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印象画派莫奈「莫奈与印象派」

时间:2022-11-20 18:13:29 来源:暗黑兔兔

大家好,印象画派莫奈「莫奈与印象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奇妙知识季#

莫奈生在工业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对艺术必然会产生快节奏的革新,艺术在科技的挑战出现时,也必然会找到科技不能替代的人类与大自然共生性!

追逐光和影,也就注定成为莫奈的绘画艺术选择!

光和影是流动的景像,这迫使艺术家在技法上必须突破古典主义的精雕细琢,日积月累,因为要抓住一瞬间的光影,只能用印象,无法带回画室慢慢分析研究理论推演!

莫奈凭借《日出》开创了印象派,他也是唯一一个凭借一幅画就开创了一个流派的艺术家,虽然《日出》饱受争议和嘲讽,但这是印象派真正跨时代的代表作品(本科艺术系绘画的教材有些同学都发了,《日出》也都按照教材临摹了,只不过对那段简短精炼的文字无法理解的居多)

《日出》开启了印象派,同时也开始了莫奈的追光之路!莫奈在追光的最巅峰作品,就是《睡莲》系列,既是莫奈对绘画中光和色的总结,也是莫奈一生艺术的完结!

为了能追上大自然的光影变化,莫奈开创了绘画的“连做法”,就是把很多画架排成一排,当光在这个时刻,就画在第一个画架上,当光发生了一点变化,就马上画在另一个画架上,以此类推,短时间内就用很多画面一起记录光的整个变化过程,(现代摄影技术常用这个方法)如果采用影视动画的艺术形式,那么就可以看到莫奈连做法带来的光影闪动景像,这也让莫奈的后期作品主要以系列作品出现。

一般画家的作品,一个题材有一张或者几张,而莫奈的作品系列非常多:干草堆系列24张;雾中的国会大厦14张;(画雾)鲁王大教堂26张…

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天气都要抓住光和影,需要很多次的瞬间捕捉,例如干草堆系列就分为“早晨的干草堆”“阴天的干草堆”…

在莫奈所有的系列画中,规模最大的,就是《睡莲》系列…

《睡莲》系列数量庞大,创作的时间也很长,(我们除了知道是这样,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所以必须先看外传)1901年——1926年莫奈都在进行《睡莲》题材的创作,我们能看到的睡莲作品有233幅,不包括丢失的两幅,和因为自己不满意而毁掉的15幅(也许是一个女人不满意)因为数量庞大,所以莫奈的睡莲被按照年代来区分,例如:1919年的睡莲。(1919年只有四张,就好像葡萄酒有个年份产量非常低,也就特别珍贵)

2018年伦敦,一张睡莲拍卖价是5.6亿人民币。

《睡莲》不断刺激着世界收藏家的心,究竟哪个年代的睡莲最与众不同呢?

让我们来到法国橘园美术馆(桔园美术馆)睡莲厅,这是一个小美术馆,里面存放着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在巴黎的协和广场,在塞纳河畔,距离卢浮宫五分钟的路程。人们总是浏览名胜古迹,常常忽略低调的艺术,橘园美术馆有两层,其中一层是两个椭圆形的展厅,就叫“睡莲厅”,莫奈最著名的八张嵌板画《睡莲》就在这里,这两间椭圆形展厅就是专门为《睡莲》而建的360度展厅。

这八幅睡莲高度都是两米,宽度三米五米…最长的超过十二米,有点《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长卷意味…

我们看到的时候,虽然知道是油画,却能感受到东方人文的韵味,八张睡莲展示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光照,不同角度的景像,色调、景物、各不相同,欣赏莫奈的睡莲,我们什么都不要去想,只要静静的站在她面前,就会有一种爱的力量慢慢把你笼罩,把你淹没…

展厅中间提供了椅子,你可以静静的坐着一点一点仔细欣赏,仿佛人在画中游,仿佛爱在心间流…

这组睡莲大约创作于1915年,莫奈大约75岁了,距离意气风发的《日出》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莫奈固执的追光四十年,画了无数题材,想要留住每一片叶子上稍纵即逝的光!

1890年,莫奈在维基尼小镇买下了“莫奈花园”,曾经北大丁教授讲过莫奈花园:有一天他在莫奈花园,有人把钥匙交给他,于是他看到了六点以后,没有游客的莫奈花园,郁金香、柳树、鸢尾花、睡莲…(这里是留白,不是没讲完)

这座花园是莫奈后半生所有创作的来源,也是莫奈布置给自己的梦境世界,亲人离去,唯有自然!小花园里非常宁静,小花园外却是战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法国是战争的主战场,四十英里外就是炮火纷飞,一不小心炮弹就会飞过来,人们几乎全部逃走了,只有莫奈坚持不肯离开!(艾老师想:莫奈或者陪着她而生,或者陪着她而死,不需离开,她是谁…睡莲)莫奈在花园里专心画睡莲,守护着他的家人和花园,对战争的恐惧,对家园的忧虑,都藏在画中…

莫奈写过一封信,信里提到:眼看着无数人为国捐躯,我却在考虑用什么色彩用哪种笔法的卑微之事…

1918.11.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莫奈把这些画送给了法国政府,作为战争结束的纪念!莫奈是一位长期的追光者,眼睛患上了诸多眼疾,老年时处于朦胧的视觉状态,1917年,莫奈的视觉几乎看不到色彩了,所有骄傲的追光之路,都离不开这双眼睛!朦胧也出现在了睡莲之中,然而正因为视觉的朦胧,莫奈到达了自我艺术的巅峰!

音乐大师贝多芬,在晚年耳朵几乎失聪的时候,却创作出了第九合唱交响曲,达到了自我艺术的巅峰!这在西方生理教育学里,是一种肯定的理论:当人类失去一种感官的时候,会让其它感官更高的发挥作用!

在古印度的瑜伽经里,修行第五阶既是:超自然的感官能力!失明的绘画艺术,失聪的音乐艺术,艺术家的不幸,就是艺术的大幸!

莫奈说:我画睡莲,犹如高僧抄经,全然专注忘我,为信仰而孤独,被自我催眠!

绘画是一门视觉感受艺术,视觉是第一位的,但是,当失去视觉的时候,可能就失去一切,却也可能升华到另一个境界,莫奈一生追光,当他见不到光了,如何追逐创作呢?因为,光已经不在眼睛里了,他已经脱离了视觉的感受,光就在他的意念里,光就在他的世界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