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对心理咨询室的描写「心理咨询意象对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治疗和曼陀罗疗法
什么是艺术治疗?
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将艺术治疗定义为:基于艺术创作的过程(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并且可以治愈和提高生活理念,是一种思想和感情的非语言交流形式。
在咨询过程中,一般比较常用音乐和绘画,因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使用绘画进行治疗时,拿出纸或曼陀罗涂色的书就可以使用,不像戏剧、舞蹈、雕塑等需要场地或群组。
美国艺术治疗协会将艺术治疗定义为一种心理健康的方法,它利用艺术创作的过程(比如画曼陀罗)来改善和提高各个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身体和情绪的健康。
艺术疗法的目标是利用创作过程来帮助人们探索自我表达,解决冲突和问题,减轻压力,增加自尊和自我意识,并在此过程中找到并获得个人洞察力和发展人际交往技能。
有一点需要提出的是,艺术治疗是不需要有任何的美术基础或艺术上的天赋,任何人都可以从艺术治疗中获益。
艺术治疗的场所和领域:
当我们比较焦虑或压力很大的时候,脑子都是乱的。这时候拿出纸和笔,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进行一些涂鸦、涂色、或者画一些曼陀罗。当你把这幅作品完成了以后,会发现绘画真的可以起到效果。有人慢慢静下来了,思绪也慢慢理清了。
艺术治疗可以被使用的人群领域:
精神障碍和心理困扰人群、学习障碍儿童、压力过大的成年人、在学校或家里有过激行为或社会问题的儿童、患有脑损伤的人、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儿童或成人。
艺术治疗可被用于疗愈的问题领域:
焦虑、抑郁症、癌症、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感上的困惑、家庭关系、社会心理问题、压力、自闭症、与其他医疗问题相关的心理症状。
艺术治疗目前被使用的场所与环境:
医院、健康中心、惩教中心、社区中心、私人治疗办公室、老年活动中心、艺术工作室、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小学和高中、学院和大学、组织、家庭。
(以上艺术治疗使用的场所与环境是西方的数据,目前在中国还属于起步阶段。)
非语言治疗
艺术疗法使心灵、身体和精神都参与其中,这与单纯的口头表达是不同的。艺术治疗提供动觉的、感觉的、知觉的和象征性的表达的交流模式,这可以绕过语言的限制。视觉和象征性表达了个人经验,并赋予个人改变力量。
人类的大脑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
这表明绘画、音乐等心理机能为右半球掌控。因此,以语言为中介的疗法,在矫治由不合理认知或信念所引起的心理疾病时有效。但在处理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无能为力了。
曼陀罗
曼陀罗(Mandala)的名字来源于古印度的梵文。意思为“圆形”、“圆满”,即“轮圆具足”。图形内的图案设计象征着圆满和宇宙,一连串对称交错的几何图形的目的是要引导思想,从而达到帮助冥想的精神工具。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曼陀罗,在铜镜子背面纹上一些纹路,图形内的图案设计,象征着圆满和宇宙一连串交错,来引导我们的思想,从而帮助我们。
目前我们所了解的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把曼陀罗带入到心理学界。荣格因为自己有抑郁症,所以开始画曼陀罗,画完以后他自己觉得挺有效果,然后推荐给身边的人。
荣格推荐将着色曼陀罗(一种包含复杂图案或符号的圆形图案)作为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治疗干预手段,认为绘制曼陀罗可以帮助病人处理思想和情绪并起到镇静作用。从那以后,艺术治疗师一直推荐这种做法,并报告了积极的结果,尽管这些结果直到后来才被研究证实。
自然界的曼陀罗有向日葵、树的年轮、花的形状、蜘蛛织的网等。
所以,曼陀罗其实来自于自然界。填图曼陀罗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且可以作为一种冥想的形式,冥想本身已经被证实可以减少压力,对抗抑郁,减轻病痛,降低血压。
填图曼陀罗艺术疗法在成人和儿童中都很流行,因为这是一种放松的运动,可以让你的注意力从其他事情上移开,研究表明给曼陀罗几何圆形涂色比其他类型的绘画更有效果。
填图曼陀罗让来访者更加关注他们的内在体验。在艺术创作中,人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感知、想象和感受。
曼陀罗疗愈背后的机制
1.整合及重构记忆
