价值。陈永正仔细品味了这把壶后,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这把壶的价值还不如壶底下这方印作价值高……”这位紫砂壶老板此时才翻然醒悟,对太康刮目相看了。真正的艺术,需要去品。能够读懂它,你就进入境界了。
上网太康篆刻
太康具有我行我素、胆敢独造的艺术家个性。
近年来,他尝试在陶瓷泥坯上写字、画画、刻印,颇有成果。他的画室兼客厅摆满了近年烧制成功的陶瓷艺术品,每一件瓷器上都留下了他的书画印记,也留下了许多耐人久久回味的东西……(题下附图均为太康的篆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