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美国西部拓荒历史「北极淘金」

时间:2022-11-26 16:53:20 来源:澎湃新闻

大家好,美国西部拓荒历史「北极淘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哈德逊湾公司的贡献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而此时的北美西海岸,还只是皮毛商人的贸易领地,维持着原始的生产模式。那时,加州所在的地区归墨西哥所管,北部阿拉斯加则为俄国的领土,剩余广袤的西部土地所有权仍存在着争议,其中就包括育空地区。

位于加拿大西北部的育空地区,在1898年正式加入加拿大联邦,19世纪末,这里是欧洲、北美探险家纷纷来到此淘金,带动了整个北美地区的淘金热,这里是曾经淘金客最重要的聚集地。

加拿大育空地区,紧邻阿拉斯加

当时美洲最大的贸易商,当属“哈德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该公司为北美最早的商业股份公司,至今依然持有不少加拿大境内的商业综合体。整个40年代,乔治·辛普森掌管着哈德逊湾公司,他富有远见地在温哥华岛建立了贸易站点,公司和英帝国才算在西海岸扎下了根。

哈德逊湾公司“占山为王”的做法,引起了美国的不满。政治家奥沙利文甚至刊出文章,扬言美国要占领整个北美洲。这种思想吸引着成批的美国热血青年,也刺激着白宫的态度。一时间,西部沿海的土地,成了英美关系的导火索。已经到了用拳头说话的时候,英政府再也不能坐视不管。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只差引爆火药桶的那一颗火星。

幸运的是,潘多拉的盒子没有被打开,英美还是坐回了谈判桌上。英国要求以北纬45度划分土地,而美国则要求以北纬50度40分来划界。在两年的时间内,双方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有来有回地试探着对方的底线。在最危急的时刻,美国再次虚张声势,开战的言论甚嚣尘上。

威胁起了作用,1846年双方签订了《俄勒冈协议》:不顾河流和山脉,简单地将界线划定在北纬49度,塑造了如今的美加边境。与此同时,北纬49度线也成了哈德逊湾公司的合法运营范围,想要做生意只允许朝北扩张,不允许向南。

如此一来,公司只能一路北上,以求寻找发财之路。公司沿着河流上溯到育空地区,开辟出两条贸易路线,并在沿路建立货物集散点。虽说哈德逊湾公司为育空的发展建立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但公司的经营方向却被证明存在巨大失误。

首先,育空地区不像是魁北克和大湖区,不存在数量庞大的印第安部落,很难找到皮草贸易伙伴。其次,木材生意对运力要求高,两条贸易通道途经冰原,而北部海港大半年都处于冰封状态,不利于商品运输。由于缺乏商业潜力,在十九世纪前半个世纪内,面积高达50万平方公里的育空地区依然无人问津。其次,育空气候严寒、物产贫瘠,无法吸引殖民者。欧洲贸易公司的介入,又激怒了领地意识极强的土著部族,前去安家置业可谓凶多吉少。

梅蒂人的民族运动

梅蒂人是加拿大混血民族。不过,他们既不是欧洲人通婚所生的混血儿,也不是土著民族融合的结果,而是欧洲男人与印第安妇女所生混血民族。这群混血儿遍布加拿大各地,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性,有别于欧洲人和正统印第安人。

七年英法战争后,魁北克彻底割让给了英国。在这之前,哈德逊湾公司控制了安大略在内的中南部地区,而法国“西北公司”则常年活动于西部,一来二去就留下了这群混血儿。“Métis”一词本身就来源于法文,意为“混合的,混血的”。实际上,大部分梅蒂人为“法国—印第安”混血,也夹杂着少数“爱尔兰—印第安”和“英格兰—印第安”混血儿。不过,混血种群之间的差异,未令他们互相敌视,反而增加了他们的认同感,使之渐渐融合成了一体化的族群。

梅蒂人身着传统斗篷

到了19世纪初期,梅蒂人的民族意识愈发强烈。他们团结在一起,向西北方拓荒,企图脱离殖民统治,以求开辟自己的家园。梅蒂人渔猎游居,顺带着牵引法国贸易势力的西迁。不久,英国人便强迫梅蒂人断绝与法国公司的贸易往来,只允许他们把商品卖给当地英国商人。如此以往,定价权便完全落入英国人手中,梅蒂人的根本利益受到了威胁。

在法国西北公司的煽动下,梅蒂人开始对抗英国殖民者。1816年,梅蒂人的民兵团体,开始有意识地组织地下反殖民活动。令人意外的是,五年之后,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法国西北公司被哈德逊湾公司兼并了。梅蒂人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只得与英国人坐下来商谈商贸细则,紧张的态势才逐渐缓和下来。

后来的半个世纪里,大多数梅蒂人落户在加拿大中部的草原三省(艾伯塔、萨斯喀彻温和马尼托巴),长期与哈德逊湾公司做生意。好景不长,1869年哈德逊湾公司将大量土地,卖给了新成立的加拿大自治领。土地产权的转移,瞬间让梅蒂人失去了安全感。他们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参加抵抗运动,要么放弃家园继续向西迁移。