重新连接内隐记忆,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形式,帮助整合创伤记忆。
2.外化
创伤性材料以图像或物体形式外化,帮助创作者成为一个观察者。
3.逐步暴露
通过逐步暴露的形式,情绪刺激被逐步激发出来。
4.减少情绪激发
艺术治疗通常是放松的,冥想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会改变和调整一个人的情绪水平。
5.积极情绪重新激活
通过艺术创造唤醒情感,解决情感麻木,增强积极情绪。
6.情绪自我效能增强
建立信心,自己舒缓情绪,不会压抑自己或依赖他人。
7.自尊的提高
困扰你或羞于说出口的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没有好坏美丑,不会对作品评判而会获得鼓励。
案例
基本信息:来访者,大二学生,男,抑郁型性格。
高二时,由于父母没有及时引导,加上学习压力比较大,就交了一个男朋友。大学期间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尝试跟女生相处,但是失败了,大学期间喜欢一个女生,追求的时候女生没有同意,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所以目前他有回避感情的问题。
来访者自述从去年12月份开始焦虑,夜里失眠睡不着觉,因为有明显的躯体症状,还伴随着呕吐,后来他就去医院检查,检查中自信量表诊断为重度焦虑和重度抑郁。
他说那段时间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比较敏感,感觉生现实生活中跟身边的同学,包括跟老师、跟家长交流都已经不太正常了,他觉得自己活在虚幻中,只有打字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正常的。
家庭背景:他父亲现在是62岁,母亲是40岁,父亲与前妻有一个儿子。父亲之前是做生意的,母亲没有工作,现在父亲生意失败了,靠养老金维持生活,所以家庭状况也不是太好。
而且他一直不看好父母之间的关系,原因在于他现在也就二十一二岁,而他的父亲已经62岁了,加上父母的年纪相差比较大,所以他心里觉得有点自卑,基本不太愿意去谈论他的家庭。
我让他画了一幅树木画,如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树画得特别小,下部树根上有一个圈,这种圈被称为孤独圈。说明他内心感觉比较孤独,跟他的个性也有关系,表现为不是很开朗,比较容易抑郁。其实如果他跟周边的同学或者跟父母多交流一些,可能会减轻这些症状。
从整个画面来看,虽然树很小,但是画面很干净,包括线条都很清晰。左边的树冠跟右边树冠相比,左边有明显的波纹,说明他的情绪状态并不稳定,包括左边的树冠与树干是有交叉的,有交叉就代表着有冲突。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跟父母的沟通是有问题的,所谓的家庭矛盾是存在的。
从树枝来看,画了双线,其实还不错。但是树枝的顶部都是散开的没有封闭,也就是说它的能量供给上去以后又散掉了。
总体来说,这幅画是典型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画出来的画和这幅画很接近,而这位来访者画的这幅除了树的面积小了一些(表现出他的不自信),没有过度的涂黑,整个画面的灰度、线条都还是清楚的,所以说整体来说相对还算不错。
疫情期间他在医院开的药吃完了,当时是2月份,正当疫情的爆发期,不方便出去买药,所以我建议他尝试去画曼陀罗,但考虑到如果一开始就让他自己画的话,难度可能有点大,于是我就寄了一套书给他,并没有给他太多指导性的信息,而是让他打开书自己选择,喜欢哪幅图,就先用彩铅去涂色。
他一共坚持大约3周,下面是他的作品。
可以看到,左上方是第1-3天的作品,从他画的颜色,以及有些还涂在了框架外面可以看到,他当时整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太稳定。
后面可以看到他整个作品的变化,包括颜色的变化,而且开始使用一些绘画技巧。也可能他借用了网上其他人的作品,或者别人分享的技巧,比如靠近中间的颜色画深一点,靠近外部边缘的笔的力度就稍微变化了一下。整体画下来的过程,他自己感觉越来越好了。
从他画的第1天开始就已经停药了。因为疫情正好爆发,他也不方便出去买药。
在他画第1幅画的时候,刚下笔时就发现涂色过程中有不舒服的感觉,尤其画不对称图形的时候,会让他想起近期发生的一些琐事。涂色快结束的时候,他想到了周杰伦的一首歌《夜的第七章》,歌的MV里讲的是侦探福尔摩斯凶杀案的故事,整体有点灰蒙蒙的感觉。从投射的角度来讲,想到这首歌,说明他的生活比较消极。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停药,绘画之前他感觉比较烦躁,坐立不安,站在哪里都难受,一直想要去冲澡。在作画过程中,他有时候还会想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大部分时间很开心。画了一段时间就感觉心情好很多,专注力有了提升,最近开始想要准备考研的事情。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在难受、烦躁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工具可以帮助他,比如曼陀罗涂色,这对抑郁的缓解,包括精神方面的改善,效果都非常好。
