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长子鼓书 说书「鼓书红兰泪3」

时间:2022-12-04 13:09:03 来源:华凯文萃

大家好,长子鼓书 说书「鼓书红兰泪3」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友兵

湖北当阳市鸟瞰。

当阳打鼓说书是流传在湖北当阳市境内的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当阳市一批群众文化工作者就开始了对该艺术品种的搜集整理。当阳育溪镇业余文艺骨干石鉴恭、刘家焕等人还根据打鼓说书的基本唱腔,创作出新的说唱艺术—当阳漳河大鼓,经过半个世纪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当阳人喜闻乐见的曲艺品种,一些经典曲目久演不衰。

2003年,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当阳市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对当阳打鼓说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对健在的鼓书老艺人进行了抢救性录音录像。2007年,当阳打鼓说书列入当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先后被宜昌市政府和省政府公布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阳漳河大鼓表演。

一、当阳打鼓说书的表演形式

当阳打鼓说书由单个艺人表演,演出时以左手抱鼓放在腰侧(少数"左撇子"用右手抱鼓),右手持一鼓签,演唱时敲击鼓心和鼓边,作为伴奏和击节,边说边唱,辅之以少量手势。演唱的姿式一般为坐姿,因为演唱时间长,一般表演者会把鼓放在腿上,以手扶鼓,以减轻劳动强度。坐位一般为农家的靠背椅,因鼓书艺人以盲艺人为主,演唱时艺人会把盲杖插在身后的椅背中,装行头雨伞的布袋也挂在椅背上。

当阳打鼓说书演出场所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流浪演唱。旧时打鼓说书多为流浪艺人,以打鼓说书乞讨为生。宋时称围地演出为"作场",陆游诗中的"负鼓盲翁正作场"就是描述的这种演出场面。

二是"叫化子赶酒"。遇有红白喜事,鼓书艺人会不请自到,现编一些"送恭贺"的唱词,以博主人赏赐。当阳农村风俗对贺喜的人不分身份贵贱,都要热情接待,对鼓书艺人还会设一专座,酒足饭饱之后还要给些"打发"(俗称"封利施")。由于打鼓说书演出条件要求低,演唱的形式内容为群众喜爱,遇有红白喜事,有些人家还主动请鼓书艺人去演唱,红喜事(结婚、添生、祝寿)叫"唱喜鼓",白事(纪念亡人、送葬)叫"打丧鼓"。

当阳鼓书艺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三是茶馆坐台演唱。演唱有短期的,一般一天之内演出二至三场(早、中、晚),由茶馆老板代为收取报酬。也有演唱长篇大书的,时间十天半月,则由老板在茶钱中给艺人提取一定比例的报酬。四是登台演唱,新中国成立后打鼓说书受到党和政府的尊重,县文化部门组织盲艺人宣传队进行巡回演出,大型演出活动也把打鼓说书搬上舞台,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

当阳鼓书艺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当阳打鼓说书的艺人们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表演程序,代代相传,是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开场。每场鼓书开始时,不论中篇长篇,还是一场书表演若干短篇,开场时都有一段开场白,以营造说书气氛集中观众的注意力。

"怀抱鼓儿一声请,满堂的客们请安静,只要大家不嫌弃,我陪大家讲书文。要听文的包文拯,要听武的杨家军,老年喜听孝顺子,年少喜听攻书文。书词样文多得很,不知哪本动人心,闲言细语表不尽,言归正转讲书文。"

当阳鼓书艺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②叹朝。因中长篇鼓书多为历史故事,所以艺人们开场时均有一段"叹朝"的唱词,特别是演唱长篇鼓词时,一般要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故事发生的朝代,每个朝代的代表性事件都要点到,如"妲妃乱朝纲"、"杨广无道"、"战国纷争"、"秦始皇一统天下"、"三国归晋"等听众在听书时接受了许多的历史知识。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尽快进入正本,"叹朝"被简化为四句,然后马上转入正题: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定乾坤,有道的君王安下天,无道的君王害黎民。

不唱前朝并后代,单唱(某)朝一段情。"

当阳鼓书艺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③歇鼓。表演时间长了,艺人需要休息了,就在某一个故事情节的关键时刻停下来歇一会,喝水抽烟,再唱下文,歇鼓时还要设下一个"扣子"勾住听众。如:

