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董源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大家好,蜀绣与川剧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吗「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列中国四大名绣,居四大名绣之首,在四大名绣中独占鳌头。蜀绣之所以在四大名绣中出类拔萃,源于它以丝绸为原料,绣线采用最为光鲜、细腻、柔软的蚕丝。蜀绣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案精细、色泽光鲜、手感细腻,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如出自蜀绣大师之手,价格更是不菲。
作为“蜀中瑰宝”的蜀绣历史悠久,最早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但那个时代太过于遥远,那么不真实。东晋以后与“蜀锦”齐名,由此得知,蜀绣的起源至少也应该是汉代,或许更早,古蜀国很早便有养蚕种桑的习惯。一幅完整的蜀绣作品绝对是一件珍品,它是集织品、美术、针法等为一体的艺术作品。其针法却多达12大类122种,针法严密、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更加富有立体美。
刚刚蜀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蜀绣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一份保护名单未免来的迟了些。虽然,蜀绣一直以来备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省消费者的欢迎,但从总体来看,蜀绣在这个快节奏、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时代,仍为茶余饭后的雅赏,很难被社会重视,作为观赏性的艺术品或许并不实用,故才会如此尴尬的存在。
三国时期,蜀绣与蜀锦一度为权贵作为珍贵礼品而相互馈赠。蜀绣作为珍稀、昂贵的丝织品,蜀汉常用它与北方政权交换战马、物资等。在晋朝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中所载蜀地宝物,更将蜀绣与金银珠玉同列,由此可见蜀绣的珍贵程度,一幅蜀绣大师的作品不亚于一幅名家字画的珍贵程度。艺术品一旦具备了价值,就不仅仅用金钱去衡量了,而是巨额财富也不能购买。
蜀绣在中国历史上曾一度辉煌,唐末,南诏攻入成都,除金银珠宝外,还大量掠夺蜀绣,将远近闻名的蜀绣工匠大师全部抓走,视为奇珍。蜀绣一度成为皇家贡品,皇帝用它犒赏大臣。后来,由于人们的主流意识发生了变化,对金钱的崇拜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传统文化被边缘化,其中就包括蜀绣。蜀绣曾一度濒临危机,很多蜀绣工匠的收入不能维持家庭开支,纷纷转行,导致蜀绣断层,一度失去传承人。
作为蜀绣的中心地带成都,2009年只有蜀绣企业十多家,初级绣娘近400人,年生产总值不到3000万元。这一时期的蜀绣,几经灭顶之灾,前路是无尽的黑暗。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产业链的搭建,慢慢复苏,到了2013年成都蜀绣年产值达到了2.5亿元。相关数据统计,成都蜀绣的年产值和绣娘人数在逐年递增,这是个好现象。
川剧:最后的余辉
电影和电视剧取代了舞台艺术,互联网视频、短视频又接替了电影和电视剧,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基本上玩手机,手机看视频、看小说、看新闻,一部手机基本上取代了报纸、图书等,这是一个娱乐快节奏的时代,年轻人连电视都不看,又如何会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今时今日,传统文化根本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一个没有尊严的存在。
川剧作为巴蜀地区的地方传统剧种,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它的存在甚至比蜀绣的存在更加尴尬,比蜀绣更加危急。蜀绣它至少是艺术品,是丝织品,且有买卖的价值、收藏的价值,川剧除了赏心悦目,体验舞台艺术之美,却无实用价值,去川剧院观看川剧表演的观众也基本上是一些退休后的老人,闲暇之余的附庸风雅罢了。川剧院由最开始的高门票,到如今的低门票甚至零门票,观众仍然寥寥无几。这是时代的悲哀,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大概就是川剧艺术的结局。
川剧作为一种传统的舞台艺术形式,它的出现是在电影和电视剧出现之前随着时代的大流衍生出来的时代产物,仅仅属于那个时代,放在今时今日确实不合时宜。但川剧的艺术魅力是电视剧和电影,乃至现在的快餐娱乐消费无法比拟的。如果不是被市场经济的社会迫害和挤兑,有可能它会遍地开花,甚至更艳,但谁也无法阻止时代前进的步伐。
川剧是一种传统综合艺术形式,是融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故川剧极富地方特色。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川剧发源于唐朝,距今已走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从发源,到明清时期的兴盛,再到民国时期的宠儿,今天的川剧是否已经走到了末日,亦或是苟延残喘,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应该不会消亡,无论是政府措施,还是民间传承,都会有文献记载和少数人的传承,虽不被大众消费,但却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新时代,文化艺术应该建立圈层共享模式,文化和艺术需要交流,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中才能进步,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文化和艺术要想一直传承下去,那么就要传播,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川剧、喜欢蜀绣,才会有更多的传承人。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共享文化和艺术,圈层有多大,取决于传播的力度、范围有多大,接受的层次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