绘画投射心理咨询案例
我本人是大学老师,不做商业宣传,在做咨询时发现咨询过程很多都是自己的主观感觉,于是把绘画投射用于心理咨询。如果不用绘画投射,我现在都不敢做咨询,很多学员也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因为我无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来访者究竟是什么问题,来访者的诉求或讲的问题往往不是真正的问题。
这个个案是我在1月份做的,那时候疫情刚刚开始。来访者是一个初一的学生,由母亲带来。他们之前找了很多人做咨询,但效果不太好。后来他母亲通过别人打听到我们的绘画投射。
基本情况:13岁,男,初一。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成绩一般。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善于沟通。近期因为违反学校纪律,被学校通报批评。情绪低落。
家庭情况:3岁时,父母离异。后来母亲再婚,与后爸相处融洽。
诉求:情绪低落,不想学习。
有人会问,绘画投射究竟适合什么年龄的人群?我们把它定义为13岁,跟我们法定的14岁是有差别的。13岁就可以以成人画技术来看,13岁以下还是使用儿童画。当然有些儿童12岁也是蛮成熟的。
画是一个载体,呈现人的潜意识。一般来说,人的意识分为两大块——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在整体里占95-98%,人的意识只占2-5%。因此人的意识的主体部分是潜意识。换句话说,我们用心理测试、访谈等手段获取的信息只是意识,而绘画投射是呈现人的潜意识,潜意识就是自己不知道的无法意识的信息。
首先我让他画了两张画。画完之后,这次咨询的整个方向就变了!
左:树木画投射;右:雨中人投射
这是绘画投射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学生的一个特点是心理的不稳定性和闭锁性。所谓闭锁性,就是中学生的很多心理不愿意跟别人讲。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即性成熟时期,他说自己喜欢班里某个女孩,但不好意思跟家长和老师讲。
在画中,树冠是封闭的,说明他有话不跟别人讲,他讲的也不是自己所想的,所以你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来的时候讲自己因为被学校公开点名批评而造成情绪低落。但在他画了两张画以后,我发现不是这个问题。真正让他难受的是自己的情感困惑。为什么呢?
我在他的绘画投射里看到一个鸟巢,而且鸟巢里还有蛋和小鸟。一个13岁小孩,未婚,画鸟巢,说明他想谈恋爱;鸟巢里有蛋,说明他不仅想谈恋爱,而且想跟伴侣生孩子;如果鸟巢里有鸟,说明不仅想生孩子,而且想把孩子培养成才。
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这个13岁小孩非常成熟,情感非常细腻,甚至比成人都要细腻。他讲的那种感觉,父母根本读不懂。
在画中有一轮月亮,圆月一般是中秋节,代表人们思念亲人和情人,月亮也代表孤独,所以小孩有些孤独,同时还思念他的女朋友。
他讲述了自己的情感经历,他跟学校一个同学相爱了。由于是在初中,家长都反对,所以他们是偷偷摸摸的。有一次学校搞了一次游学活动,在游学过程中,他跟另外一个女孩交流,这一幕被女朋友的闺蜜看到了,闺蜜就把这件事告诉他女朋友了。然后女朋友开始吃醋,对此他非常烦恼。
鸟巢涂黑,代表失恋(虽然没有完全涂黑,中间还有一些留白)。
13岁的少年,在初中谈恋爱,他怎么会有心思去学习呢?所以中国家长反对早恋是有道理的,第一心智不成熟,第二严重影响学习。他的心根本静不下来,他无法像成人那样说做到注意力的良好分配。
在雨中人里画了一个路灯,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该谈还是不该谈,但现在谈得非常痛苦。因为女孩家长看得也比较紧,放学后一定要回家,所以跟女孩见面非常困难,这让他非常痛苦。
所以小孩的心理问题并不是他所来咨询的由头,而恰恰是另外一个问题。假如我们不通过绘画,就无法发现和确定来访者真正的问题。
正如我前面所讲的所谓关卡,你认为的问题/来访者的诉求是真正的心理问题吗?不一定。一个年仅13岁的男孩都有这种情况,成人更是如此。
在咨询中我们会发现,有的问题难以启齿,有的问题无法表达。
所以我咨询的第一句话不是“学校是怎么处理你的?你做了什么事情?”
而是“你是不是爱上一个女同学了?你是不是因为跟这个女同学关系有障碍而非常痛苦?”他说是的。
所以我们在咨询的整个会期谈的都是他的情感问题。咨询之后,效果非常好,我帮他缓解了心理压力,让他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以上是绘画投射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一个个案,通过绘画了解来访者的真正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