"不知春龙大难深和浅,不知王家出了什么大事情,这本书还长得很,一口气难得挖他的根,只要客们不嫌弃,歇口气来打个盹,喝口茶哒再来陪您们讲下文。"

如果艺人是在茶馆坐台演唱,这时候也是一个收取"帮衬"(听众付费)的时候。也有的艺人就直接唱出这样的唱词:

"这本书儿长得很,一时难得挖他的根,只要客们喜欢听,请您多多来帮衬,喝口茶吸袋烟,再来陪您们。"

这时茶馆老板就会拿一钱盒,听众就凭自己的能力往钱盒里放些零钱。

当阳鼓书艺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④刹鼓。一场鼓书说完停下来,称为"刹鼓"。"刹鼓"的唱词与"歇鼓"的唱词大致一样,只是加入了感谢老板热情招待,请听众多包涵,请同行多指教的唱词。

当阳打鼓说书相关的器具为一鼓一签,别无其他。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扁鼓,与目前"湖北大鼓"一类鼓书艺人所用之鼓相同,鼓面直径19.5cm,高(厚)9cm。另一类是旧时老艺人用的小堂鼓,鼓面直径24cm,高(厚)度15cm左右,一般为手工艺人或鼓书艺人自制,鼓帮的弧形较小,鼓的腰围90cm左右,鼓皮一般为牛皮,这类鼓目前已难于见到。艺人目前演奏一般使用通行的扁鼓。鼓签长度在本行业是有规定的,为5寸5,约18cm。

当阳鼓书艺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鼓书艺人行艺时,必须记住自己的行业用语,对自己的"行头"(鼓及鼓签)应该这样描述:"鼓签五寸五,鼓大二尺八,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钉子一百单八。"鼓大二尺八指鼓围,三十六天罡代表鼓帮由36块木板组成,七十二地煞代表鼓帮中有七十二根竹筲,有一百单八颗钉固定鼓皮。鼓书艺人在跑码头时,同行会考问这些行业知识,如果答错了,轻则无演唱资格,重则要被同行收缴行头,灰溜溜走人。

当阳鼓书艺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当阳打鼓说书的唱腔优美,变化丰富。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加工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唱腔体系。按照演唱节奏的快慢可归纳为文腔和武腔。文腔节奏平缓,叙述性强;武腔节奏急迫,铿锵有力。艺人们形容:"文就文得妥妥神,武就武得打死人。"按照演唱情绪的变化,其唱腔又可分为平腔、怒腔、悲腔、喜腔。平腔平和优雅,文质彬彬;怒腔激越亢奋,豪气冲天;悲腔凄苦哀婉,催人泪下;喜腔愉悦欢快,喜气洋洋。

鼓书艺人魏德华在敬老院演唱(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当阳打鼓说书的唱腔中,平腔是最基本的唱腔。平腔节奏平缓,既长于叙事,又便于抒情,鼓书篇目大部分内容都用平腔演唱。为了更好地表述不同内容和情绪,艺人们在平腔的基础上对声腔进行了不同处理,变化出悲腔和喜腔,悲腔在平腔中加入哭腔,节奏更加缓慢,如泣如诉。喜腔则在节奏上更加欢快流畅,有时还融入"嘿嘿"的笑声。与平腔形成对比的是怒腔,怒腔节奏鲜明,句式紧凑,主要用于描绘战争场面和表现人物的激愤情绪。

根据上述特点,艺人们一般把平腔、喜腔、悲腔称为"文腔",怒腔则称为"武腔"。调查中,我们先后采访了全市有代表性的鼓书艺人刘方正(育溪人)、张曰洲(坝陵人)、李万尧(官当人)、魏德华(河溶人)、伍景发(河溶人),录下了他们的部分唱腔(见附录)。他们所唱的腔调大同小异,因其师承关系不同,其风格上也略有区别。

鼓书艺人武景发在婚礼现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二、当阳打鼓说书的曲目内容

当阳打鼓说书的书目繁多,内容涉及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演义类:《唐明皇》《三国演义》《孙庞演义》《杨家将演义》《呼家将演义》《水浒传》《薛刚反唐》《罗通扫白》《薛丁山征西》《薛仁贵征东》《武李兴唐传》等。

