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武汉首家方舱医院实现休「江汉方舱医院」

时间:2022-12-10 12:53:16 来源:新京报

大家好,武汉首家方舱医院实现休「江汉方舱医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交车停在武昌方舱医院的东门口。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秦伟(化名)坐在靠窗位置,望向几米外的医院大门。灰色的阶梯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十几位医护人员已经站好了队形。他们身着酒红色的国家紧急救援队制服,擎着写有医院名字的大旗,对着镜头兴奋地喊道:“我们休舱了!”

这一幕发生在3月10日下午。这天,由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改建而成的武昌方舱医院送走最后49名患者后,进行简短的休舱仪式,随即宣布休舱。至此,武汉市全部16家方舱医院皆告休舱。

据人民日报报道,自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以来,武汉市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武昌方舱医院医疗队队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马永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方舱医院是一个阶段性的“权宜之计”,帮助纾解了武汉“人等床”困局,防止了更大面积社区传染的发生。

进入3月份,随着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不断减少,总住院持续人数下降,定点医院出现万余张空床,方舱医院休舱后,尚未痊愈的患者可以转到定点医院继续治疗。马永刚说,休舱后,方舱医院会进行全面消杀,各医疗队成员原地休整、隔离,等待下一步指示。

3月10日下午5时许,武昌方舱医院南门处举行简短的休舱仪式。新京报记者 海阳 摄

告别方舱:开心与不舍

入院治疗18天后,3月10日下午3点,秦伟从武昌方舱医院出院了。他登上一辆被征用来的公交车,准备前往康复点,进行14天的出院后集中隔离。

他带上公交车的,有两个硕大的白色塑料袋,里面除了个人衣物,还有秦伟从方舱医院领到的物品:医院发放的牛奶、水果、面包等食物,一袋还没喝的200毫升装中药“清肺排毒汤”,还有一套爱心企业捐赠的保暖内衣。

在秦伟胸前,一个绸缎材质的蓝色香囊格外惹眼,上面绣着“感恩”二字,尾部有流苏点缀。秦伟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护身符是支援武昌方舱医院的贵州医疗队赠送的,“他们在里面装了中草药,有安神功效。”

3月10日下午,出院患者秦伟(化名)胸口挂着贵州医疗队赠送的护身符。新京报记者 海阳 摄

武昌方舱医院提供的资料显示,在该医院,有来自贵州、湖南、河北、青海等全国9省市的14支医疗队,共868名医护人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从2月5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35天时间里,武昌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124人,累计出院833人,转院291人,病人零病亡,医护零感染。

休舱当日,这些医疗队员也迎来了久违的放松。在武昌方舱医院南门口前的空地上,不少医护人员穿上了写有自己所在单位名字的制服,三五成群地合影留念。

江西医疗队护士陈雯(化名)顶着一头飒爽的短发,她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所在C病区有250张床位,最多的时候基本住满,而到了休舱前夜,只剩20多位病人,“人多的时候,晚上会有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咳嗽声,昨天晚上没有噪音了,静悄悄的。”

即使隔着口罩,也能从陈雯的眉眼中感受到喜悦。“方舱医院关了,我们当然开心啦。但是也有不舍,因为我们在这里交了很多朋友,感受到来自患者、志愿者还有武汉市民的善意。”

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派遣支援武昌方舱医院的江彬(化名)也怀念着方舱医院中和谐友爱的医患关系。“在这里,大家有一种格外不同的感情,没有医患矛盾,大家一起奋斗,共同度过了这段时光。”

3月10日下午,来自河北医疗队的一名医护人员与背后的方舱医院合影。新京报记者 海阳 摄

方舱诞生:“应收尽收”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1月25日,武汉市要求从1月26日零时起,发热病人中确诊和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医院必须“应收尽收”。

然而,自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医疗系统便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据湖北日报报道,1月30日,武汉市第一批征用的7家发热病人定点医院的2462张床位已满,第二批征用的1380张床位已接近饱和。2月1日,全武汉已开放的6754张床位中,空余床位仅175张,而当天武汉仅新增确诊人数便已达到894例。应收尽收,困难重重。

在“人等床”的困境下,武汉市除了不断增加定点医院数量,还要另辟他途增加病床数。方舱医院就此出现。

据长江日报报道,2月3日晚间,武汉市防控指挥部宣布,将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三处大型场地改造成方舱医院,设置床位3400张,集中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2月4日零时左右,施工队伍开始陆续进驻施工。2月5日晚间,位于洪山体育馆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两家方舱医院率先完成建设,开始收治病人。

武汉市硚口区汉西街道居民王全(化名)在2月5日晚间接到了社区主任的电话,通知他去位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江汉方舱医院住院。王全从1月22日开始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于2月1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在此后的一个礼拜中,他和家人们竭尽所能寻找定点医院空床位,始终无果。

2月6日凌晨,王全终于正式入院,结束了“一床难求”困境,也成为了武汉市首批入住方舱医院的患者之一。

此后,武汉市陆续宣布开建新的方舱医院。截至2月22日,武汉方舱医院的启用数量达到16家,可使用床位超过13000张,79支外地医疗队进入方舱医院支援治疗。

武昌方舱医院医疗队队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马永刚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方舱医院通过收治轻症患者,切断了他们与外界的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潜在传染的风险。“如果没有这一万多张床位,这些病人就会在社会上到处流动,会传染给另外的人,(疫情)就更是一个几何级的增加了。”

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舱医院的最后一批患者出院后,坐在公交车中等待发车。新京报记者 海阳 摄

全部休舱:盼患者获得更好医疗条件

改变在2月中下旬悄然发生。2月20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319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66例。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数首次高于新增确诊病例数。

在武昌方舱医院内,医护人员们也感觉到新增病人越来越少,空床位越来越多。马永刚记得,2月18日是一个“拐点”,这一天,武昌方舱医院的出院患者数量首次超过收治病人数量。

方舱医院的护士们有一项重要工作,即换洗床单。每当一个病人出院离开后,陈雯和同事们会快速收走床单被褥,投进消毒机器中进行40分钟的臭氧消毒。在刚开舱的那几天,病人们基本上“出去一个就进来一个”。陈雯会先用备用床单铺床,好让新病人一入院就有床睡。“2月底的时候,慢慢地空床变多了,你铺了床还没人睡。3月初的时候,每天只进来一两个病人。这个时候就通知我们不用提前铺新的床了,等病人来了再铺。”

3月10日下午17时许,武昌方舱医院南门处举行休舱仪式。新京报记者 海阳 摄

不仅方舱医院,一度“一床难求”的各家定点医院情况也大为好转。3月8日,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副主任翟晓辉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定点医院已有近万张空床,力争在3月10日左右全部方舱医院休舱,患者可以先收治到定点医院。

马永刚表示,方舱医院归根结底只是权宜之计,在定点医院已有空床位的当下,方舱医院患者可以去定点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武昌方舱医院转往定点医院的患者中,部分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还有一部分是心脏病、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等,还有待产孕妇。“定点医院里有各个科室的协作,不仅对于新冠肺炎,还可以对其他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马永刚说。

3月1日,硚口武体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后宣布休舱,成为首个休舱的方舱医院。3月10日下午,最后两家运作的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与武昌方舱医院也宣告休舱。

马永刚介绍,休舱后,方舱医院中的各类用品会进行消毒杀菌,再行决定处置方式。各医疗队成员原地休整、隔离,等待下一步指示。

新京报记者 海阳 实习生 刘思圆

编辑 王婧祎 校对 翟永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