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从地域文化影响角度试论陆维钊的书法渊源「冯秉祥书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许建一/文
陆维钊(1899-1980)作为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奠基人,其学习和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即长三角一带。他一生跌宕起伏,其命运也随着地域的不同不断地发生转化。本文主要通过书法这条主线,分别以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的人文环境、学术氛围、书法教育沿革等方面来阐述地域文化对陆维钊的人格品性、知识学养的影响。
一、江苏江苏是陆维钊求学和工作过的地方,陆维钊于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以下简称“南高师”)文史地部就读,师从柳诒徵、吴梅、竺可桢。他本想攻读地理学,希望日后成为一名地质学家,后因双腿患了“流火”病,不宜在野外活动,只得转读文史。
关于陆维钊在南京高等师范学习书法的史料较少,但此地可以说是陆维钊对书法由兴趣上升至专业道路的启蒙之地。在邢秀华、鲍士杰夫妇所著的《艺术人生——走近大师陆维钊》中曾提到:“(他)没有忘记祖父的教诲‘要坚持习字养性,锲而不舍’,每天夜里看完书,无论多晚,他都要写三张字才就寝。”①虽是泛泛之言,至少可见其学习书法之勤奋。在校期间他常向柳诒徵老师请教书法,柳诒徵是文史专家,于书法亦研究颇深,尤其专注于金文、汉隶、北碑的研习。陆维钊早年习书以碑派为主,除了受晚清以来碑学环境大趋势的影响,其书法方面的素养应该也和柳诒徵的交往有一定关系。陆维钊为人做事态度严谨,对书法的理解也能诚实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他曾同柳诒徵探讨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梅庵的北魏体书法,柳诒徵深佩李梅庵的书法,而陆维钊却直面提出其书法故作颤抖云云②。此事在郑逸梅《柳翼老妙语讽世》中也提到,可见陆维钊对书法并不盲从,有自己的见解。除了书法的学习,陆维钊还向南高师的外聘老师丁二仲学习篆刻(在此之前陆维钊已经学过篆刻)、向王国维学习《说文》(南高师曾邀请王国维来校讲学,并每周授《说文》一小时)。
南京高等师范毕业照,前排左二为陆维钊
1950年,国立浙江大学中文系欢送毕业生,前排左三为陆维钊
1973年,在西泠印社接见日本朋友时合影,前排左一为陆维钊
1979年,全国首届书法专业研究生在浙江美术学院招生,阅卷者从左始: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刘江
当时南高师名师荟萃,有大批知名教授:陶行知、陈鹤琴、郑晓沧、茅以升、杨杏佛、吴梅、柳诒徵、竺可桢等,且校方经常邀请当时著名学者来讲学,如胡适、梁启超、王国维等都来作过学术报告,让陆维钊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并与同学徐震堮、王焕镳、胡士莹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可以说南高师的学术氛围对陆维钊的人格塑造、文史研究以及书法艺术专业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陆维钊1925年从南高师毕业,受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助教,后因祖父病重南下重回故里。1926年9月,任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国文老师,1927年2月任嘉兴秀州中学国文老师,同年9月始受聘于江苏省立松江女子中学国文教师,与同是国文老师施蜇存、徐震堮,历史老师薛夫游,美术老师丰子恺等交往甚密。
陆维钊在课余时间曾一度潜心研究《说文》,并对清人段玉裁、桂馥、王筠、钱坫、钱大昕等关于《说文》的著述进行梳理研究,同时参看王国维的《金文著录表》。他在教授国文课之余,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开设《说文解字》课程。陆维钊在松江女中虽不是正式的书法老师,但他对书法的爱好和研习从未停歇,在其担任班主任时,学生毕业临行,他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将临别赠言以书法对联形式分赠给他们进行鼓励③。他的书法在当时深受大家喜爱(当时校牌“江苏省立松江女子中学”及1938年所建教学大楼“树人院”牌匾都是陆维钊所写),另为丰子恺母亲题写墓碑,书写《旌表贞孝钱孝女淑贞墓碣》等,其书法水平为人称道。