(二)武侠义士类:《杨七郎打擂》《秦琼打擂》《刘志英打虎》《武松打虎》《义侠传》等。

(三)传奇公案类:《扁刀案》《茶客珠宝案》《九人头》《挺桩案》《况钟监斩》《白马托尸》《审双钉》《乌金记》《天宝图》《卖花记》《双花记》《地宝图》等。

艺人武景发在茶馆演唱(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四)道德风尚类:《朱氏割肝》《二十四孝》《沉香救母》《劝君莫赌博》《双教子》《双嫁女》《劝书文》等。

(五)生活故事类:《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蔡鸣凤辞店》《张四姐下凡》《乔麦巴巴拜寿辰》《白玉录挂画》《罗成打混》《粉妆楼》《四姐闹东京》《四下河南》等。

(六)时政宣传类:《十六句话》《十四句话》《增产节约》《计划生育好》《兴修水利》《三面红旗》《大鸣大放》《学雷锋》等。

以上曲目,篇幅长短不一,长篇鼓书多为历史演义及破案类,少则三五天,长则可演唱一、两个月,中篇书目也能唱二、三天,短篇书目多为新中国成立后新创作的时政宣传类节目和宣传新的社会风尚的节目,有的可唱几个小时,短的鼓书帽篇幅只有10多分钟,一般在中长篇开场前或宣传专场上演唱。

鼓书艺人张曰洲在学校演唱(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三、当阳打鼓说书的艺术特色

当阳打鼓说书根植于民间,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生动活泼。当阳打鼓说书采用当地方言,轻松质朴,幽默风趣,深受广大民众欢迎,这也是打鼓说书至今仍然存活在民间的根本原因。艺人们在演唱实践中,十分注重吸收民间语言的精华,巧妙应用俗语、歇后语等表现手法,描述故事情节,人物心态,绘声绘色,曲尽其妙。如笔者幼时听鼓书艺人的一段唱词至今记忆犹新:"怀抱鼓儿咚咚敲,满堂的客们不要笑,刚才的师傅唱得就象蝌蚂子(青蛙)呱呱叫,我就像个癞猴包(蟾蜍)",艺人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青蛙和蟾蜍两种动物,十分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与同行差距,表现了自己的谦虚态度,语言形象生动,风趣诙谐,令人忍俊不禁。

艺人张曰洲在生日庆祝现场表演(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二)唱词通俗押韵。当阳打鼓说书的唱词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讲究合辙押韵。艺人们十分重视唱词的"合板、押拍",唱词能一韵到底则一韵到底,不能一韵到底的则在中途灵活转韵,不露明显痕迹。最常用的韵是"人辰"、"江阳"、"发花"、"遥条"等辙,以"人辰"韵居多。唱词不工整,不合拍的被称之为"不懂板"。艺人们在演唱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常用韵脚词,能轻松地使唱词押韵,如"人辰"韵,就有"往前行"、"到来临"、"转回程"、"地埃尘"、"讲下文"等,便于叙事抒情。唱词的句式多数为七字句,部分五五七五句式,也有少量十字句,但演唱上是在七字句前加三字头,以保持七字句的音乐原形。唱词讲求起承转合,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和一个乐段的收尾句一定是押韵的,唱词通俗易懂,节奏鲜明,有些唱词使用了排比、对仗,借喻等修辞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田野调查(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三)说白韵散相间。当阳打鼓说书的说白部分,分为"散白"和"韵白"。"散白"是日常生活用语,应用"表"(叙述事件)、"白"(模仿书中人物的语言及腔调)、"评"(对书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论)等手法表演。韵白的句式一般较短,与唱词有相同韵脚,而且基本上是句句押韵,有些韵白似说似唱,尾句一般是接唱腔的尾腔。当阳打鼓说书说白与唱词轮番进行,有些情节和细节用唱词难于表现,就采用说白进行;有的艺人是利用说白简要概述已唱过的内容,为观众加深印象;有的则是为了便于上下衔接而采用说白自由转换。

当阳打鼓说书的说白也有一定的套路,一般说白的开头都有"各位!……""话说……"中间则有"这事按下不表,压书不提。花开两朵,另摘一支,单讲那……"最后一句一定要拖一个长板,接着敲鼓进入唱词。说白的中间还以鼓点加以间隔,使说白更加层次分明。

