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认为作家和作品有关联吗」

时间:2022-12-03 12:37:02 来源:我行我法

大家好,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认为作家和作品有关联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前几天,在一个微信群里,吵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架。起因是有一位网友说苏轼娶了三位王姓女子(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为妻,人品不错,我说王朝云不是妻,是侍妾,再者,人品好不好无所谓,作品好看就行。这位网友是苏轼迷弟,开玩笑地说,不允许你说苏轼人品不好,我说好不好我也不知道,我也不关心,我看作品时,不关心作者如何,哪怕你是人渣,作品好看,我一样欣赏。结果惹出来另一位女网友,一出场就愤怒地谴责我,你凭什么说苏轼是人渣,你有什么资格评价这些大师云云。之后就是没营养吵架,颇为汗颜,我就不细述了,但这场架却勾起了我想总结一下我个人对如何看待作者与作品的心思。

首先,关于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记不清是在哪本书上看过一段话,大意是作品一旦完成,就与作者没有关系了,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与作者无关(这里的创造者与作品,不限于文字与作者,也可以包括所有的艺术创作),我深以为然。

上高二时,看到三毛的书,很是喜欢,一方面是共鸣于对当下生活枯燥麻木的不满,另一方面是打开了文艺少女通向爱情和所谓远方的一扇门,每一本三毛书中的空白处,都写满了少女心事。虽然后来证明,那只是一扇想象中的门,甚至于门外的世界也只是一种想象。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能让平凡的少女从当时自认为不匹配的窒息生活中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感受一直持续到我二十出头。无论真假,我已经对三毛书中描绘的东西失去了最初的兴趣,但她的文笔依然还是为我所欣赏,那时候的自己还处于对所有写出文字的人充满向往的阶段,不敢有丝毫的异议和评价。

即使已经有了更高的眼界,那时候依然对三毛存有一些额外的关注,与其说是对她本人的欣赏不如说是对自己少女时代的一种怀念和珍视。

1996年,马中欣跳了出来,写了专门揭露三毛的书,那是我第一次认真思考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三毛的书都是第一人称,让人读的时候,一是不由自主地产生这就是作者真实经历的感觉,二是让读者非常有代入感。那时候并不懂三毛的书只是散文而不是纪实文学,也不懂以第一人称视角写作,只是写作的一种方式。

也许有人甚至不少人把三毛作品中的“三毛”当成了真实的三毛(年少的我也是其中一员),但这并不是三毛作为作家的错,甚至可以说,这是三毛作为作家的成功,是读者自己犯了错,混淆了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家本人。

真实的三毛是怎样的人,与她笔下的人物并没有什么关系,从来打动我的都只是文字描绘出来的人和世界,作品何来真假?

抛开动机不谈,我对马中欣调查所得的三毛真实的经历,大体上是相信的,这大概也是有一部人觉得幻想破灭的原因。但我还是要再强调一次,把三毛书中所写的“三毛”当成真实的三毛,这本就是读者自己的问题,读者最应该的是被作品本身打动,而不是被作者打动。

作为一个作家,本来就不应该让读者迷恋他本身,只应该凭借着自己的作品赢得读者的喜爱。

对于非要给有才华的人洗白,描绘成道德高尚的人,我一向是很不赞同的,德与才本就是不相干的两个东西,不应该因为一个人品德不高就抹杀他的才华;同样的,也不应该因为一个人品德高尚就强行拔高其才华。当然,如我可以不管对方品德只欣赏才华,也自然有人因为作者品德低劣而排斥其作品,这都没什么,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原则自由选择,而不应该是强行统一。

初中时,父亲某次醉酒,教了我《钗头凤》,顺便也讲了陆游与唐琬的故事,当时一边被词所打动,一边又对陆游的所谓深情颇为不屑,陆游对唐琬的情感,是不符合年少的我对爱情的看法的。父亲没有对我的不屑表达意见,他只是给我讲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问我,如果放在那个时代,你怎么看?我当时尚小,其实也思考不出来什么,但却因为这没结果的思考种下了种子。

这就是我要说的关于如何欣赏作品的第二点,当然那时是不懂的,后来反回头思考总结,欣赏作品,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代入到作品当中,以当时的背景和作品中人物的价值观来理解;二是跳出作品本身的设定,以自己当下的价值观去思考分析。这两者是清晰不同的两条线,却可以相互补充,让我更好地去从作品中汲取营养。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时,也是在高中,说实话,是当成跟琼瑶小说一样看的,无非就是看一个古代版的爱情小说,自然是被宝黛之爱感动得一塌糊涂;高中毕业之后读第二遍,依然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但已经知道开始关注其背景以及其他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又过了几年,读第三遍时,我发现我最喜欢的人物居然变成了尤三姐,已经完全跳出宝黛爱情故事本身,转而去思考其他的东西。

这一点,在读非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时,特别明显,这也是我评判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角度之一,如果某部小说只有代入或者跳出才能看出味道,显然是不够好的;两个层面都能咂出味道来,在我眼中才是好的作品。

我要说的第三点——作家是否必须有过亲身经历才能无比生动细致地描写出作品中的人物。

我是非常喜欢俄罗斯文学的,尤爱老妥,据说因为《罪与罚》中关于小偷的心理描写过于真实生动,以至于不少人怀疑老妥有过做贼的经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有些作家,或者一些作家的某些作品,的确是得益于自身的经历而成,但如果是以写作为生的人,显然是不可能只凭借这一点。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也总归是有限的,并且很多作家成名时年纪并不大,哪里可能事事亲历。

类似我这样连业余选手都算不上的人,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以自己或身边相熟之人的经历为蓝本在记述,无论好坏,能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是有限的,很快就会落入无事可写的境地。

再者,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并不是完全写实,即便是普通人在向他人描述抑或是自己回忆时,都会有意无意地加减一些内容,更遑论作家了。创作不是纪实文学也不是写史,艺术加工是不可避免也是必须有的。拿作品去硬套作家本人,并不是什么有道理的做法。

第四点,作为读者,每个人都有权力喜欢或者不喜欢某类作品、某部作品乃至某位作者。这与作品、作者的名气地位无关,只关乎于个人的喜好。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却在现实中被很多人诟病,好像我说我不喜欢某位大师是多不可饶恕的重罪。我喜欢《将进酒》,只是因为我喜欢它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它是李白写的;我不喜欢《沁园春雪》,也只是因为我不喜欢它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它是毛先生写的。作为一名纯粹的读者,我有自己的偏好这难道不是最正常的事吗?

最后要说的是,我从不仰望任何人,但我会仰望一些思想,因为它们会引领我向我认为的真理更趋近;但我尊重每一位自重的人,因为独立为个人,立得住,就值得他人尊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