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技巧「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教育类题材训练
考点:
1.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选)》
2.金克木《国文教员》
3.张孝德《千年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节选)》
4.祝勇《汉字书写之美(节选)》
5.张慧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6.陈延斌《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节选)》
【考点研究】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
一
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二
看标题
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三
圈关键字
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
四
找表程度的词语
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
五
找有逻辑性的关联词
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
六
反复出现的句子
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
二、三种类型主观题解析
1.概括理解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要求。
要特别注意题干中限定范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词句,以明确筛选整合哪方面的信息。
第二步,读文,巧筛选。
依试题要求,回读原文,圈点勾画相关内容,尤其要注意勾画关键词句,以此筛选出重要信息。
第三步,整合,求规范。
在筛选相关信息后,要组织出规范的答案,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信息要点不能交叉重复,要注意合并同类项;
②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并且角度、方式一致;
③答案在表述时尽量使用文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作为答案,要注意提炼转换;
④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组织作答,比如两问赋分为6分,一般答案要点有3+1个或2+1个。
2.原因分析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表原因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修改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3.比较材料异同题解题三步骤
第一步,审题。
把握题干提示的事件、问题及指向的文本段落等。
第二步,读文。
根据题干要求,回读原文,在材料中分别圈点出“相同”或“不相同”的相关语句。
第三步,作答。
对圈点出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整合,在此基础上写出规范、简明的答案。
【考题对接】
一、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选)》
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不管。”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看成是传统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摘编自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总体分为两个方面: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
B.语言文字是一种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的学习、交流等都离不开它。
C.学校教育只有国文一科来自传统,完全继承了中国旧式教育的所有全部内容。
D.三十年来,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全变了,只有一点没变,就是教师的“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语文教学中认识不清的两个问题,分别依次进行了针对性论述。
B.第二自然段谈语言文字只是一种工具,重点谈论了旧式教育的三个弊端。
C.第三段运用比喻论证方法,有力论证了语文教学中的讲解是完全无用的。
D.文章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谈起,以他的话收束,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问题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语文教学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B.读古人的书,需要思考对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还是没用处,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装进脑子就算了事。
C.教育和读书,应重在发展学生适应生活需要的必要的知能,能使其个人终身受用,而不只是简单的知识教育。
D.要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需要回答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问题,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和学方法
一、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选)》
【答案】
1.B【解析】A.“总体分为两个方面”错误,原文是“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最重要的有两点”不是“总体分为两个方面”。
C.“只有国文一科来自传统,完全继承了中国旧式教育的所有全部内容”错误,“完全继承”“所有全部”表述绝对,原文是“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说的是“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并非“完全继承了中国旧式教育的所有全部内容”。
D.“只有一点没变,就是教师的‘讲’”错误,由“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原文是“离不了教师的‘讲’”,不是“讲”没变,讲“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是改变了的。
2.C【解析】C.“比喻论证……有力论证了语文教学中的讲解是完全无用的”错误,结合“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分析,并非比喻论证,而是类比论证;结合“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看成是传统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分析,“完全无用”表述绝对,论证了语文教学不应以教师“讲”为主。