田野调查(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四)表演手法灵活多样。表演中艺人利用各种艺术手段,使故事情节头绪纷繁而层次分明,起伏跌宕、有张有弛,紧紧扣住听众。打鼓说书者多为盲艺人,所唱曲目多为口传心记。鼓书艺人首先要掌握一部鼓书的故事梗概,还要掌握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故事的情节,表演时根据具体情况发挥创作,加工润色,因此一篇鼓书不同的艺人表演,说唱的词句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人同一部书在不同场次表演,唱词说白也不尽相同。艺人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表演创造力来吸引观众。表演时十分注重细节描写,刻画入微。如艺人张曰洲演唱的《九人头》中描写玉环小姐梳妆打扮时,就分别从上、下、前、后、左、右进行描述:

"玉环听说很高兴,收拾打扮下楼亭,左边梳的盘龙簪,右边梳的水波云。前梳乌云梳上顶,

后梳燕尾(的)红头绳,上穿红棱褂一件,下抹百摺水罗裙……"

采访鼓书艺人李万尧(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模仿和细节描绘是艺人们常用的表现手法,能使观众进入角色,了解故事情节。如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能使听众对各种人物角色加深了解,便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其次是声音模仿,打鼓说书是一种坐唱形式,艺人多为盲人,不便用眼神、动作和舞台调度来表达,艺人们在表演中注重声音的模拟,如"'咚'的一声,张大红就跳进了院墙!";其三是细节描绘,如场景描绘:"张大红个子很高,他扳着院墙一看咯,看见这个玉环女子人才生得十分美貌,看她就像是仙女下凡……"又如心理描写:

"我实指望到武昌求功名,哪晓得如今倒了运,皇榜上没见我的名,我本想今天回家转,没有脸面见娘亲。左思右想无计定,万般无奈跳江心,人活百岁也是死,不如早死早托生……"

另外,唱词说白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腔调的喜怒哀乐,鼓点的轻重缓急,也是艺人们准确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打鼓说书艺术进校园(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四、当阳打鼓说书的历史渊源

当阳打鼓说书源远流长,据艺人代代相传,打鼓说书的祖师爷为春秋时期的孙膑。孙膑被庞涓所害,成了残废,便以打鼓说书形式乞讨谋生,以满腹经纶教化众人,从此便有了打鼓说书。据文献记载,打鼓说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楚辞中也有关于鼓用于歌舞的记载《九歌·东皇太一》:"杨木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九歌·东君》中亦有"纟亘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当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楚国早期都城,打鼓说书在萌芽阶段,应该受到楚文化的直接影响。例如以鼓伴唱的演唱形式可能源于楚地歌舞,在唱词说白上的诙谐幽默则吸取了楚国乐人优孟"滑稽多辩"、"擅隐语"的特点。

孙膑塑像。

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汉代打鼓说书这种演唱形式已经流行。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墓出土的汉代说书俑,是汉代无名艺术家的杰作,说书俑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研究我国鼓书艺术的最好物证。此俑高55厘米,其造形极为生动传神、活泼、幽默、引人入胜。说唱俑身材矮胖,上身裸露,两肩上耸,大腹如鼓。左臂环抱小鼓,右手稳握鼓槌,左腿曲蹲,右腿翘起,腰向前屈,臀向后翘,双目微闭,口朝右歪,舌亦吐卷于嘴角之上,整个表情眉飞色舞,极富艺术感染力。

这个说书俑不论从神态、动作以及左臂挽鼓,右手握签,和现代当阳打鼓说书表演形式高度一致,其双目微闭,体形矮胖,身体扭曲,可能是塑俑者的艺术夸张,也可能是艺人残疾身躯的真实写照。鼓书艺人长时间高声说唱,口干舌燥,常常用舌舔嘴唇,也是当今鼓书艺人的习惯动作。当阳地处鄂西山地与江汉平原过度地带,历史上由于长江水道之便,是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交汇之地,当阳民歌中多有"四川下来巧木匠"、"四川下来一只鹅"等起兴句。当阳打鼓说书与四川成都出土的说书俑形态高度一致,正是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

汉代说书俑

唐代出现的散韵相间,说唱并茂的"俗讲",是由南北朝僧人唱经演变而来的,原来是对俗众传讲佛经故事,为了吸引听众,招来香客取得布施,经师采用了民间曲调,便于听众接受。而唱经所使用的鼓也是重要的伴奏乐器。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的当阳玉泉寺,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之一,历代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云集,僧人们由唱经演变而来的"俗讲",是佛教在当阳民间传播的重要途径。这种以鼓伴唱的说唱形式,或许就是当阳民间打鼓说书的原始形态之一。

