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淄博”淄博的涅槃梦:打造全球陶琉之都

时间:2022-09-29 07:45:24 来源: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淄博”淄博的涅槃梦:打造全球陶琉之都》。

第八届全国陶瓷人大会(NCPC)暨首届中国陶瓷品牌节(CCBC)将于今年12月23日在广东佛山盛大开启。

值此,《陶瓷信息》推出“首届中国陶瓷品牌节暨中国陶瓷品牌强国宣言”系列报道,以品牌之名,立足全球化视野,从全产业链角度追古溯今,全景展现中国建陶品牌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江北瓷都”的涅槃梦:打造享誉全球的陶琉之都》为该系列报道的第三篇重磅之作,回顾了具有8000年制陶史的淄博,在近现代的建陶发展辉煌历程,尤其是在经历了壮士断臂般的转型升级之后,淄博产区向品牌化、中高端制造迈进的努力,以及打造“全球陶琉之都”的决心及信心。

“江北瓷都”的涅槃梦:打造享誉全球的陶琉之都淄博建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建陶产区和交易中心。

截至目前,淄博共建成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家,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此外,淄博现有皇冠、名宇、耿瓷、金卡、博艺、卡罗娜、卡伦蒂诺、神州行8个自主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

2016年,淄博政府大刀阔斧,以壮士断腕的坚定毅力对当地建陶产业进行调整。如今,淄博建陶历经产业转型升级痛楚之后,断臂求生,陶企由粗放型生产向精益化管理型迈进,由缺少原创品牌向区域性品牌进发,继而由低附加值生产模式逐步向中高端生产智造迈进。

▲正在建设中的日日顺建陶产业园。

起步阶段(上世纪70年代—2000年)建陶产业崭露头角

淄博陶瓷拥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古工作者考证,大约在公元前6010年—公元前5600年(后李文化时期),生活在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庄“后李遗址”这一地区的先民就已开始制作陶器。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条日用陶瓷隧道窑、第一条链式烘干机均诞生在淄博。与日用瓷相比,淄博建陶起步较晚。

据淄博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介绍,上世纪70年代,淄博地区有淄博建陶厂、博山建陶厂及张店建陶厂三家国营建陶企业。直至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施行,一批镇办、村办陶企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步登上淄博建陶产业发展的大舞台。

1986年,淄博建筑陶瓷厂通过招商引资,从意大利全线引进大吨位压力机和整套现代化建陶生产线,创建了淄博建陶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淄博建陶有限公司,由此开启了淄博建陶产业的现代化生产。

实际上,对淄博建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还有淄博华辰建陶有限公司,这是淄博首家内墙砖生产企业,彼时主要产品规格有200×300mm、150×200mm、175×250mm等。

华辰建陶于1986年立项,1988年9月投产,全线引进唯高600吨压机、机械手、施釉线、美国福斯特·惠勒(Foster Wheelet)公司煤气站等国际先进的现代建陶生产线。而更重要的是,华辰建陶为淄博产区,乃至全国建陶产业链培养及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会长姬文看来,淄博建陶或多或少受到华辰建陶影响,华辰建陶也因此被业界称为建陶行业的“黄埔军校”。

除了华辰建陶,山东皇冠建陶有限公司亦为淄博建陶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带动了淄博当地一批镇办企业的快速崛起。上世纪80年代末,山东皇冠建陶有限公司成功生产出江北地区第一片外墙砖,这也是我国最早生产外墙砖的建陶企业之一。

到了1990年代初,淄博建陶产业快速发展,陶企如雨后春笋一般矗立,产品研发水平同步提高。在接下来的几年间,淄博产区先后推出300×300mm釉面砖,152×152mm内墙砖,100×200mm外墙砖,400×400mm及 500×500mm大规格釉面砖。

据姬文回忆,“1993年-1995年,不仅淄博建陶发展速度加快,并且产品利润相当可观。当时青龙建陶生产的300×300mm规格抛光砖每平方米最高售价达到200多元。”

实际上,正是由于产品利润空间大,市场形势好,投资回报快等利好,加之土地、环保等政策宽松,淄博建陶产业逐步拉开了谱写建陶蓝图的大幕。

▲1992年,淄博乡镇企业就已经进入资本市场了。图为淄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文件。

扩张阶段(2001年—2008年)模式单一、粗放发展弊病凸显

事实上,尽管当时淄博建陶生产企业不断涌现,但在产品品质以及营销能力方面,多数陶企均不及先进地区。为此,淄博产区于2001年从冠军企业引进18名专业技术人才,正是这些包括生产技术、产品营销在内的技术人才的到来,为淄博内墙砖的技术提升及市场营销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以后淄博内墙砖的高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批人才来到淄博,加上当时品牌运营商的推波助澜,淄博内墙砖开始真正赶超佛山。”姬文如是评价。

