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伏姚娥剪纸「李福爱剪纸」

时间:2022-11-27 11:57:12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大家好,伏姚娥剪纸「李福爱剪纸」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银川6月7日电(记者 范文杰)宁夏民间有首“花儿”:“白云山上雾绕呢,灵芝草有心人找呢,唯尕妹子耍手巧呢,万样子花随心者铰呢。”这首民歌里,尕妹子“铰”出来的就是久负盛名的宁夏剪纸。为了一探其风采,6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银川市经开区的育成中心,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伏兆娥。

伏兆娥是宁夏著名的剪纸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第三代传承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还荣获“中华巧女”“中国十佳艺人”等终身荣誉称号。伏兆娥随手拿起一把剪刀,只见剪刀上下翻飞,不到两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金龙腾飞”就跃然于手上。

伏兆娥告诉记者,她出生于俗称“西海固”地区的宁夏海原县,6岁起就跟着姥姥和母亲学剪纸,受到家人熏陶,伏兆娥对剪纸产生浓厚兴趣。在姥姥和母亲剪纸的时候,她会把剪刀偷偷拿过来学着剪,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剪刀用废了几百把,剪过的红纸能拉满一汽车,大小各类作品累计百万件,剪纸技艺渐趋成熟,“伏兆娥剪纸”就这样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

剪了那么多作品,说到自己印象最深的作品,伏兆娥毫不犹豫地说出四个字:《永久和平》。“这幅作品是我根据小时候父亲讲过的一个故事剪出来的。”伏兆娥说,这个故事是这么说的,说地底下住着一头水牛,水牛闭着眼睛,睡得很安详,谁也不能去打扰它,如果打扰它了,或者它生气睁开了眼睛,就会发生地震,灾难就会降临。

长大后的伏兆娥,按照父亲讲述的故事,剪出了这幅作品,左边一条龙,右边一只凤,寓意阴阳协调,中间是地球,地球上威武的雄鸡,就是中国,在地球下边,是一头静卧的水牛,轻合双眼,安然入眠。红色的纸,和这些美好的意象,蕴含着民间剪纸艺术美好的愿望。2006年,《永久和平》获得了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界“最佳作品”奖,获奖作品还被制作成贺年卡,让伏兆娥很是开心了一阵子。

伏兆娥不断的学习与思考,艺术日臻成熟,近些年她的作品主题、立意方面站上了更高的台阶。她创作了多部反映和谐社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优秀作品。其中《回汉人民奔小康》被中国博物馆永久收藏,《回族风情民俗长卷》获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剪纸艺术展特别奖,《西夏风光》在中国剪纸艺术大展中荣获金奖。《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民族画报》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对伏兆娥进行了专题报道。

李剑是伏兆娥的二女儿,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的第四代传人,还是银川市政协委员。与母亲专心投入剪纸艺术创作不同,李剑更多思考的则是如何发展。

“我们家是‘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家庭,我希望能把企业做成中国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企业。”李剑告诉记者,2009年,她与母亲成立了一家公司,通过“企业 协会 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非遗剪纸作品的产业化发展。2016年,她将传统剪纸艺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化的整合。目前,公司正以伏兆娥剪出的10多万张人脸剪纸为基础数据,建立剪纸作品的人脸识别肖像数据库。“此种方式为国内首创,我们希望让剪纸技艺搭上数字化快车,让剪纸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李剑说。

宁夏文旅厅公共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人王静是“伏兆娥剪纸”的常客,王静介绍说,近年来,宁夏在非遗产业发展上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其中,“伏兆娥剪纸”朝着数据化方向迈进,为非遗产业发展的未来,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王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不能离开传承人而独立存在,人才培养是关键一环。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非遗传承,从完善制度、增加投入等方面发力,解决非遗传承中存在的现实难题,才能把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让其熠熠生辉。

如今的伏兆娥已经62岁,她的剪纸作品先后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展览,“伏兆娥剪纸”这一品牌已享誉全国。“剪纸里有说不完的故事”,伏兆娥说,她是用一把剪刀在讲故事,讲老百姓的故事,讲宁夏的故事,讲中国的故事。将来,她还要继续讲下去。

本文来自【人民政协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