宋代是我国说话艺术最为发达的阶段。不仅京城汴梁勾栏瓦肆已有专唱历史故事的艺人,广大农村也不乏"负鼓作场"的盲人鼓书艺人。诗人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中有这样描述:"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可见那时蔡伯喈的故事已成为盲艺人打鼓说书的重要内容。

打鼓说书艺术进校园(当阳市文化馆提供)

宋代称"作场"为围地演唱,可见那时盲人打鼓说书已是一种常见的文娱形式。据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南宋说话艺术"曰得词,念得诗,说得话,使得砌。"其中的"使砌"就是穿插噱头,这也是当阳打鼓说书艺人常用的表演手段。《醉翁谈录》著录的宋代说话名目有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作品117种,其中已经包含了梁山英雄、杨家将、宋太祖开国、岳飞抗金等故事题材。当阳打鼓说书的传统曲目也包含了这些内容。

明清之际流行的"说善书"对打鼓说书的影响颇大。统治阶级为宣讲圣喻,教化民众,印行善书供人宣讲,据说明代永乐年间就有"钦颂善书"印行天下。后来善书宣讲与民间说唱逐渐融合,善书也由官家宣讲圣喻演变为民间宣讲孝教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邻里、救难救急等善行内容。当阳民间讲善书,采用的是打鼓说书的表演方式,其演唱内容是善书和原有民间鼓书内容的综合体,因此很受民众欢迎。据坝陵办事处木林村鼓书艺人张曰洲回忆,他的祖辈对打鼓说书十分熟悉。清朝末年家族中有一位叫张西山(1873年生)的叔伯爷爷(方言叫爹爹)就是用打鼓说书唱善书的。张曰洲幼年时还听过他的演唱。善书的流行丰富了打鼓说书的内容,同时也使打鼓说书的文辞更加规范。艺人们一般把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的唱词称为"文词",可能就是受善书的影响。

当阳漳河大鼓表演。

明清以后,鼓书演唱更加完善,经过各地艺人的艺术创作,已出现了各种流派、各种表现形式的鼓书品种,而在当阳流传的打鼓说书却仍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风貌。

新中国成立以后,打鼓说书这一悠久的民间艺术得到尊重和保护,当阳县于1953年成立了盲人宣传队,散落在民间的鼓书艺人被集中到县福利工厂,边生产边从艺,同时又传艺带徒,民间鼓书艺人一度达到40多人。县文化部门组织人员创作一批宣传时政的短篇鼓词供艺人们演唱,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宣传活动。艺人们手持政府部门的介绍信,在本县以及邻近的宜昌、荆州等地巡回演唱,单个艺人每年平均演出300余场,有时一天要演三、四场,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当成"封、资、修"解散。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文化部门又开始组织民间鼓书艺人恢复演唱活动,当时的慈化公社、官当公社分别成立了盲人宣传队,县文化局成立了县民间艺人协会,对当阳打鼓说书的继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阳漳河大鼓表演。

五、当阳打鼓说书的主要价值

当阳打鼓说书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实用价值。其表现在:

(一)当阳打鼓说书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仍保持了古朴简约的原始风貌,从一个侧面充分展示了我国说唱艺术存在状况和艺术魅力,并有大量传统和现代书目传承,这对于研究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某种程度上它是我国鼓词类艺术的活化石。

(二)当阳打鼓说书的曲调优美动听,唱词整齐押韵,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以当阳方言为基础的唱词说白,以当阳民歌为基础的调式和唱腔,对于民族语言和民间音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当阳打鼓说书的曲目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家庭社会、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原始记忆,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

(四)当阳打鼓说书传承丰富了民族说唱艺术的内容,为群众提供了一种喜闻乐见的文艺平台,具有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在当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友兵

作者简介:王友兵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音乐文学学会理事,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发表文学作品、论文300余件,多次获奖。有歌词入选《中国当代歌词辑粹》和《中国年度最佳歌词》。出版有歌词集《爱的秋天》、论文集《采风与探索》。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工作。参与编撰《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卷》《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卷》《巴楚文化源流》等书籍。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当阳卷》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示范本,总纂《中国民俗志·湖北当阳卷》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两次获得湖北省民间文学集成“屈原奖”。曾获“湖北省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湖北省群众文化工作特别贡献奖”。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