3.A【解析】A.“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语文教学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错误,原文只是说“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语文成绩还有其它因素,不能直接由此推出“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语文教学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二、金克木《国文教员》
国文教员
金克木(注)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章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文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
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
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自己也不知道。
【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随笔集。本文为“化尘残影”之一。
【相关链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贵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摘自鲁迅《藤野先生》)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
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的独到见解,而且含有指点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
C.国文教员为小学生编印的课外讲义多为古今经典作品,而且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显示了这位老师丰厚的学养。
D.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移默化的影响。
2.国文教员认为,“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结合原文,简要概括国文教员在教学中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3.本文和鲁迅的《藤野先生》都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情感,但表达的方式和行文风格有所不同,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二、金克木《国文教员》
【答案】
1.A【解析】A.“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错误,这一理解偏离了本文的写作中心,本文主要通过国文教员的言行以及对诗文的独到见解来体现对自己将来创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①非背不可:油印课文都是经典文章,有助学生丰富积淀;②光背也不行,注重理解深化拓展,教书育人。先生探究人名表述,理解文本中字词的文化;讲课文教读书也教做人;讲古诗从文本中迁移拓展,品文练字;讲《鸿门宴》帮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
【解析】结合“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分析,五六年级的学生正是记忆力特别好的时候,多背诵经典作品,培养语感,可以让学生积累文学素材,背诵积累的经典很有可能在学生们长大后成为生命精神的一部分。所以,背诵对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光背不行。如“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分析,不是让学生死板的背诵,背诵的方式不断变化,背诵和讲解结合,老师不时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分析“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先生探究人名表述;告诫“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先生讲课文教读书也教做人;比较故事中两个“寒”有什么不同,理解文本中字词的文化;讲古诗从文本中迁移拓展,品文练字;探究“立”的含义,讲《鸿门宴》帮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
3.两篇文章结尾都真挚表达了对自己的老师的怀念感激之情。金文写于晚年,主要是回忆先生对自己幼时读书的影响,笔力清淡自然、语意含蓄内敛;鲁文写于困顿处境之巾,回忆自己人生重大转折时先生的影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情感炽热奔放。
【解析】《藤野先生》结尾“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本文结尾部分,“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两篇文章结尾都真挚表达了对自己的老师的怀念感激之情。
金文写于晚年,主要是回忆先生对自己幼时读书的影响,或背诵,或理解,或探究,或比较,笔力清淡自然、语意含蓄内敛,即使结尾,也是以“自己也不知道”来结束,引人思味;鲁文写于困顿处境之中,回忆自己人生重大转折时先生的影响,对自己的重视,鼓励,希望与教诲,都直接呈现出来,尤其一个“最”字,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情感炽热奔放,感染力强。
三、张孝德《千年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节选)》
在中国古代乡村,使用频率最高的门联是“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包含了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蕴含着中国古人“做人教育”的智慧。中国古人从天地运行中不仅发现了服务农耕的天文科学,如已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理论,而且还看到天地的“道”和“德”、天地所携带的精神与文化。
中国古人不仅发现天地长久的秘密是天地之德慧、天地之精神,而且还发明了将天地长久的密码置入中华文明基因的治国之道。这个重要的治国之道就是耕读教育。躬耕的过程,不仅是与天地链接对话的过程,也是学习天地德慧的过程。
耕读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和科技的教育,而是以心传心的修德开慧的文化传承教育。根据这个原理,中国古人创造了秉承天地之德慧,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融为一体的晴耕雨读、昼耕夜读的耕读生活。由此,耕读不仅成为中国古人崇尚的物质与精神自足的诗意生活,也成为长久治家治国的秘诀。正是这种嵌入中华文明基因的耕读教育,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最长久文明的密码。