加拿大草原三省

不愿在沉默中死亡的部族领袖——路易·里尔(Louis David Riel),率领民兵占领了哈德逊湾公司总部,并建立了临时政府,逼迫加拿大政府和谈。

路易·里尔 1844—1885

经过谈判,加拿大承诺保留140万公顷土地,设立双语机构以及天主教学校,最后还促成了曼尼托巴省的诞生。

曼尼托巴省,草原三省之一,加拿大人口第五多的省份

谁曾想,加政府只是做了暂时的妥协,并未打算就此息事宁人。第二年刚一入夏,加拿大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进曼省,一举逆转了先前的颓势。一批民族领袖因“叛国罪”遭到了清算,梅蒂人不得不寻求新的住所。有意思的是,梅蒂人从未承认过自己是加拿大人,何来叛国罪之说?

白人垦荒者没有停留在曼省,而是向西一步步逼近过来。梅蒂人和其他印第安部落,也持续遭受殖民者的压迫。虽然遭到了当局的整顿,但里尔没有灰心,他仍想寻求民族自治。为了达到政治诉求,里尔发起了第二次起义。梅蒂人的愿望非但没有实现,还失去了不少政治领袖,其中就包括被处以绞刑的里尔本人。

几支受尽屈辱的梅蒂部落,沿着山脉一路迁徙到了“天高皇帝远”育空地区。这样一来,育空地区就活跃着三支民族:第一民族(为了政治正确,加拿大人对印第安人的统称)、因纽特人和梅蒂人。其中,梅蒂人装备精良、生产模式先进,手持先进的欧洲武器,最具战斗力。一时间,育空成了加拿大境内势力最错综复杂的地区,时有混战和恐怖袭击发生。

第二次起义之后,梅蒂人成了“隐形的民族”。他们隐姓埋名,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甚至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直到上世纪60年代原住民运动兴起,才有更多梅蒂人敢公开自己的身份。根据2016年的统计,加拿大境内生活着近58.8万梅蒂人,聚集点便是阿尔伯塔省、西北领地和育空地区。

数据来源:Statistics Canada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隐形民族”的武力威胁下,孤立无援的哈德逊湾公司育空分支,成了恐怖袭击的重灾区。不但贸易通道缺乏安全保障,就连生产基地也时常遭受报复性攻击,业务如遭扼喉。公司不得不雇佣少量军队,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昂贵的安保费用,一度使公司高层计划放弃育空。这样一来,就更难有殖民者愿意迁入了。

育空淘金热和道森城奇迹

梅蒂人迁入20年后,一个惊人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荒凉无比的育空。1896年8月,一位名叫乔治•卡马克的淘金者,在育空的一条小溪中,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自然金块(。用卡马克的话来说:金子卡在石板中,看起来就像三明治的夹心一样。

George Carmak,掀起育空地区淘金热的人

事情曝光后,整个加拿大西部炸开了锅。16世纪,探险家卡地亚误将黄铜和石英,当成黄金和钻石带回了法国。这一乌龙事件,还给法文留下一句谚语:faux comme les diamonts du Canada(假得跟加拿大钻石一样,也可以翻译为“错的离谱”)。

谁曾想,除了著名的“加拿大钻石”和“加拿大黄金”之外,加国北极圈附近确实蕴藏着大量金矿。第二年春天,等到西雅图和旧金山居民知悉了情况,育空早已人满为患,加拿大政府还为此也设立了边境检查。

大多数从西海岸来的淘金者,选择坐船抵达阿拉斯加南部港口,再翻过怀特山,从育空河顺流而下,抵达克朗代克河。加政府规定,每位入境的淘金者必须带满一年的补给,否则不得入境。当局这么规定,是为了防止因饥饿而引起恶性事件,因为淘金的路上,时常出现因口粮短缺造成的抢劫和饿死人事件。

淘金者路线

在西部开发战略上,美加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策略。美国官方监管宽松,支持“丛林法则”和“野蛮扩张”,所以被黑帮洗劫一空的淘金者不计其数。相反,加拿大的开发政策相对柔和,皇家骑警没收所有武器,并常驻当地以维持秩序。

16世纪末,西班牙人在秘鲁的波托西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银矿,出产了全球一半的白银。

秘鲁波托西

蜂拥而来的欧洲人,一举将波托西推上“世界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市”。当时,这一现象被称为“银都奇迹”。无独有偶,道森城也随着淘金热兴起。19世纪末,道森城已经成为西雅图以北,温尼伯以西最大的城市,人口甚至超过了西海岸最大贸易站点——温哥华。

道森城是淘金热时期淘金客在育空地区的重要聚集地

当时,道森城被称为“北方巴黎”,市内不仅有两份日报,众多豪华旅馆,还诞生了加拿大境内第一家赌场。仅仅两年时间,金矿又吸引到了一票商业财团,它们从淘金者手中收购刚挖出来的金子,再转手出售向国际市场。为了增加业务量,财团买下了无数报纸版面,用来刊登商业广告,鼓励西海岸居民前往育空淘金。三年内约有10万名淘金者到访育空地区,造就了19世纪最后一轮淘金热,也是世界上最偏远地区的淘金潮。

