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桃符怎么演变成春联「春联桃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晓梦阁主
贴春联,过大年。小时候每年都会跟父亲一起贴春联,这春联一年一换,一换便是新的一年。别看小小的春联,这里面的学问和故事可多了。春联,民间又叫“门对子”,它是如何来的呢?
春联的前身:辟邪桃符自古代,或者说至少在五代十国之前,那时候过年是不贴春联的,大家都是挂桃符,贴红纸。贴红纸,之前关于年兽的文章提过,因为年兽怕红色。那挂桃符为了什么?
根据《玉烛宝典》这本书中记载,在古代有一座山,名曰度朔山,又叫桃都山。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盘根错节三千里。桃树之下便是凡间鬼魂出入必经之地的鬼门。天帝为了不让无数鬼魂出入鬼门进入人间,派了神荼、郁垒二神驻守度朔山的鬼门,神荼手持锁魂绳,郁垒手牵白额虎,监察山上的鬼怪,凡为非作歹者,神荼就用锁魂绳锁住鬼怪,郁垒的老虎就会把鬼怪吃掉。
因为二神驻守在桃树之下,天下的鬼怪都不敢靠近桃树。于是民间的百姓,每逢过年都会用两个长长的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神像,挂在门的两边,以辟邪镇宅,这就是桃符。
第一副春联出现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考是从五代十国开始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好诗词,在公元964年除夕夜,宴请群臣,筵席之间孟昶命大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题词,写吉语献岁。不过大学士辛寅逊作词后孟昶不是很满意,于是自己亲笔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是,中国第一副春联就诞生了。
皇帝新年题词,这件事很快在士大夫之间传开,众人纷纷效仿,把写春联视作高雅之事,不再用桃木板而是直接用红纸书写。但写春联这事只在上层社会之中流行,还没有在民间真正普及。
春联在民间真正普及虽然五代十国之后写春联,贴春联已经产生,但在民间并未得到广泛的普及,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清代的《簪云楼杂话》记载,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有一年除夕前一天,忽然有天心血来潮,下命让家家户户在门上贴春联,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庶民,都要贴,以庆贺大明朝的新气象。第二天,他自己还亲自微服私访,但却看到一户人家没贴,朱元璋就问为什么不贴,那家主人说自己是个屠户,不识字,年前忙着给左邻右舍杀猪宰羊,来不及请人写。朱元璋一听乐了,竟然亲自给这屠户家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后来,那屠户知道是皇上写的,激动不已。群臣见朱元璋对春联如此重视,便自上而下地认真地对待春联,并且要求每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迎接新春,接福纳祥。这样一个充满喜气的习俗就普及传承至今了。
最后,借用中国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关注点赞,下期新春系列文章我们来讲讲“天官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