在现代人心中,耕作是强度大、最苦役、挣钱最少的劳动。因此,农耕劳动成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被机械化替代、被人厌恶的劳动。但是从劳动给人的生命带来的效应看,农耕劳动是生命必需品。衡量劳动给我们带来喜悦程度的高低,一种最直观、简单的标准就是这种劳动是否可以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发现,农耕劳动不仅可以一边劳动一边唱歌,而且这种歌声不仅不会对劳动有影响,还能提高劳动效率,是体验与抒发喜悦的重要方式。
孔子主张的治国之道遵循的次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治国遵循这个次第的哲学根据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农民种地,春是始,秋是终,要想收获粮食,必须春天下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将在农耕中发现的植物生长必须遵循的天地规律运用于人的生命,就有了中医。中医治病的理论来源于生命系统与天地自然全息、共振的原理。
然而,在物质主义主导的现代化文明标准下,农耕劳动的价值被严重误读,农耕劳动被认为是农业现代化要抛弃的苦役。脱离农耕劳动的现代人获得现代化物质享受的代价是,身体体能下降,生理上的慢性病和精神类疾病爆发式增长。即使在农村,不少年轻人也不参加田间劳动,认为不劳动就是幸福。
耕读不仅是中国古人崇尚与向往的物质与精神自足、田园与书香共存、诗意与禅意共生的理想生活,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之源。耕创造物质,读滋养精神,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自足,让生命自主、自在、自觉地提升成为可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高度的融诗意美与禅意生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其根源正是这种耕读生活。这种让生命实现自主、自在、自觉的耕读生活,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走向了源于心法的内求性、自我生命体验的崇高性、与天地感应的自在性之路,由此使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摘编自张孝德《千年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耕读传家远”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乡村把天地作为效法的典范的思想。
B.二十四节气理论既体现了服务农耕的天文科学,也更好地体现了耕读传家的传统。
C.农耕劳动是生命必需品,所以耕读教育既是知识科技教育,更是文化传承教育。
D.耕读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因为中国古人对物质、精神的双重向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行文中使用“根据这个原理”“按照这个标准”等说法,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B.文章使用中医治病理论,是从另一层面论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治国之道的正确性。
C.文章列举了现代人对待耕作的态度,以此作为反例来论证当代社会农耕的重要作用。
D.文章从耕读教育对中华文明、生命、艺术等的作用层面,论述了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耕”除了生产粮食外还能修德开慧,“读”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
B.春种秋收是宇宙给予生命必须遵循的规律,否则,无论付出多少劳动都没有意义。
C.中医讲究农医和药食同源的观点来自植物生长与天地规律运用于人的生命。
D.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发展与耕读生活相辅相成,彼此造就,构成人类理想的生活。
三、张孝德《千年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节选)》
【答案】
1.A【解析】B.“也更好地体现了耕读传家的传统”错。根据原文“中国古人从天地运行中不仅发现了服务农耕的天文科学,如已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理论”可知,并没有提及“也更好地体现了耕读传家的传统”。
C.“所以耕读教育既是知识科技教育,更是文化传承教育”错,强加因果。根据原文“耕读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和科技的教育,而是以心传心的修德开慧的文化传承教育”“从劳动给人的生命带来的效应看,农耕劳动是生命必需品”可知,“农耕劳动是生命必需品”和“耕读教育既是知识科技教育,更是文化传承教育”不存在因果关系。
D.“耕读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的源泉,是因为中国古人对物质、精神的双重向往”错,曲解文意。根据原文“耕读不仅是中国古人崇尚与向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之源”可知,耕读体现中国古人对物质、精神的追求与其是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的源泉,二者并非因果关系。
2.B【解析】B.混淆论点、论据。根据原文第五段可知,孔子的治国之道和中医治病理论是两个并列的论据,都是为了证明人要遵循天地规律的观点,而选项错把孔子的治国之道当成论点来论证。
3.D【解析】D.“相辅相成,彼此造就”颠倒关系。根据原文“文化艺术,其根源正是这种耕读生活”“由此使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可知,耕读生活造就了文化艺术,但文化艺术对耕读生活的作用,文中并没有体现。
四、祝勇《汉字书写之美(节选)》
“书法”,原本是指“书之法”,即书写的方法——唐代书学家张怀瓘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周汝昌先生将其简化为:用笔、结构、风格。它侧重于写字的过程,而非指结果。“法书”,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即那些由古代名家书写的、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是对先贤墨迹的敬称。
书法,就是一个人同自己说话,是世界上最美的独语。一个人心底的话,不能被听见,却能被看见,这就是书法的神奇之处。只有中国人,让“书”上升为“法”。西方人据说也有书法,我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见到过印刷术传入之前的书籍,全部是“手抄本”,书写工整漂亮,加以若干装饰,色彩艳丽,像“印刷”的一样,可见“工整”是西方人对于美的理想之一,连他们的园林,也要把蓬勃多姿的草木修剪成标准的几何形状。仿佛想用艺术来证明他们的科学理性。周汝昌认为,西方人“‘最精美’的书法可以成为图案画”,但是与中国的书法比起来,实在是小儿科。这缘于“西洋笔尖是用硬物制造,没有弹力,或有亦不多。中国笔尖是用兽毛制成,第一特点与要求是弹力强”。