随着育空人口结构发生逆转,当地印第安酋长不得不放弃领地向南迁移,因纽特人索性搬家到了阿拉斯加。硝烟散去,淘金潮在新世纪的头一年正式结束了,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不到4年。据统计,只有2吨的黄金被开采了出来。反观全盛时期的西班牙帝国,每年能从中南美洲攫取6吨黄金。

相对于数以万计的淘金者来说,2吨的开采量显然是僧多粥少。据说真正找到金子的只有4000人,靠金子发了财的才300多人,绝大多数人亏得血本无归。卖生活用品的商贩,倒是挣了不少钱。淘金潮开垦了加拿大西北部,巩固了领土主权,却掏空了淘金者的腰包。基础设施建立后,大财团带着专业开采设备进来,用机器代替人工,淘金者们又只能寻找新的矿脉。

育空4号淘金船

道森城的4号淘金船,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淘金机器,曾在一天内挖出过800盎司黄金。淘金船于1913年投入运营,在11年的时间内,为财团获取了20倍的投资回报率。如今,道森城早已被替代,白马市成为了育空首府。道森城仍然使用原始的淘金方式牟利:每位旅客只需要向矿主支付55加元,就可以体验到淘金的乐趣。

骚动不安的育空

加拿大为了获得阿拉斯加以东领土的控制权,在1898年建立了育空领地。淘金热让美加两国都认识到,任何一片不毛之地,都有被开发的潜力。两国当然都希望争取更多的领土:美国想把阿拉斯加的边界往内陆划,加拿大则想把边界往海边划。领土纷争不免引起了自1812年以来,美加关系的最大倒退。

最后,加拿大的宗主国——英国出面调停,才剪断了炸药的导火索。虽然避免了战争,但英国的出面,使加拿大丢失了育空所有出海口,加拿大对英国的信任明显减弱了。次年,总理劳雷尔就拒绝了英国军事合作的提议。此后,加拿大决定依靠自己争取利益,于是在10年内建立了本国的外交部。

当淘金热尚未褪去,美加两国又吵得不可开交时,一位名叫奥托(Otto Sverdrup)的挪威人不声不响独自北上。他避开了所有人的视线,花了四年时间在育空北极探险,意外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岛屿。随后,奥托用赞助人的名字来命名了这些岛屿,并宣布岛屿主权属于挪威。

奥托的航行路线,路线周边即其发现的主要岛屿

奥托发现的主要岛屿

奥拓的考察记录,在加拿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事情源于二十年前,英国政府许诺将北极所有岛屿的管辖权都交给加拿大,一场探险再次引发了领土纷争。加拿大即刻派出三支考察队,来确认北极圈内的领土范围。

还没等考察结束,魁北克船长伯尼尔就按耐不住了。他私自登上巴芬岛(现加拿大第一大岛,位于北极圈内,主要居民因纽特人),插上了国旗,宣布了巴芬岛主权。船长兴奋把枪交给岛上的因纽特人,待他象征性地放完几枪后,船长授予岛上所有因纽特人以加拿大公民的身份。

当加拿大民间团体对北极探索正酣,奥托也不断催促挪威政府宣布对北极岛屿的主权。遗憾的是,挪威官方貌似对这片“没有经济价值的冻土”提不起兴趣,这才避免了加拿大与挪威之间的纷争。

为了息事宁人,加政府花了6万多美元买断了奥托的考察记录。要知道,这笔钱相当于育空两个月的黄金开采量。即便如此,但育空以北的领土概念仍然非常模糊,原因在于还没有人真正勘测过北国全境。上世纪30年代,航空技术突飞猛进,飞机只需加油一次就可以横渡大西洋。被称为“飞行骑士”的克伦内尔,通过24000公里断断续续飞行,完成了史诗般的北国勘测。这样一来,加拿大才算完整地拥有了所有北方领土。

经历了一百年的岁月更替,第一民族和因纽特人已经淡出育空,唯有梅蒂人依然活跃于此。当今梅蒂人的人口,占到加拿大全国人口的1.5%,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虽然政府每年都要支付不菲的生活补助,但梅蒂人并未就此止步,他们依旧执着于“国中国”的自治方式。强烈的认同感和共同利益,催生了著名的“梅蒂民族公会”(Canadian Metis Society),该公会成立于1968年,旨在维护梅蒂人在加拿大的利益,并代表梅蒂人与加拿大政府公平对话。

梅蒂人

结语

法国广为流传着一句俗语:Nulle terre sans guerre!(有土地的地方,就有战争!)。大多数梅蒂人拥有法国人的血统,他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民族”和“领土”,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法国文化传承的结果。

育空的拓荒和开发、加拿大对北极圈的“寸土必争”、梅蒂人对领土的重视,这一系列事情,体现领土背后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更何况,就像育空的金矿,看似荒凉无比的土地下面,也有可能蕴藏着令人意外的宝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