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中世纪世俗音乐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为星标公众号,不错过每一次推送>
大唐的艺术之兴盛,不仅仅是在庙堂之上,也是在巷陋之间。如果说以唐代大曲为代表的燕乐是隋唐时期严肃音乐的最高艺术水平代表的话,那么在大街小巷之中被人们口口相传的曲子,就是民间俗乐发展的代表。这种简短、易于传唱的去掉正如同今天的通俗音乐,它们不会因为曲高和寡而难以理解,同时,也是当时民俗风情的最直接反应。
曲子
曲子在隋唐兴盛,不过严格说来,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汉族传统音调。自北魏、北周以来,大量的西域曲调传入中国,与长期积累的本土传统音乐相结合,才成为当时流行的旋律。无数的民间歌手和乐工利用这些现成的曲调填词歌唱,于是产生了形式新颖的长短句歌曲。
《杨柳枝》就是从隋代开始流行的著名曲子之一,流行于隋炀帝时期,甚至被称作“亡隋之曲”。跟我们现在熟悉的一首歌旋律就搭配一段歌词不同,曲子是可以反复填入不同歌词的,白居易就用《杨柳枝》填词八首,并有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敦煌歌辞总编》共收入唐、五代曲子词1300余首,多位民间歌词,而且这些歌词有明显的口语化特点。
另一首比较著名的曲子就是《望江南》,起初,描写了一个被抛弃了的女子的怨恨: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云。
夜久更阑风渐紧,
为奴吹散月边云,
照见负心人。
这首曲子在后世得到广泛传播,很多文人也加入了填写曲子词的行列,白居易、李煜都有依声填词的名篇传世。在山西五台山寺庙的音乐中至今仍保存着《望江南》的曲调,这对于如今绝大多数已经尽皆失传的唐朝音乐来说是宝贵的资料,我们得以从这封闭的寺院中听到世世代代保存下来的真正的古老音乐。(注:此论有争议,也有学者表示此曲是五台山青庙是在明清时期吸取的民间小调,在此提出以作参考)
变文
唐玄奘将佛教从印度带回中国,随后在宫廷和民间盛行。尤其是武帝之后,佛教的影响力达到极盛。因此,在唐朝的文化中,处处可见佛教的影响。
无论是歌舞大曲还是民间俗曲,这种影响都不可小觑。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变文了。可以说,没有佛教,就没有变文的产生与流行。
佛教徒在宣讲教义时,为了让更多百姓可以接受,就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并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宣传,此谓“俗讲”,而所用的讲唱本子就是“变文”。变文采用韵文和散文交替出现,经常由散文叙述一遍故事,然后以韵文演唱,内容多为讲说佛经故事,宣扬因果报应、轮回思想等佛教经义,比如《目莲变文》《维摩诘经变文》等。后来,这一形式逐渐流传开来,人们就模仿并且创造出了以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世俗性变文,比如《伍子胥变文》《孟姜女变文》等。这些变文也会吸收群众喜欢的民间曲调,由于风格通俗、轻松因此大受欢迎,在社会下层具有广泛的影响。这种盛况可在韩愈诗《华山女》中窥见一斑:“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广张罪恶恣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变文,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变文说唱本子。
此外,隋唐时期的散乐仍然非常流行,并且逐渐与百戏融合,成为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歌舞戏、参军戏等形式在内的歌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它不同于教坊乐部的宫廷之乐,不过在吸收与发展之后,也成为宫廷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这时的民间歌舞戏和参军戏,虽然仍属于散乐的范畴,但是已经逐渐向戏剧方向转化,具有初步形成分支的倾向了。
音乐理论
隋唐音乐发展盛况空前,同时伴随的,就是专门性音乐著作的增多,而且对于乐律公调理论的总结也更加系统了。这一时期的音乐著作包罗万象,分类精细而周密,并且集中了当代的大量成果。
我们这里简单援引几本重要的资料,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翻阅:
隋代虞世南编纂的《北堂书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全书分十几部,852类。“乐”是其中一部,按照音乐体系和乐器类别保存了许多珍贵的音乐史料。
《乐书要录》成书于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77岁时召集著作郎元万顷等编纂,是一本通俗性的乐律理论专著,对于了解唐代乐律宫调有重要价值。
《教坊记》为唐开元年间任左金吾仓曹参军崔令钦撰著,全书以散记形式记录了有关教坊的很多具体材料。
此外,《通典》《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史书和类书也有不少音乐资料保存下来。隋唐时期音乐著作虽然绝大部分已经亡佚,但遗留至今的史料与其他时代相比仍是比较丰富的。
隋唐时期,按照七声音阶旋宫的方式,建立起了隋代的八十四调和唐代燕乐二十八调体系。“旋宫转调“,其实就是指掉高的变换和调式的转换。汉代《淮南子》中已有五音十二律旋相为宫而得六十调的理论,在西域音乐大量的传入中原地区的背景下,宫调理论进一步扩展,其中不仅体现了中国本土音乐的发展水平,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
“八十四调”理论是隋代万宝常、郑译在龟兹音乐家苏袛婆的“五旦七调”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换用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它是以七声与十二律旋相为宫,这种理论当时坚持传统宫调的理论家中产生了不少争论,不过,也侧面反映出西域外来音乐体系对汉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二十八调”则是唐代宫廷燕乐所用的宫调体系,按照七宫、七商、七角、七羽分类,所谓“从浊至清,迭更其声,下则益浊,上则益清”。但是,历代对于二十八调的调性和音位一直有争议,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在唐代的音乐创作中已经流行起“犯调”和“移调”的手法,一曲中开始出现不同调性与调式的转换,大大提高了音乐的表现能力。
这么多文字理论,说到底也没有亲自去听听音乐来的有魅力。而今天的文字结尾,我们邀请大家聆听的是晚唐时期得以通过减字法记谱流传后世的珍贵琴曲。至今,减字谱都是我国琴谱系统沿用千年而不可取代的古老记谱法。
《梅花三弄》
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减字法与简谱的参考关系
《离骚》
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抒情长诗《离骚》而作。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原曲为九段,后人衍为十八段。此曲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惨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以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历代古琴谱中超过四十部琴谱收录了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