从2002年开始,来自外地的品牌运营商进入淄博,此时正是淄博建陶快速扩张、疯狂发展的阶段,淄博陶瓷由此奏响集结号角。2003年至2005年,大批品牌运营商涌入淄博,淄博建陶步入大发展阶段。

时至2007年,涌入淄博的品牌运营商数量多达600家,他们对产品的品质、花色开发有着较高的要求及创新能力,淄博内墙砖由此开始突飞猛进,一路高歌。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2年起,以当时杨寨镇(后并入双杨镇)为代表的淄博民营建陶企业迅猛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淄博建陶企业数量直逼300家。2008年,淄博建陶产业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峰。

“根据当时统计,淄博建陶生产线达到500余条,瓷砖年产能近10亿平方米。更重要的是,这些建陶企业不仅直接带动了10万余一线工人就业,而且间接带动30万产业人员从业,同时还带动了淄博当地煤气发生炉、球磨机、陶瓷色釉料、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姬文回忆。

淄博建陶的快速发展,同时吸引一批专业商贸平台进驻。2002年,中国财富陶瓷城进驻淄博,它是由巨鹏飞集团斥巨资打造的大型现代化建陶营销平台,与中国陶瓷科技城、淄川建材城遥相呼应,搭建起了彼时三足鼎立的北方建陶交易平台。2013年,中国陶瓷总部进驻淄博,成为搭建淄博建陶商贸平台的又一有生力量。

▲中国财富陶瓷城(上)和中国(淄博)陶瓷总部(下)。(资料图)

经过近30年的迅猛发展,淄博以全国第二的产业规模赢得了“江北瓷都”这一行业美誉。“南有佛山,北看淄博”成为淄博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那个“有砖就不愁卖”的粗放式发展年代,尤其是品牌运营商的到来,多数淄博陶企逐渐养成了只关心生产,而忽略渠道建设的惰性,市场营销以及自主品牌建设等工作放任自流,为尔后淄博建陶陷入既纠结又尴尬的境地埋下伏笔。转型提升阶段(2009年—2017年)砍掉近300条生产线

过去一段时间里,淄博建陶因产品附加值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而饱受诟病。同时,无序竞争、盲目扩张的产业形态,让淄博政府决心对当地建陶进行产业整治,以此提升整个产区的综合实力。

从2007年到2010年,淄博建陶产业先后经历土地治理、环保治理、安全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耗能高、污染重、技术实力落后的企业直接关停,对具备搬迁转移条件的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搬迁转移,这期间淄博市共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陶企业31家。

此后,淄博当地政府对建陶产业的整治一直不断。2009年,淄博市政府出台《淄博市建筑陶瓷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旨在3年时间内关停一批生产线,并将产业规模由12亿平方米控制到7亿平方米以内。

2015年底,淄博市政府再次运用行政手段倒逼建陶企业加快转型提升,由此拉开了淄博建陶产业转型升级的序幕。当年12月30日,淄博市下发《关于加快主城区南部区域建陶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搬迁入园、提升改造和关停淘汰等途径,加快主城区南部区域130家建陶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2016年,淄博市委、市政府作出建陶产业精准转调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升级改造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要求,调整控制产能总量,提高节能环保门槛,开建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区,促进集约机制发展。

▲从2016年开始,针对淄博建陶行业转型升级,淄博市以及淄川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

同年9月,淄博市政府公布《淄博市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进一步安排部署建陶行业精准转调任务,全力推进建陶行业转型升级。方案明确提出:淄博市最终只保留2亿建陶产能。同年底,淄博市政府下发通知,要求陶企在2017年环保排放应达到《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第四阶段重点控制区标准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落后产能退出步伐。

事实上,通过精准转调,进一步拓宽了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企业的发展空间,并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清洁生产车间、花园式工厂等淄博陶企标配。与此同时,淄博建陶产业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瓷砖产能由之前的7亿平方米缩减至2.5亿平方米,生产线由370余条缩减至74条。

不容忽视的是,产业调整之后,淄博多数陶企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配套不齐全;企业生产规模缩小,产能降低等因素导致不少客户流失。此外,由于没有足够的产能支撑,不少配套企业纷纷转至其他产区,这给淄博陶企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工艺创新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近年终端市场需求不旺,产品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态势下,淄博陶企均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及发展压力。

