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鉴藏赏析:冰雪花鸟画创作

时间:2021-11-07 13:45:25 来源:

冰雪花鸟画创作

冰雪山水画家于志学在几十年的写生探索中发明了以胶矾画冰雪的方法,从而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然而,于老师的在纸背面作画和只有把画竖起来,墨才能滴淌的方法不适合现场作画。而且,以胶矾画冰雪的画法很难在于老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于是,一些有头脑的冰雪画家便开始寻找新的立足点。如何让冰雪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结合起来,是摆在当代冰雪画家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冰雪山水画是以矾水作为调剂来调墨,以白显迹。在此,墨的作用退居矾水之后。矾水是以笔为载体,靠渗透结晶来阻断笔中墨的痕迹,所以,笔的运行轨迹和矾水量的多少就成了画雪的关键。一般来说,画冰雪时笔力不显,笔锋亦难寻,与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的露锋、收锋、侧锋,乃至皴擦、飞白等相差甚远。笔力的减弱,使冰雪效果抽象有余而具象不足,这就容易造成画面的板、刻、结。或许有的人说,没骨法也是不见笔锋、骨力的。的确如此,但没骨法是以色彩取胜,而冰雪画恰恰少了色彩上的优势,退藏于矾水后面的墨色因无笔力的支撑,故显得软弱、疲沓。另外,冰雪画对纸张的要求也很高。

马春生的冰雪花鸟画作品《冬趣》

通常,中国画的视觉美是靠点、线、面的搭配来实现的。如果我们把传统笔墨技法运用到冰雪画中,形成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或创新中延续的传统,那么冰雪画就更趋向中国画的主流,也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笔者在冰雪花鸟画的创作中有四点认识,愿将此托出,与同道商榷。

一、黑白相衬,务求整体平衡

在国画创作中,留出多大面积的白很关键。无白不显空灵。然白多了,则又显得画面虚而无力,因此要掌握好一个“度”。矾水冰雪画的要旨是以白状物。冰雪的色彩基调是白色,虽实亦当为虚。如果冰雪以白色绘出,除此之外的景物(如天空、溪水、云雾等)的笔墨分量不够的话,就会“形迹宛然,画无生气”,因此要加重除冰雪之外的其他物象的色彩浓度。通常,我们晕染白色物体时多用赭石色或蓝色作衬色,但在冰雪画中,因赭石色容易破坏画面的冷意,所以要少用。

二、墨色齐备,方可幻化无穷

马春生的冰雪花鸟画作品

中国画中,墨以笔为骨,笔以墨为肉。墨从笔出,随锋而转。画雪如果无墨,则难见用笔之妙。古人云:“作画自淡至浓,次第增添,固是常法。”可见,墨色的浓淡影响着画面的灵动与否。冰雪画的色彩虽讲求薄,但要薄中见厚。在一幅冰雪画中,既要有淡墨、清墨,又要有焦墨、浓墨、重墨。特别是焦墨和重墨,不可或缺,然亦不可过多。我们要根据画面需要来敷色,使墨色有轻重、浓淡的变化。正如古人所云:“墨色轻重有变,使虚实精神俱到。”

三、用笔丰富,补足骨法力度

马春生的冰雪花鸟画作品

卫铄曾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此语虽是评论书法的,但也适用于绘画。冰雪画家要想作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就必须在传统用笔上动脑筋、下工夫。画冰雪画时,用笔要提按有致、变化多端。有了笔墨美,作品才能产生艺术美。

四、粗画细染,各尽其妙

冰雪虽浮、薄,但画时要使之气韵凝重。只有多用圆浑之笔,才能绘出冰雪融融的气象。欲求冰雪之实,必须粗画细染。非细染不能达其微,非粗画不能张其力。只有粗画细染,才能画得空灵而有物,也才能避免邪、甜、俗、赖。在生宣纸上染色,色很容易冲破矾线浸入雪中,让雪变脏。在生宣纸上用矾水做调剂进行染色,除掌握好水分、颜色与时间因素外,还要心静。心不静则画难静,笔躁动则静气不生。墨粗疏则清幽之气顿减,甚至雪意全无。

目前,从事冰雪画创作的人很多,特别是东北三省,不仅气氛空前活跃,而且已形成一种风气。笔者最后想说的是,欲成大器者,需先沉住气,要坚持“由粗向细的演化”,不可浮躁。(上图为马春生的冰雪花鸟画作品《冬趣》)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