与西方人以工整为美的“书法”比起来,中国法书更感性,也更自由。尽管秦始皇(通过李斯)缔造了帝国的“标准字体”——小篆,但这一“标准”从来不曾限制书体演变的脚步。《泰山刻》是小篆的极致,却不是中国法书的极致,中国法书没有极致,因为在一个极致之后,紧跟着另一个极致,任何一个极致都有阶段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使中国书法,从高潮涌向高潮,从胜利走向胜利,自由变化,好戏连台。工具方面的原因,正是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有弹性的笔,这样的笔让文字有了弹性,点画勾连,浓郁枯淡,变化无尽,在李斯的铁画银钩之后,又有了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张旭的飞舞流动、欧阳询的法度庄……同样一支笔,带来的风恪流变,几乎是无限的,就如同太极功夫,可在闪展腾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霆万钧的力度。
对中国人来说,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今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名器,许多被奉为经典的法书,原本都是在生活的内部产生的,到后来,才被孤悬于殿堂之上。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最终成为被我们伫望的经典。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碑文先用毛笔书写,之后再用刀刻。著名的《张猛龙碑》,宇体端方,笔画厚重,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
书法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报效朝廷,死于叛军刀锯者三十余口。悲愤之余,颜真卿为颜季明写下了这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里,有对青春与生命的怀悼,有对山河破碎的慨叹,有对战争狂徒的诅咒,它的情绪,是那么复杂,复杂到了不允许颜真卿去考虑他书法的“美”,而只要他内心情感的倾泻,因此他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复杂的文本。不仅它的情感复杂,连写法都是复杂的,不仅有行书,还有楷书和草书。而即使行书,也展现出无穷变化。(摘编自祝勇《汉字书写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与“法书”不同,“书法”就是书写的方法,侧重于写字的过程;“法书”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是对古代先贤的敬称。
B.相较于西方以工整为美的书法,中国“法书”则更加感性、自由,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富有弹性的笔。
C.美源自生活,与日常生活、内心情感相连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如今已被孤悬于殿堂之上,就缺失了这种在生活内部产生的美。
D.《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是颜真卿为侄子颜季明写下的一篇情感复杂的祭文,它以安史之乱的国仇家恨作为背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唐代书学家张怀理的话,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读者说明了书写的具体方法。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将中西方书法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法书自由、感性、变化无穷的特点。
C.文章将软笔书写比作“太极功大”,形象地说明了软笔给中国书法风格流交带来的无限可能。
D.文章最后提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为了证明书法作品只有表现出复杂的情感才有价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写字,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这种表达特殊在不能被欣赏者听见,但是却可以被欣赏者看见。
B.古代碑刻最初也用毛笔书写,可一旦交到刻工于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的技法介入,又赋予了书法作品新的美感。
C.中国法书之美,美在书法线条的浓郁枯淡变化无穷,像西方书法那样工整又漂亮、如“印刷”般的书法作品是不存在的。
D.书法的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正因如此,临摹者就算手法高超,模仿得惟妙惟肖,往往也只能得其形,但难得其神。
四、祝勇《汉字书写之美(节选)》【
答案】
1.D【解析】A.“是对古代先贤的敬称”错误。结合“则是指向书写的结果,即那些由古代名家书写的、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是对先贤墨迹的敬称”分析,应为“是对先贤墨迹的敬称”。
B.“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使用的是一支富有弹性的笔”以偏概全,通过第三段可知,工具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
C.“就缺失了这种在生活内部产生的美”错误,原文“今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名器,许多被奉为经典的法书,原本都是在生活的内部产生的,到后来,才被孤悬于殿堂之上”,而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即属此类,可见它们并不缺失这种在生活内部产生的美。另外下文也有“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
故选D。
2.D【解析】D.“是为了证明书法作品只有表现出复杂的情感才有价值”错误。结合“书法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分析,是为了证明“书法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
3.B【解析】A.“写字”错,应是“书法”,写字不一定都意在传达美感。
C.“不存在”推论过于武断,中国法书中也有工整漂亮的作品,如欧阳询的“法度庄严”。另外西方是否有书法还不一定,见原文第二段“西方人据说也有书法”,第三段“与西方人以工整为美的‘书法’比起来”。
D.“书法的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错误。书法的价值不止于“表达人的情感与精神”。原文有“书法作为艺术”这一前提。
