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大家好,顾恺之的故事「顾恺之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唐开元19年,诗人杜甫江南访友,意外的在一座古庙的照壁上发现了一件绝世珍宝,那就是顾恺之所画的《维摩诘图》。虎头指的是顾恺之,而金粟则是指维摩诘。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他有“中国画祖”之称。他的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都是我国古典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对于这位东晋画祖,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洛神赋图
对于“画绝”,作为一代画祖,他绘画的作品甚多,题材也很广阔,多是宗教画、历史故事画、肖像画、山水画以及动物画等。
在其众多的画作中,顾恺之特别擅长人物画,对于人物画他往往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人物画重在传神,传神重在点睛,正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
他的绘画作品多以流畅的线条对人物进行勾勒,色彩淡雅,他的用笔特点犹如“春蚕吐丝”,主要表现为“绵”“韧”“细”“圆”“转”,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经说道:
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乎,调格逸经,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
其次,在绘画理论上他认为画凡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他有两个非常著名的观点,“迁想妙得”“以形写神”。这两个观点影响了中国的绘画史,在其后的一些大画家,例如展子虔,吴道子,阎立本等,从他们的画当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看到顾恺之的影子。
总而言之,顾恺之认为人物肖像画一定要能够表现出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才可以,在构思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才能动笔,因此唐代张怀瓘认为,在南北朝时期,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这三位画家在人物画艺术上面:
"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
女史箴图
说完“画绝”,我们来谈一谈“才绝”。
这个“才绝”是指顾恺之博学多才,因为他不只是一位画家,更是会写诗作赋以及书法。其实如若没有一定的诗赋才华,有怎么能画出《洛神赋》呢?
他的文学著作其实也有很多,但是由于时间过于久远,绝大部分都以失传,但是我们从其古书上的记载也可略微感受一下他的文采。
其器也,则端方修直,天隆地平,华文素质,烂蔚波成,君子嘉其斌丽,知音伟其含清,罄虚中以扬德,正律度而仪形,良工加妙,轻缛璘彬。玄漆缄响,庆云被身。
这是顾恺之年轻时所做的《筝赋》,当年顾恺之作完这首《筝赋》很是得意,常常在别人面前自夸,可以看出顾恺之对自己的文章很是自负。
在诗歌上,他虽然也写过很多诗,但大多未能流传下来,在留传下来的诗歌当中有一首《四时诗》很有意思。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短短的20个字包含了四季的风景,犹如将一幅四季图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最后是在书法上,顾恺之也是颇有研究,他经常与书法大家羊欣一同讨论书法。顾恺之的字迹婉丽遒劲,英俊精妙,我们可以在他的绘画作品上看到。
总之,他在在诗赋以及书法方面都颇有才能,可惜的是许多作品都没能流传下来。
列女图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顾恺之的“痴绝”
个人认为,顾恺之有两大“痴”,一种是痴于画作,一种是痴于处世。
痴于画作,这种痴是指顾恺之在创作时会忘记一切,放空自己,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的态度。
比如有时候顾恺之为人作画,常常不去点睛,或相隔好些日子再点睛,因为他说,画人物是不能点睛的,因为一旦点睛就变成活人了。
而痴于处世,则是指顾恺之的装痴处世之道,在那个年代,顾恺之可以与恒温、恒玄、谢安、殷仲堪这些官吏之间来往自如、相安无事靠的就是他那装疯卖傻,装痴作呆。
比如有一次,顾恺之将一些自己珍贵的绘画寄存在恒玄那里,然而却被恒玄给霸占了,恒玄只给顾恺之留下了空空如也的箱子,但是当顾恺之打开箱子后,眼见自己的珍画没有了却没有着急,而是高兴的说:“妙画通灵,变化而去,如人之登仙”意思就是,我这些话都能通灵,所以都变化而去。其实,顾恺之的心里又何尝不知自己的珍画都被恒玄拿走了,但是恒玄有权有势,他又如何能与之抗衡呢?不如装疯卖傻保一时平安。
其实除了以上两种痴的观点,艺术界还流传着一种观点就是晚年的顾恺之痴迷于道,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讲了。
接下来,我们来正儿八经的讲一讲这位“三绝”画祖的极致人生是怎么样的以及他的“画绝”有多么惊艳。
博学多才少年郎 一幅佛画名天下顾恺之出生在东晋时的晋陵无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无锡,顾恺之的家族在东晋时代也是一个官僚贵族家庭,因此从小也是衣食无忧,而家族里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也使得顾恺之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期的顾恺之便奠定了自己的文学与艺术创作方面的基础。
顾恺之的绘画创作师从卫协,而卫协则又是师从有“佛画之祖”之称的曹不兴。
20岁时,顾恺之以一幅《维摩诘像》壁画而名传天下。
那一年,金陵瓦罐寺筹建寺庙却缺乏资金,于是号召当时所有的官吏学士来进行捐款,但是没有一个人捐出超过10万钱的,所有人捐的钱远远不够寺庙扩建的,这时,顾恺之出来了,他说要捐出一百万钱。虽说,顾恺之出身于一个不错的家世,但是他的家族也很难拿出这笔钱的,那么,顾恺之又是如何搞到这笔钱的呢?