陆维钊一生关于书法研究的著述很少,所出版的唯一著作即是其在松江女中所作,实际上这最初只是一份书法讲稿,后经修改整理,于1948年出版,时称《中国书法》(后浙江古籍出版社在1986年改名为《书法述要》重印、2021年修订本再次更名为《中国书法》重新出版)。全书分书法概论、书法练习的有关条件和四种书体三章,文字不多,但言简意赅,涉及书学理论、书法史、书法技巧,以及书法实践等问题,评断精严,发论新识。比如他对书体的演变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至唐代,书法用笔结构,已集以前之大成,穷以后之诸变,如同唐诗一样,已至极盛。文中提到:“窃以为:书则至唐已由极盛而尽其变,元、明迄清,因无有出其藩篱者,此清末尊北碑,崇篆隶之所由来,盖已无路可走,不得不另寻途径耳。”④他又特举了草书中的狂草至唐已经走尽,所以入宋以后书家多以行书知名:“智永尚绍章草之遗意,孙过庭、张旭、怀素、杨凝式则变二王而参以变化,狂草一途,路已走尽,故后世为狂草者已无可再生新意。于是入宋而后,又多以行书知名,不复在草书上另开境界。”⑤这些见解,也为他日后创立“陆氏扁篆体”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
在《中国书法》中,他还以中医知识的角度提出影响书法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属于心灵的,关于想象力方面;一是属于内肌的,关于神经灵敏方面⑥。在想象力方面:他认为,面对一块模糊剥泐碑版,想象力强的能触类旁通,能窥测其用笔、结体之妙处,反之想象力弱的,念兹在兹,误置其中,不能生发。在内肌方面:他认为心里有所思,要靠手指敏捷地、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手指神经迟钝,心之所思困于笔端,不能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他把心性和神经作为学习书法的要素拿出来探讨,这与他具有渊博的中医知识有关,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于书法理论研究者很有启发。《中国书法》虽篇幅也不长,但信息量极大,是陆维钊对书法整体思考的结晶,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陆维钊在松江女中任教14年(其中除去日寇入侵,离校逃难的一段时间),在这14年期间虽不是正式的书法老师,但他在课余时间教授《说文解字》课程,并著有他一生中唯一出版的书法研究作品——《中国书法》。
陆维钊在南高师学的是文史,在松江女中教的是国文,在上海期间又开始编纂《清人词钞》,具有极强的文辞功底。他在书、画、印上都有研究,1959年所作的山水画《宝石山全景图》是他在诗书画印方面能力的综合展示。从另一个角度说,1960年潘天寿极力邀请陆维钊来浙江美术学院任教,看重的就是他的综合能力,初衷是想让他教授中国画系的诗词题跋。当时所考虑的是把诗、书、画、印在中国画系的教学体系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这就要求找到一个在诗、书、画、印领域都有研究的人来担当,陆维钊正是最合适的人选,文辞和书法是他的强项,所有这些秉赋和才学,与其在江苏的学习、教学经历分不开。
陆维钊 临《杜白作宝盨》 纸本
陆维钊 《千字文》稿(局部) 纸本
二、上海1938年8月,松江女中迁上海法租界福煦路(今延安中路铜仁路口)。1941年底,被迫停办。1942年,陆维钊一时找不到经济来源,迫于生计,与同窗好友胡士莹合作在上海鬻字卖画。这个阶段他常与马公愚、樊少云、吴湖帆交往,切磋书画,勉强维持生活。后在上海育英中学做了短暂的高三国文教师,暂时解除了面临断炊的威胁。同年他被上海圣约翰大学聘为中文系副教授,也正是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一个词社中,认识了叶恭绰,也就有了后来协助叶恭绰编纂《全清词钞》之事。自1942年底,陆维钊就利用教学余暇协助叶恭绰编纂《全清词钞》,于1945年基本完成。是年夏初,叶恭绰全家移居香港,考虑到时局多变,临行前,叶恭绰把十余箱书籍资料和平时来往之信函皆赠予陆维钊。后陆维钊考虑到《全清词钞》卷帙浩繁,在所留资料的基础上编撰了《全清词目》,为研究清词查阅提供了方便,成为研究清词的重要资料。