五、张慧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在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中,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是两种主要的类型,虚构文学主要指小说" 戏剧、诗歌等,非虚构文学则是纪实文学、散文、传记、调查报告等。1966年美国新闻记者杜鲁门•卡波特《冷血》被视为非虚构文学的发端,作品凭借对新闻背后故事的深入发掘,参与到美国社会 60年代的自我反思、批判之中。 回到中国语境,非虚构写作的流行大致有两个脉络,一个集中在文学领域,出现了 一批如《中 国在梁庄》《大地上的亲人》等作品;二是集中在新闻领域,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非虚构式的新闻 报道如《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少年杀母事件》《了不起的茅侃侃》等成为“ 10万”文章。前者主要是专业作家或和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写作者完成,后者基本上是新闻人、媒体人,很多有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的经验。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对纸媒等传统媒体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使得传统新闻业面临危机,体现之 一是很多资深记者跳槽到移动互联网平台,如正午故事、谷雨故事、真实故事计划、《人物》、《南方 人物周刊》等。由于非虚构文章经常成为“爆款”,这导致自媒体公号文章追求非虚构的风格,成为新闻性非虚构写作兴起的内在原因。 非虚构写作还与社会学、人类学有一定的关系。一些经典的社会学报告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现在看起来都带有非虚构的色彩,如美国机械专家韩丁的《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国社会学家吕途的《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等,都是典型的非虚构作品,呈现出了新中国社会与历史 的变迁。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人类学所使用的民族志、口述史、田野调查,对非虚构也完全适用。 非虚构写作的伦理问题,主要是写作者与被写作对象的关系,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的遭遇和交流的过程。好的非虚构作品强调的是自我与他者的平等意识和倾听理念,不是先入为主地用自我的理念来讲述他者的故事,而是首先学会倾听,去站在他者的位置上来理解别人的逻辑,进而把自我的认同相对化,这种自我与他者的对话,既是为了使他者发出主体性的声音,又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非虚构写作“天然”带有一种平民性和人民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虚构作品经常关注平民、底层和社会边缘群体,非虚构的文化职能是让弱势者变得可见;二是非虚构写作者本身也带有去专业化、去职业化的倾向,如新中国以来特别注意培养工人作家、农民作家,也就是说要让工 农兵从被描写对象,变成书写的主体,这种“文化翻身”是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作为支撑的,而美国创意写作也是一种让非职业作者掌握写作方法,先学会用非虚构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总之,非虚构有两种基本的理念,一是平民意识,写普通人,让弱势者发声,二是全民写作,非虚构打破了写作的专业化、圈子化,鼓励非职业作者借非虚构讲述自己的故事。不过,非虚构写作对流量、点击率的追求,造成新闻性非虚构写作有时候为了吸引眼球,也带有猎奇性和揭秘性,这恰好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摘编自张慧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是美国文化和图书分类的两种主要类型,而杜鲁门•卡波特《冷血》被 视为美国非虚构文学的发端之作。
B.中国非虚构写作大致集中在文学领域和新闻领域,作者来源不同,但他们的作品均有对新闻 背景的挖掘、自我批判、自我反思。
C.新闻性非虚构写作的兴起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而非虚构文章经常成“爆款”,导致自媒体公号追求非虚构风格。
D.好的非虚构作品注重倾听和对话,强调自我与他者的换位与平等意识,既可以使他者发出主体性声音,又是对自我的一次反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非虚构写作”为论题,分析阐释了非虚构写作的由来、类型、特点及创作理念。B.文章中多处运用了例证法对非虚构文学的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阐释,论证颇为有力。
C.文章从非虚构平民化以及去专业化、去职业化阐释了非虚构写作的平民性和人民性。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述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逻辑缜密,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缺少了那些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过又有经验的新闻人、媒体人,非虚构文学就不可能得以流行。
B.非虚构作品因采用了社会学、人类学所用的民族志、口述史、田野调查等方法,所以具有真实的魅力。
C.在非虚构写作上,中、美两国均有让非职业作者掌握写作方法,用非虚构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D.非虚构写作中的平民意识、全民写作、去专业化等方法,导致媒体对流量、点击率、猎奇性、揭秘性的追求。五、张慧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虚构写作》
【答案】
1. B 【解析】B.“但他们的作品均有对新闻背景的挖掘、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张冠李戴,原文中“作品凭借对新闻背后故事的深入发掘,参与到美国社会 60 年代的自我反思、批判之中”是对杜鲁门·卡波特《冷血》意义的阐发。
2. D【解析】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述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错,文章阐释了非虚构文学的由来、类型、特征(跨学科)、两种理念(人民性)等,论证层次应为并列式。
3. C
【解析】A.“如果缺少了那些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过又有经验的新闻人、媒体人,非虚构文学就不可能得以流行”错,原文“由于非虚构文章经常成为‘爆款’,这导致自媒体公号文章追求非虚构的风格,这成为新闻性非虚构写作兴起的内在原因”,且“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对纸媒等传统媒体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使得传统新闻业面临危机”是非虚构流行的原因。B.强加因果关系。D.“非虚构写作中的平民意识、全民写作、去专业化等方法,导致媒体对流量、点击率、猎奇性、揭秘性的追求”错,原文为“非虚构写作对流量、点击率的追求,造成新闻性非虚构写作有时候为了吸引眼球,也带有猎奇性和揭秘性,这恰好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六、陈延斌《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节选)》
