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俞氏历史名人「各路名人辈出」

时间:2022-12-17 09:17:03 来源:夜狼文史工作室

大家好,俞氏历史名人「各路名人辈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近代史上,知名的文化世家不少,如以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兄弟为代表的江西义宁陈氏、以梁启超、梁思懿、梁思成为标志的广东新会梁氏,都是以人才辈出,横跨各界,贡献多多著称。

说到浙江的文化世家,能够以陈梁两家并肩的,莫过于浙江德清俞氏家族。

俞氏家族,算得上是江南儒学大家,诗书传家,承载传统文明,文化底蕴深厚。更为难得的是,新旧文化冲突下,俞氏家族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快,从而能够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依然顺应潮流,就势发展。

俞廷镳(1725-1797)

俞廷镳,字昌时,号南庄,好学刻苦,嗜好读书,在乡里的名声一直都不错。他一生的考试经历极为坎坷,直到七十岁时还要为考取举人奔波,后来还是清政府恩赐,得了一个“副榜”,聊以安慰。

俞廷镳本身生活较为简朴,品行端正,多次接济乡里。他在仕途上没有多大的起色,只得致力于治学,因而学问很大,著有《四书评本》。

俞鸿渐(1781-1846)

俞鸿渐,字仪伯,号涧花,一字剑华,又号芦圩耕叟,十分好学,学问渊博。在因试能力上,俞鸿渐比父亲俞廷镳强上一点,嘉庆二十一年(1816)俞鸿渐考中过举人,然而也只是强了这么一点,之后的十一次会试,他都无一例外被刷了下来。

俞鸿渐一度做过清政府的地方知县,在地方上的政绩史书上的记载较少。卸任后,俞鸿渐回到乡里,一边开馆授徒,一边治学,著有《印雪轩文钞》三卷、《印雪轩诗钞》十六卷、《印雪轩随笔》四卷、《读三国志随笔》一卷。

俞林(?)

俞林,俞鸿渐长子,酷爱读书,曾考中过县学第一,道光年间中过举人,后在地方为官。

俞林一度做过福宁知府,政绩优异,得到百姓民众的肯定,因而口碑不错。他最终因为太敬业死在了任上。

俞樾(1821-1907)

俞樾,俞鸿渐次子,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晚清知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被誉为“朴学大师”。

俞樾,十六岁时就考中了秀才,道光三十年(1850年)又考中了进士,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咸丰皇帝对俞樾还是对他颇为看好,曾经任命他为河南学政。但是,只是做了外官一年后,因为遭到御弹劾而被罢了官。

俞樾罢官后,移居到苏州,专心于著书治学,他的学问非常渊博,涉及到了史学、戏曲、诗词、小说等诸多方面,成就斐然,在当时的知名度非常高。我们现在熟知的《七侠五义》就是经他修改过后,才广为流传。他还惊为天人地提出过“医可废,药不可尽废”观点,是中国近代主张废除中医的第一人。

俞绍莱(1842-1881)

俞绍莱,俞樾长子,曾候选道补用知府,做过直隶北运河同知、署大名府同知,官声不错。

俞祖仁(1846-?)

俞祖仁,俞樾次子,嗜爱读书,因体弱多病,难以参加科举,后来挂了一个江苏候补县丞的虚衔。

俞陛云(1868-1950)

俞陛云,俞祖仁之子,别号斐盦、乐静,浙江德清人,晚清时期知名学者、诗人。

因为父亲多病,俞陛云从小由俞樾带大,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光绪年间在县试中考取秀才第一名,乡试中考中举人第二名,殿试中考取进士第三名探花,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进入国史馆。

俞陛云一度出任过四川乡试副考官,民国以后,他还参与过《清史稿》的编撰,担任过浙江省图书馆监督。俞陛云一生气节不亏,卢沟桥事变后,坚决不愿意与日本人合作,宁愿以卖字谋生,艰难度日。

俞平伯(1900-1990)

俞平伯,俞陛云长子,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德清人,近代知名散文家、红学家、诗人。

家学渊源下,俞平伯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年轻时期就读于北京大学的他又受到新文化运动新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学贯中西”。

1918年,俞平伯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首新诗《春水》,成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他对“红学”有着深入研究,与胡适并称为新红学的奠基人。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俞平伯曾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多所国内大学任教,参与了中国革命民主同盟、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诸多社会团体。1949年后,俞平伯曾一度受到批判、冲击,后得以平反,安度晚年。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