《全清词钞》历时二十余年,始于1929年,成于1952年,至1975年正式由中华书局香港分局出版,可惜当年主事者叶恭绰已经作古。此书几乎耗尽了叶恭绰后半生的全部精力,陆维钊是后期整理集大成者,且一直坚持到最后,为编撰工作费尽心力,故叶恭绰曾言及:“能终全其事者,唯陆维钊一人。”⑦1979年,香港《大公报》曾为《全清词钞》出版一事,派记者专程来杭,对陆维钊作专题采访。《新华月报》《人物》等杂志也都作了转载。欣喜之余,陆维钊感慨良多:“《全清词钞》一书,乃朱古微丈为叶丈用力多年,余乃继此而为之者。当时观点之旧,论证之迂,亦未自知。解放以后,曾建议叶丈全盘改作,以卷帙浩繁,终未实现,但得失寸心大有警惕。”他对《全清词钞》尚有修正提高之心,又认为当时择选正文过于严苛,以至于删减掉大致四分之一的资料。只是到了想修正续补时,自己已是垂垂老矣,没有精力对付了。当时倾力襄助于此书者共有55人之多,至书出版时,在世的仅有陆维钊、夏承焘、唐圭璋、黄君坦四人。
当年叶恭绰所赠的十余箱词书资料,陆维钊过世后,家属根据其遗愿,将这批资料悉数捐给了国家。
陆维钊寄居上海的时间不长,但正是有此契机,才有机会接触到叶恭绰,也就有了后来的《全清词钞》,这对于陆维钊本人研究理解清词裨益良多,也为填补中国古典文辞的完整性做出了贡献。客观而言,陆维钊在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任教之前,其主要的成就是诗词,投入的精力也很多,其一生所创作的诗词达1000余首。
曾与陆维钊诗词交往者有王国维、叶恭绰、柳诒徵、吴梅、夏承焘、王季思、王驾吾诸师友。这些人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与陆维钊形成交集。特别是在上海与叶恭绰的交往,成为其人生境遇中一个看似遇然的机缘,但最终成就了恢宏,这背后承载的是与时代、与地域不可分割的绵长联系。
若我们再回头谈谈诗词与书法到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答案是肯定的。诗词与书画本是同根,都基于性情、学养、胸襟,发之于声音:吟诗填词;寄之于形:写字作画。我们看陆维钊的书法,不管是所谓的“陆氏扁篆体”还是行草书都能体会到强烈的情感倾注其中,这与其诗意的胸怀不无关系。“让读者在明白字义的同时,于字义与笔画形式结构的结合中,体会其中的诗一般的意境和丰富的创造意识。”⑧
三、浙江陆维钊在浙江生活和学习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年轻时。陆维钊出生在浙江嘉兴平湖,考入南高师学习之前,一直生活在家乡附近。陆维钊是遗腹子,由其祖父和母亲抚养长大,其祖父是晚清廪生,中庸守道,文史、书画皆能。陆维钊幼承庭训,耳濡目染,祖父对其人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1914年,16岁的陆维钊考入嘉兴秀州书院(1914-1918),从国文老师朱蓬先习《说文》,潜心摹习,既而上溯钟鼎文学习。1916年,陆维钊18岁的金文临作《杜白作宝盨》,从时间上推断,正是在嘉兴秀州书院求学期间所作。
第二部分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应竺可桢校长之邀,陆维钊来到浙江大学,在龙泉分校任文学院副教授。1952年,浙江大学文学院与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师范学院,陆维钊任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959年浙江师范大学改名杭州大学,陆维钊仍任中文系副教授。陆维钊在很长的时间内主要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尤擅先秦和汉魏六朝文学,也兼教文字学和戏曲史,并在课余期间研究扁篆体,应该说陆维钊对书法的研究一直没有停留。
陆维钊因一幅山水画而改变了命运:1959年他所创作的《宝石山全景图》,国庆期间在三潭印月画廊展出,被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和中国系主任吴茀之所激赏。由于当时浙江中医学院也想聘请他,陆维钊一时陷入了矛盾中。1960年在潘天寿院长的极力盛邀下,陆维钊从杭州大学调至浙江美术学院,其人生轨迹发生重大转折。
陆维钊在浙江美术学院的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0年9月应潘天寿之邀,由杭州大学正式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任中国画系副教授,主要教授古诗文和中国画的诗词题跋。
第二阶段,首次筹建书法科。1962年,在潘天寿的呼吁下,经文化部批准,浙江美术学院试办书法篆刻专业,由中国系筹组书法篆刻科。筹备组由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刘江等人组成,陆维钊具体负责筹建,刘江协助。
