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大家好,你凭什么是艺术家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市场好的时候大家一起下海,市场一退潮就晒在了沙滩上,俗称艺术界的怪力乱神。几年前费大为就说“迟早要烂掉的,就让它们烂得早一点”,整个圈子都在围着艺术家转,可你凭什么当艺术家?
僧多粥少门槛低
中国美术学院
年后国内艺考热有增无减,据中国美术学院官网显示,2015年共有5.8万人报名该校。2月底国美报名确认现场有3.5万人。陆蓉之评论说:“孩子书读不好,就送去学习唱歌、跳舞、画画打算念艺术学校,学艺术的学科门槛太低,是对‘天才’的侮辱。”僧多粥少,在艺术院校中,“师生比例悬殊,几年下来不学无术一样可以毕业,只要是艺术学校毕业的,个个都以为自己就是艺术家。请问,你凭什么以为自己是艺术家?”陆蓉之这样发问。
艺术学科也委屈
陆蓉之
事实上,上述窘境绝非艺术院校所愿,国内高校教育体制给艺术学科留有的空间过于逼仄。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吐露心声:“我一直在综合性大学工作,对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深有体会。与西方哲学和外国文学这两个大学科相比,外国美术史的文献翻译在量上少得可怜,在质上也大有提升空间。”2009年以来,沈语冰对二战前后的艺术理论著作进行系统地译介,卓有贡献,先后出版了格林伯格的《艺术与文化》、弗莱的《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并主编有“艺术与观念译丛”、“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以及正在出版的“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系列丛书。
陆蓉之也批评说:“今天拥有真正的传统绘画、雕塑基本功夫者极稀,根本没有条件像前辈那样反对基本功夫的锻炼。相反,现在艺术家使用的媒材愈来愈丰富了,每一种媒材的运用都必须学会驾驭的方式和表现的法门,所以,传统形式的艺术学校已经不可能提供五花八门技艺的训练和养成,艺术学校应该归并入完全大学内,提供充分的学科门类选择和多元的跨界学习环境。”
投机倒把搞关系
费大为
陆蓉之认为在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投机倒把、不学无术的现象,尤其以不练基本功钻营观念甚为流行:“大环境流行‘观念艺术’,许多学生不再讲究基本功的锻炼,在学习的过程里,玩弄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搞些自以为了不起的小创意。当社会生存环境剧烈变动的时,最需要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艺术界,这30年来的进步和改变有多少?艺术家对自我学习的要求有多少?当个艺术家,连专门技艺训练的基本门槛,都被搞观念的盲目追求给砸毁了。在今天有些自称为‘当代艺术家’,光靠能言善道搞关系,就称自己是艺术家,其实技艺水平低能或无能,对历史、人文、科学,甚至连基本常识都可能无感或无知,门槛低到好像随便想个花样,弄个噱头,搞搞人际关系,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资本炒作起乱象
艺术品拍卖会
除了艺术学科设置与教学内部的问题,中国整体的艺术环境又提供了问题滋生的土壤,“中国艺术市场的乱象,就是暴利和贪婪联手发挥影响力的结果。盲目或恶意的资本运作,造就了批量生产的艺术量贩,发明了艺术品证券化的文交所,艺术基金利用抱团炒作了特定的艺术家,再加上拍卖价格的造假,都是近20年来艺术圈内司空见惯的混乱现象和金钱游戏,所形成的庞大共犯结构,严重打击了中国艺术品成为国际流通币值的文化资产的价值。
一些早期进入中国的外来资金,如今大多都获利了结,将他们的收藏倒回中国市场,纷纷减持手上中国当代艺术藏品,对于非理性高价位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更是佇足不前。这种关起门来以资本暴力经营的中国特种行业,不但不可能成为国家的软实力,而且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文化形象,连最尊贵、最崇高的人类文明成就表征的‘艺术’,都以如此贪婪恶俗的形象面对世人,最该反省的就是艺术的起点——艺术家本身。”陆蓉之对中国艺术市场环境的批评毫不留情。
一夜成名发财梦
对青年艺术家进入市场,陆蓉之认为:“一般学科毕业的学生,进入职场,月入5千元人民币,就算是不错的待遇。可是一名艺术学校的在校生,被急功好利的资本入侵校园,年纪轻轻没做过多少作品,就敢开出一件上万的行情,稍微得到个什么奖项,就立刻冲上十几二十万的价位,阿猫阿狗只要被资本相中,都能一夜成龙成凤,这样对年轻艺术家的揠苗助长,是令人忧心的。资本泛滥的浮滥炒作,误导了许多艺术品的生产,成为资本运作追求暴利的工具,没有好坏标准和价位高低指标的艺术市场,几乎成了投机者的天堂,一群无需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运营者,无异于一群连法律都无法制裁他们的诈骗集团。”
结语:这些对艺术家与艺术界怪力乱神的批评火药味甚猛,大概疴病已久,只有以猛药灌之。几年前费大为就说“迟早要烂掉的,就让它们烂得早一点”。如今陆蓉之说了些行业常识,也说了些旁人不敢说的,当然除了怪力乱神我们还可以筛筛看有几个清醒的。(99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