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跨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资源。重视家风和传承优秀传统家风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家风”一词最初使用是在西晋时期。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时人潘岳作《家风诗》,被誉为“始述家风”。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家训家教、家礼家德等家文化元素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的表征。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优秀家风蕴含着我们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儿女修齐治平、轨物范世的精神薪火。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既有礼贤下士、为政以德的君王帝后家风,教家立范、勤政公廉的名门显宦家风,士魂商才、仁心义路的商界翘楚家风;也有淳风厚俗、仁德范世的义门世家家风,以身示范、睦族善邻的庶族百姓家风;还有救亡图存、济世经邦的志士英烈家风,投身革命、家国天下的老一辈革命家家风。这些优秀家风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融入民族的血液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可贵镜鉴。
重视门声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少传统家训都强调继承家族的优良家风。司马光家训中要求为家长者“谨守礼法”,“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历史上的司马家族是世代贵冑,却一直恪守“世以清白相承”的朴素家风,勤俭持家。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一定要吸取同时代人因不良家风致家族破落的教训,而且要用这篇家训去训诫子孙,永远传承节俭为荣、奢侈为耻的“清白”家风。陆游《放翁家训》中要子孙继承祖先宦学相承、清白俭约、注重节操的家风。曾国藩在家书中劝诲其弟,要遵守祖先教诲“以绍家风”,反复告诫子孙“汝曹且勿坠家风”。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风以家训文献、家教活动、家礼家法、家庭道德等为载体。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名实”“治家”等篇,对“风教”“风化”即家风的教育功能和父母的熏陶感染作用做了总结——“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勤俭齐家的持家文化、蒙以养正的教子文化、崇德向善的修身文化、宽容仁爱的处世文化等。
家风有优劣之分,对子弟成人成才与否和家族兴衰起着重要作用。良好家风能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约束和激励子弟在家庭生活中继承父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的缩影,影响到党风政风和世风民风。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代际矛盾突出、孝道文化衰落。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家规无序的家庭,不仅很难营造温馨和谐的幸福生活,也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家风不仅关乎个人品行,也和家国兴衰有关密切的关系。忠厚传家,家声永振;克绍箕裘,家道隆昌!
重视家风是历代先贤立家处世之本,是我们民族齐家治国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家风和传承优秀传统家风,永不过时。
(摘编自陈延斌《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主要是指稳定的生活作风和立身处世之道。
B.“家风”一词在西晋庾信《哀江南赋序》一文中最初使用,中华家风文化源远流长。
C.优秀家风传承着中华儿女修齐治平、轨物范世的精神薪火,重视门声家风是优良传统。
D.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有优劣之分,不仅关乎个人品行,也决定着家国兴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由“家风”的概念内涵引出观点,中间深入论证,结尾总结,结构完整。
B.文章列举《颜氏家训》的例子,目的是论证传统家训都重视和强调继承优良家风。
C.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据充分,有说服力。
D.文章在阐述家风的教化功能后进一步论述家风有优劣之分,体现了论证的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资源,重视家风是我们民族齐家治国的基础,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B.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体现在名门显宦家风、庶族百姓家风等多方面,传承于各个时代,弘扬于社会各个层面。
C.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家训文献、家礼家法等为载体,具有教化功能。传统家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
D.家风也是社会的缩影,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和家规无序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六、陈延斌《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节选)》
【答案】
1.C【解析】A.“主要是指稳定的生活作风和立身处世之道”是错误的。由原文“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可知,家风是一种综合体,包含很多方面,并没有主次之分。
B.“在西晋庾信《哀江南赋序》一文中最初使用”是错误的。由原文“‘家风’一词最初使用是在西晋时期。庾信《哀江南赋序》中说,时人潘岳作《家风诗》,被誉为‘始述家风’”可知,家风一词最初是在潘岳作《家风诗》中最初使用。
D.“也决定着家国兴衰”是错误的。由原文“家风不仅关乎个人品行,也和家国兴衰有关密切的关系”可知,家风和国家兴衰关系密切,但并不能夸大家风的作用。
2.B【解析】B.“目的是论证传统家训都重视和强调继承优良家风”是错误的。文中列举“颜氏家训”的例子目的是论证家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风以家训文献、家教活动、家礼家法、家庭道德等为载体。
3.D【解析】D.“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和家规无序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是错误的。由原文“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代际矛盾突出、孝道文化衰落。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家规无序的家庭,不仅很难营造温馨和谐的幸福生活,也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可知,文中只是在说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家规无序的家庭的危害,并没有说到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和家规无序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属于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