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淄博建陶生态圈受到的伤害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淄博以前在行业内极具影响,是因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群聚效应明显。今后,淄博建陶要真正重新发力,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走过了黄金发展阶段后,淄博很多曾经辉煌喧嚣的陶瓷厂现在已是人去厂空。

品牌塑造阶段(2018年—)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陶瓷名都

2017年以来,淄博多数陶企一直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不少企业产品爆仓,这也成为淄博政府关注的焦点。在产业转型升级完成之后,当地政府一直在推动淄博陶企打造区域品牌,打通销售渠道。

2018年1月26日,淄川区政府与海尔集团签订协议,淄博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更名为“日日顺建陶产业园”,由海尔集团负责运营。

作为海尔集团COSMO模式在建陶行业的落地实践,日日顺建陶产业园将着力打造供应链采购平台、成品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真正成为“生态+平台”的智能产业生态园区,助力建陶企业由传统地方企业向融入国际化平台的互联网企业转型。

除此之外,在规划中,园区还将致力于打造建陶行业引领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提供原材料集中采购、智能制造、物流配送、企业营销、投资孵化于一体的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

自2018年7月份以来,日日顺建陶产业园企业陆续点火,“欢迎贴牌商回家”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淄博当地政府立足陶企长远发展提出的口号,并专门制定对优秀贴牌商的奖励措施,同时这成为政府助推陶企区域品牌建设所做的工作之一。

除此之外,为宣传淄博建陶,淄博当地政府在去年提出建陶五年发展规划,淄博市工商局与淄博建材冶金行业协会专为建陶注册了区域商标,并提出“当代国窑,时代精品”的宣传口号。

作为举世闻名的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自2001年开始举办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18届。淄博陶博会的举办,为淄博品牌打造,扩大产区影响力,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助推作用。

2018年8月上旬,在淄川区政府的主导下,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成立,11月6日陶瓷分会会长姬文代表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赴北京参加了“中俄建材领域信息交流会”,就建陶领域的相关贸易对接展开工作。此外,淄川区政府近期一直在配合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与北京数十家房地产公司就打造采集平台做了大量工作。

同时,在政府的主导下,中国财富陶瓷城与淄博陶瓷总部两城近期实现了融合发展,为淄博建陶长远发展融合聚力。

▲2018年8月24日,东鹏控股董事长、中陶城集团董事长何新明(左)和厦门巨鹏飞集团董事长、中国财富陶瓷城董事长吴慈仁(右)进行签约。9月5日,在淄川区政府主导下,由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环保联合会、房地产联盟、建筑社科院陶瓷协会共同成立的“中国陶瓷发展研究院”揭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咸阳陶瓷设计研究院先后有6家产学研基地落户淄博。此外,淄博产区还建成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家,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

众所周知,品牌打造离不开渠道建设,但对于淄博多数陶企而言,营销渠道相对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陶企销售能力的提升。

中国财富陶瓷城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孙红霞认为,当前形势下,淄博多数陶企的营销渠道还停留在依赖品牌运营商模式的阶段,这是极不明智的。未来,营销渠道将趋向多元化发展,单一的营销模式需要改变,这也是淄博陶企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一步,陶企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营销渠道。否则,产品再好,也不知道怎么去卖。对于陶企来讲,需要找专业的品牌运营公司做一些功课。我们也会通过平台,帮助企业寻求一种新的发展之路和新的企业营销通道,譬如从整装公司、出口外贸公司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方面帮助陶企寻找渠道。此外,我们也会与市工商局对接,帮助企业做品牌推广。”孙红霞如是说道。

孙红霞表示,品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且工作量大。淄博陶企要打造品牌,须学会产品与文化相结合,产品与空间设计相结合。有文化的产品才有内涵,有内涵才能发展长久。她建议淄博陶企抱团发展,共同打造山东淄博的区域性品牌。

2018年8月27日,在以“观趋势,谋未来”为主题的淄博建陶发展论坛上,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洪涛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建陶产业进入关键时期,淄博市委市政府全面打响建陶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着力培育淄博建陶地域品牌,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今后,淄博市将倾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陶琉之都,谱写淄博建陶产业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

▲淄博日日顺建陶产业园里的陶瓷企业正陆续点火投产。

实际上,未来淄博建陶产业正沿着集约化、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的方向昂首阔步,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陶瓷名都。

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淄博陶瓷重振雄风需要经历一个非常痛苦过程,品牌建设更是任重道远。打造“区域品牌”或许更适合当前的淄博,但这并不是淄博陶企发展的终极目标。(文章来源:陶瓷信息)

好了,关于“淄博”淄博的涅槃梦:打造全球陶琉之都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