他先是与寺庙之人商议,留一面墙给他作画,做好画之后,想要来参观的人第一天捐十万,第二天捐五万,以此类推,最终很快便筹集了一百万,而顾恺之的名声也在天下传开。
顾恺之所画的便是著名的《维摩诘像》。
其实在那和时代,也有许多人也都画过《维摩诘像》,这主要是因为与佛教传入有关,维摩诘原是一位得道的菩萨,后转世人间,但是他没有剃度出家,只是在家修道,而且还是拥有妻妾和万贯家财的富人,故称为大居士。
但是那些人所画的画像中人物众多,不仅仅只有维摩诘,但是顾恺之的就不一样了。顾恺之所画的《维摩诘像》里面只有维摩诘而已,并且,顾恺之还为其赋予了一种艺术形象,“清赢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通俗地讲就是,维摩诘的形象很轻瘦,仿佛有病的面容,伏在小几上,像是在深深的思考着什么。而这个形象就与当时人们幻想的那些名士的形象相应和。
同时这幅画也是顾恺之那“春蚕吐丝”般的绘画笔法第一得到完全的释放。
其实这幅画之所以能使得顾恺之一炮而红,除了他过人的绘画才能以及他传神的人物形象外还有一个就是他迎合了当时封建士大夫阶级和文人墨客的情怀需求。因为这些士大夫阶层也幻想着如同维摩诘那样既有佛家慈善的名称又有富贵奢华的生活,可以说。顾恺之洞悉了当时时代的特质之一。
痴愚得以了终生公元363年,这一年,20岁的顾恺之凭借自身的才华得到了当时权臣恒温的赏识,被授予大司马参军一职,此后,他常常与恒温一起谈论书画、政治和军事。顾恺之凭借他过人的才华与恒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顾恺之追随恒温之后,曾经多次与恒温一起到过长江中游一带,游历过荆州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描绘这些美丽风景的文章,但是大多文章多以失传。我们也只能从部分文献资料中看到些许的记录。
顾恺之与恒温相处的时间正是恒温权势威望的最高峰的时间,公元373,恒温病死在建康,顾恺之十分悲痛,因为与恒温的长时间相处,顾恺之非常清楚恒温的为人,他对恒温有着一种敬佩,他曾在恒温的墓前写下,“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或许对于顾恺之来讲,恒温不仅是他的依靠,他的上司,更是他的朋友,他的伯乐。
恒温死后,顾恺之开始远离纷扰的朝堂,专心以诗文书画娱乐,就这样,顾恺之度过了20多年。在这一段时期,顾恺之在绘画创作以及绘画理论方面都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公元392年,已经52岁的顾恺之答应了荆州刺史殷仲堪的邀约,出任参军,一直到399年殷仲堪自杀,顾恺之都一直在殷仲堪左右,他与殷仲堪也是相处的相当融洽。
殷仲堪自杀之后,顾恺之也没有了官职,恒温的儿子恒玄曾经三番五次的邀请顾恺之担任官职,但是,“痴绝”顾恺之知道恒温的这位儿子是一个阴险毒辣,忘恩负义之人,因此他始终不愿意到恒玄那任职,但是顾恺之还是与恒玄保持着一种朋友的关系。
后来,恒玄被诛杀,顾恺之侥幸逃过一劫,公元405年,顾恺之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卫,这时,他已经62岁,就在这年,他病死在任上。
“三绝”于天下 传奇在人间纵观顾恺之的一生,可以说是平淡无奇的一生,但是,熟悉历史的想必都知道,顾恺之生活的时代也是政治诡谲多变,朝局动荡不安,步入仕途之人一但选错队伍往往会陷入深渊。
但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顾恺之却平平稳稳的度过一生,凭借的就算是他的“三绝”。谢安曾经评价过顾恺之:“自苍生来未之有也”
在这里,我们将他的“画绝”也归于“才绝”里面。
他的一幅《洛神赋图卷》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最早的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典雅极致。为他带来了“传天下”的名声。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子建笔下的洛神被顾恺之以绘画的形式初次展开,成功的的再现了曹植原赋的意境,完成了从文学经典向绘画经典的意境升华。也是顾恺之第一次将人物画画出了抒情的诗意性。
顾恺之在绘画时大胆的打破时空的限制,将赋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全部展现在一幅画卷中,总共五米多长的画卷中画了61个人物,分为了9个场次。一幅人神之恋终不得终的极致画面在他的笔下徐徐展开。
我们可以看出,从早年的《维摩诘像》,到后来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顾恺之以他那惊为天人的“才绝”和“痴绝”勾勒出一幅又一幅的极致之美的画卷。同样极致的,还有他的愚痴一生。
在风起云涌的动荡社会里,顾恺之凭借着装痴作呆,装疯卖傻,安安稳稳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因此,我们在了解顾恺之的时候,他的“痴绝”不仅仅代表他只是一个画痴,而是他处世的一大人生智慧,所以说,与其说他是“痴绝”,不如说是“智绝”。
让我们想一想,恒温、恒玄、谢安,这些人哪一个在当时不是权势显赫之人,而能与这些人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又能够在他们倒台时而不受其影响,这种处世之道可是极为不简单。
可以说,顾恺之在绘画上的高超成就离不开他那“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