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张元济致张惠衣信札
20世纪30年代张元济给张惠衣信函两通、蔡元培给张元济信函一通,内容有关张惠衣专著《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出版事宜。三通信函,均未收入《张元济全集》、《张元济蔡元培来往书信集》,在《张元济年谱》一书中也未提及。因此,这三通信函对研究张元济和张惠衣,都有相当价值。对20世纪30年代学者之间交往状况,也提供了史料证据,三通信函弥足珍贵。
《金陵大报恩寺塔志》是张惠衣一部力著。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0)建保宁寺与阿育王塔,为江南建佛、佛塔之首。(另外两处,为海盐金粟寺及太平,安徽当涂万寿寺。)南京中华门外塔、寺以古老、雄伟名闻天下。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母,以宫阙规制、鸠工10万人,敕工部重修,赐额“大报恩寺”,清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军队为取得塔顶的黄金,用火药轰炸,塔、寺圮焚。20世纪20年代,张惠衣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期间开始搜集资料达10年之久,多次到遗址踏勘,从百余种古籍、正史、稗史、文集、诗集、方志、《大英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中采集、汇集成书,全书共分10个部分,计有古迹、梵宇、联额、碑记、寺僧、集文、集诗、杂缀、大事记和补遗等。全书10万字,可概览扱恩寺及琉璃塔的历史面貌、兴替沿革,是一部重要的学术专著。
张元济两通信函考释
海宁学者张惠衣先生的后人处,现珍存着民国时期大出版家张元济公的手札两件,释文如下:
惠衣先生大鉴:
前奉大函,并诵佳什,钦佩无极,续蒙枉顾,适直可睡,家人未曾进报,致失迎迓,歉仄无似。
张元济 信札
大著报恩寺塔志,敝公司以范围太狭,未能承受,当转送蔡孑民兄,商请中央研究院出版,旋得覆信,亦难成议,仅将原信呈上,伏祈詧阅,大著稿本已交存敝馆,俟大驾前往时由馆员面呈至商务印书馆,标点、旧籍已转商主者,覆信属请移驾棋盘街总管头处编审部接洽(除礼拜日外),附去介绍信一页,祈袖致为荷。专此布复,祗颂台安!
弟张元顿首
十一月廿六
惠衣仁兄阁下:
致覆者,前日卞绍奎君来,出示五月廿日手教,展诵如亲謦欬,深慰饥渴,卞君属书堂颂遵命写成,期于今日来取。惟深愧不舞之鹤为羊公羡耳。承示玉海楼藏书将归贵馆,既保前贤之手泽,亦增多文为富之,先闻之欣慰。手覆祗颂台安。 附呈近作一首,并乞教正。
弟张元顿首
六月廿一日
第一通信函,张元济告知张惠衣,因“金陵大报恩寺塔志敝公司以范围太狭”未发印,转送蔡孑民兄,“商请中央研究院出版,覆信亦难成议,谨将原信呈上”,著作“移驾棋盘街总管理处编审部”,附介绍信一函。这通信函,商务不考虑发印此书。蔡孑民(元培)给张元济的信函:
张元济 信札
菊哥大鉴,惠函敬悉,报恩塔志用长编体裁,本院历史研究所未能购印,当托人向金陵丛书主编者询之,原稿遵示奉缴。诸希鉴谅,并祝著绥。
弟元培敬启
十九日
蔡元培给张元济的复信,未写年、月,日期19日,此“国立中央研究院”用纸右边,有“十一月廿二”字迹,此信函原件在张惠衣后辈处,《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未收入,1996年版已收入《蔡元培全集》书信集内,所定为1931年。如果,此信函1931年妥当,张元济给张惠衣的信函,也应该是1931年。此三通信札反映《金陵大报恩寺塔志》当时出版未果,但在几年以后仍在张元济的关心下,于商务印书馆出版。
链接:
张惠衣(1898-1960)名任政,号苇伊,室名灵阁。浙江海宁硖石人。幼年就读于开智学堂,后入北京大学学习。1927年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1930年重返北大国学门深造。1936年起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专门委员,无锡国专、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41年迁居杭州,任浙江大学教授,还出任过浙江博物馆馆长。一生从事高校教育与考古工作,他对清代纳兰性德生平的深入整理发掘,可以认为是开了对这位词人研究的先河。
张元济先生(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积极参与维新活动。1903年初,应创办人夏瑞芳邀,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长,以“扶助教育”为出版方针,以教科书、工具书、中外名著、中国古籍、期刊为主要出版物,把商务印书馆从一家小型作坊式的印刷所发展成为大型现代化出版企业,执近代中国出版业之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