浙江美术学院能作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实践的首创之地,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域人文环境丝环相联。陆维钊参与、推动、落实这一书法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既是个人综合素养的使然,更是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必然。客观而言,在这个过程中潘天寿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把书法艺术作为学科的形式设置于美术学院,这是全国首次,潘天寿功不可没。在具体落实上,陆维钊所付出的努力更应该给予肯定。综观20世纪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书法的本科建制是最晚的,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书法要如何发展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正如《中国书法》提到的五体已经完备定型,未来如何发展,是否还有空间可挖掘,应该都是陆维钊独自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去设定教学大纲、如何通过大学教育来发展书法变得极其重要,现在我们回头看他当时亲手拟定的《书法篆刻专业教学进度计划表》,除了重视书法本体技法实践,并扩至篆刻、中国画相辅外,还强调书史、文字学、艺术概论、美术史观,以及古典诗文、艺术修养等课时的支撑。书法不只是简单的手上技艺,更有诸多学养基础要求。这个原始蓝本一直作为书法教育的主体框架沿用至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标志着中国书法教育开始由传统的师徒传授式向高等教育专业道路探索的真正意义上的转型。陆维钊曾在学校的一次教学会议上说到:“中国的诗、书、画、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升华,所以学书画的人,一定要通中华民族文化,这一点相当重要。现在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许多人不好好学文,而光片面追求学字、学画,这样发展下去是不行的,也是不会有什么成绩的。”⑨陆维钊把诗、书、画、印,作为一个整体考量,与潘天寿初衷一致,把文史作为书法学习的基础,扩大了书法教育的外延,同时增加了书法内涵的厚度。
第三阶段,首次招收培养书法研究生。1978年10月美院收回陆维钊的退休证(其于1975年11月在因病退休),请其回学校筹备国内首届书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直至其去世。
陆维钊 山水 纸本水墨 1978年
陆维钊 毛泽东《和柳亚子》 纸本
陆维钊 心画 纸本
书法研究生的培养当时在全国还是首次,1979年浙江美术学院研究生指导小组成立,由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刘江、章祖安五人组成,陆维钊任组长。此时他已81岁高龄,从报名、初试、复试到录取,呕心沥血,事必躬亲,招生工作尚未结束,就病倒住院,但仍在病榻上阅卷、评分,并制定教学纲要,第一批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五人:朱关田、王冬龄、邱振中、祝遂之、陈振濂。从这个名单来看不知是否是巧合,与我们今天所谈到的长三角地域大致相同,除了邱振中来自江西,朱关田来自浙江、王冬龄来自江苏、祝遂之来自安徽、陈振濂来自上海。陆维钊虽然在研究生的教学岗位上时间很短(1980年1月30即病逝),但研究生教学的整体框架是他完成的。1979年暑期时陆维钊为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手订的《教学纲要》(时为暂定名),极为珍贵。从第1条“书法的一般问题”至第60条“研究计划问题”,全面系统地分成九块阐述。陆维钊治学谨严,他一直认为教学纲要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修改,随着其病故,失去了修改的机会。