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雕塑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2-12-11 14:37:14 来源:倦勤轩禅意雕刻

大家好,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雕塑的审美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

雕塑空间的感性处理

塑像是石窟的主角,一般本尊佛像与两旁的弟子、菩萨等形象多以类似圆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供养人的形象则多被绘在墙壁之上。窟内整个墙壁满绘着佛教故事的情节、场面,形成有主有从、有衬托、有照应、有节奏起伏、有微妙变化的统一的艺术世界,孤立地绘画或孤立地看雕塑都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容和意义。

炳灵寺石窟

独立的圆雕毕竟在表现空间体量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背景中图像的雕绘可以起到意蕴方面的补充。中国特有的塑绘结合的艺术,寓装饰性于空间感中,多种造型方法共同发挥着作用,表现出整体性的浑然气势。

菩萨头像 元明 石雕

以形写神,重表现以及情感因素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面部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愤怒的天王、彪悍的力士都要通过人的眼神、嘴唇的微妙变化传达出来,当然,眼睛离不开五官的和谐,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除个体形象本身的传神之外,传神还表现在人物关系之间及巨幅造像的整体意境中。

罗汉像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中国雕塑艺术中那些最为美丽的人体雕塑往往衣着华美而富有表现力。中国的人体雕塑很注意在服装刻画上下功夫,表现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不仅雕像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之感能真切地刻画出来,人们更常常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表现人体绅动态、身段,甚至巧妙地利用衣纹的特征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

宾阳中洞飞天

线的艺术

中国绘画重线条的表现力也影响到中国雕塑的风格。以体积为主要表现手段,并辅之以既有表现力又有形式美的线条,这就使中国传统雕塑在世界雕塑中具有鲜明的东方民族风格。

中国雕塑运用抽象于万事万物的形式及线条概括物象的形态神情,能获得圆满的立体效果。这个效果不在雕塑实在的形态上,而超乎于形表之外,它产生于观赏者的头脑,是一种由主体精神补充上去的立体空间感。

云岗石窟

在佛教造像中,常用粗硬的线条刻画出迦叶的“瘦”与天王的“猛”,用细柔的阴刻线刻画菩萨颈下横纹,表现其肌肤的丰腴细腻。在人物衣纹的处理方面更见出线条的功夫与魅力。这些线条常常表现得如毛笔般得心应手,衣裙层迭的线条宛转自如,衣内人体的动势巧妙地表现出来,且线条本身的美感和生气也通过这线条的韵律和节奏感得到充分流露。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

遵循法度,有特定的规范

尽管佛教造像的题材很丰富,但都可以从佛经中找到出处和造型根据,在这点上讲,从事佛像制作的艺术家是没有创造自由的,必须受“制”于经典、范品和粉本的规范。以法度为基础来塑造佛像,线条和体块就能决定佛像的气质。但并不会因为符合了法度以后就完全一模一样,很刻板。以法度为原则,在艺术修养、艺术发挥上面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国家博物馆馆藏

上述各方面的造型规矩限定了佛教艺术的基本表现效果。它以一种恒定的面目反复深化其宗教内容和审美功能,达到独特的造型效果。它们既代表宗教理想也代表了审美理想。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权益影响,请及时告知酌改,感谢!

坚持品质 价值收藏

信仰手工 倦勤禅雕

什么样的作品能取悦你

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用你的品味

定义你自己


匠人精神 手工原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