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好课 只差一个学生提问怎么办「课堂上如何提问学生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中国教师报】
前段时间上了三年级下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课上一位学生的提问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进一颗石头,让课堂泛起了涟漪。
“植树节到了,瞧!西联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一起去植树。”我结合实际的节日活动创设情境,借助情境图呈现数学信息——三年级两个班共植树42棵,四年级两个班共植树52棵。
一位学生在观察并分析植树情境图后,很快提出一个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其他学生马上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字“平均”,并以此列出算式“42÷2”。
上节课已经学过口算除法,因此我先让同桌之间相互说“42÷2”的口算方法。学生的说法都大同小异,所以在汇报环节我只请了一位学生借助小棒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而我则结合他的回答演示小棒摆法。
这位学生就是按照我所预设的那样,先一捆捆地平均分,再一根根地平均分,我觉得学生都较好理解了除法竖式计算的算理。下一个环节是探究竖式的列法,学生尝试后,我就直接在黑板上根据分小棒的过程书写了标准的除法竖式。
写完之后,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句:“大家有没有问题?”
结果,问题来了。
赵同学说:“老师,黑板上的算式算反了,不过结果和我算的一样。”
听到赵同学的评价时,我还有一点没反应过来,我并没有犯除数除以被除数这个错误呀。于是,我鼓励赵同学继续说下去:“赵同学的发言非常好,说明他在上课时不仅认真,还积极思考,敢于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不过赵同学,你说得有点不够具体,算反了是什么意思呢?”
赵同学:“我的意思是为什么除法竖式不是从个位开始算起呢?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竖式计算都是从个位开始算起的,所以黑板上的这个竖式写反了。”
他的话音未落,其他学生就开始议论纷纷,有些学生认为黑板上的算法是对的,有些则认为赵同学说得很有道理。我统计了一下,有4个小组认为应该先算4÷2,另外4个小组则认为应该先算2÷2。于是,我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出支撑他们观点的理由。
几分钟后,很多小组已经有了结论,我请了几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学生1:“42根小棒就是4捆小棒和两根散的小棒。42÷2,就是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在分的时候一捆一捆地分比较快,所以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4÷2=2,再把剩下的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2÷2=1,所以除法竖式计算应该像黑板上面那样写。”
学生2:“我觉得刚才那个同学说得不对,先一捆一捆地分或者先把零散的一根根分掉都是一样快的,但是我们以前学习的都是先从个位开始算起,除法也应该一样,所以我认为黑板上写得不对。”
第二位学生的发言其实是很多学生认可的观点,有好几位学生都在悄悄附和。为了消除以往知识带来的负迁移,我觉得还是让学生自己举例子反驳会更有实效。所以我问了班上的其他学生:“难道以前怎么做,现在就一定要这样做吗?你们有谁可以举例说明?”
很快学生3举手了:“我觉得不是,就像我们以前做脱式计算时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但是这个学期学习了乘法之后我发现,一个题目中乘法和加法都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先计算乘法的,不一定都是从左往右的。”
讲到这里,部分支持先从个位算起的学生有所动摇了,但支持先从十位算起的学生也拿不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为什么一定要先一捆一捆地分?为什么先从十位算起?学生的思维都被42÷2这个算式局限了。
为了打破僵局,我提示了一句:“如果这个算式不是42÷2,而是52÷2呢?”
学生4站起来了:“先一捆一捆地分,5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两捆,还剩下1捆分不了,那就把它拆开,是10根。10根与那两根合起来是12根,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6根,所以就知道52÷2=26。”
学生4的回答只说明了先从十位算起的合理性,但并没有说出从个位算起的不便。正当我准备提问时,又有一位学生反驳了:“也是可以先分那两根的,每份1根,再分剩下的5捆,每份有两捆,还剩下1捆分不了,拆成10根,每份就是5根,合起来也是26根。”
这个学生的回答正中我的下怀,所以我总结了一下两位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同学是先一捆一捆地分,再一根一根地分;第二个同学是先一根一根地分,再一捆一捆地分,然后又一根一根地分。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种分法更方便?”
此时班里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第一种更方便,因为这种方法只需要分两次,而第二种则需要分三次。
“也就是说,在做这道除法竖式时,我们应该先从十位开始算起,还是先从个位开始算起?”
“从十位开始算起!”
“数学是一门简洁的语言艺术,先一捆一捆地分更方便,所以做除法竖式计算时应该先从高位开始算起!”
……
在这节课中,赵同学提出了一个平时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往往是通过教师的“权威”讲解来让学生接受的。但是,当我把赵同学的问题“转交”给学生讨论和争辩后,有效点燃了课堂,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当不一样的观点充分碰撞,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时,最终学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深刻理解。
学生提问,让课堂不仅仅停留在“问”的层面上。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西联小学)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