此《教学纲要》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基于对中国书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代书法教育准确把握的又一次思想提炼,至今仍是当代高等书法教育极具价值和前瞻性的文献之一,使中国书法具有学科化、体系化的色彩。陆维钊是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在浙江美术学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陆维钊对五位研究生谆谆教诲,不遗余力,1980年(82岁)临终前一周,仍坚持在病榻前给研究生讲最后一课。在人生最后时刻,他嘱托沙孟海“而今重累君能倚”,将书法研究生的教学重担托付老友。许江曾以“一枝五叶”来形象阐述其有序发展支脉:“一枝”乃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育从陆维钊、沙孟海到刘江、章祖安诸先生的有序传承;“五叶”指的是:朱关田、王冬龄、邱振中、祝遂之、陈振濂。至今,中国美术学院的书法教育已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人才,他们作为当代书坛中坚力量在各自岗位上影响了当代书坛,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也由此备受全国关注,浙江也由此成为全国书法大省。
四、结语陆维钊的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对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尤其对汉魏六朝文、清词、中国书画印都有很深的造诣,对历史、地理、哲学、中医亦有较深的研究,这些与其在江苏、上海、浙江三地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断沉淀融合不无关系,所有的这些,共同铸成了这位学问渊博、才华横溢的先贤。从近现代浙江书法家群体来看,书法家多以学者身份出现,如古文字学家、金石考古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诗人等双重或多重身份,这与浙江自古以来注重文脉传承息息相关。沙孟海曾评论陆维钊:“综合披览,使人感到纯乎学人手笔,饶有书卷清气。”⑩
纵观陆维钊的一生,出生于诗书之家,幼秉庭训,后赴江苏求学,他本想成为地质学家,由于身患“流火病”,不得已转到文史学习,毕业后从短暂清华停留到南下松江女中教学,再到上海遇到叶公绰,到浙江遇到潘天寿,一路走来,人生起伏转变,直至走到高等书法教育之路,成为高等书法教育的奠基者。他的整个活动轨迹均在长三角一带。可以说,长三角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重视人文素养,有一大批文人在相互交往中相互促进、共同烘托出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对陆维钊的成长、求学、事业都是一个巨大的不可脱离的底色与基础。今天我们谈论长三角、谈文化的整合,可以从追忆先贤的角度出发看到一些启示和借鉴意义。
陆维钊 陈毅《赠人七绝》 纸本
陆维钊 录贾至《送李侍御赴常州》 纸本
注释:
①邢秀华、鲍士杰《艺术人生——走近大师陆维钊》,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第39-40页,
②邢秀华、鲍士杰《艺术人生——走近大师陆维钊》,第40页。
③邢秀华、鲍士杰《艺术人生——走近大师陆维钊》,第61页。
④陆维钊《书法述要》(节选),祝遂之主编《高等书法教育四十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史料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⑤陆维钊《书法述要》(节选),第120页。
⑥陆维钊《陆维钊谈艺录》,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第22-23页。
⑦邢秀华、鲍士杰《艺术人生——走近大师陆维钊》,第84页。
⑧卢炘《书艺蕴诗性 书家本诗人——读陆维钊先生诗词书法有感》,《陆维钊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第203页。
⑨陆昭徽、陆昭怀《书如其人——回忆父亲陆维钊先生》,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第16页。
⑩沙孟海《〈陆维钊书法选〉前言》,《陆维钊研究》,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